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大学读书笔记
本书标签: 现代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

大学读书笔记

1

  竹染湘妃:是一则神话故事。湘妃斑竹这种植物的名字就来源于这则神话故事。

  晋张华《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

  任昉《述异记》曰:“湘水去岸三十许里有相思宫、望帝台。舜南巡不返殁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恸哭,泪下沾竹,文悉为之班班然。”

  释义:舜死于湘之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奔丧痛哭,挥泪沾竹,竹尽泪斑。后就用“湘妃斑竹、湘妃竹等”写忧愁悲伤的相思之情,或指斑竹、竹上水珠。

  2

  城崩杞妇:《列女传·贞顺·齐杞梁妻传》:庄公袭莒,杞梁殖战而死,其妻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遂赴渑水而死。又俗传秦始皇时,范杞梁被征筑长城,其妻孟姜女送寒衣至役所,而杞梁已死。孟姜女哭于城下,城为之崩,而杞梁之骸骨见。民间流传甚广,显系附会前事而成。从汪遵、贯休诗可以看出,早在唐时就有这种流传。

  3

  拼音

méng sǒu

解释

指 庄周

唐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 蒙叟 悲藏壑, 殷宗 惜济川。”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刘参军》:“任真 蒙叟 放,慢世 长卿 情。”

  4

  谢神戏,地方戏曲班社演出习俗。旧时,如求福、求寿或禳病、消灾、高中、升迁后,常请戏班演戏谢神,称“谢神戏”。演出地点一般在谢神还愿者院内,多演出祝福庆寿剧目或短折清唱。演出时间较短,戏班参加人员不多,戏资每人一份,或加壶酒糕点。此习俗流行于鲁西南、鲁西及其他一些地区。

  5

  西花厅坐落在中南海大院西北角,是清末宣统年间修建的那种京城常见的旧王府式四合院建筑群。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住过的西花园。北洋政府时,是国务院所在地。解放前则是北平市特别市政府的办公场所。因年代久远,青砖灰瓦的屋宇,廊柱暗红陈旧,雕梁画栋亦已褪色斑驳,已不见那昔日王府的豪华气派。

  6

  所谓蒙气传光,现在称之为曙光和暮光,合称曙暮光,指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阳光被大气中的分子和悬浮的尘埃水汽等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的现象。蒙气传光是散射不是折射。因为太阳光受到地球大气层不同高度不同密度产生的折射,所以,看到日出,所以当太阳仍未升上地平线时,人们已看到日出的景色,这是每天日出时产生的错觉。所以,看到日出前天空的亮光是散射产生的,看到日出时太阳实际上还在地平线以下,这是折射造成的。

  蒙气传光(日出之前与刚落之后,光线虽不能直接照射大地,地上仍相当明亮,这是因为空中大气的折光作用所致)

  7

谲诡,汉语词汇。拼音:jué ɡuǐ

释义:1、变化多端。2、怪诞

  8

  捩,汉字,读作liè,指扭转(zhuǎn):~转,转动。转~点(转折点)。

  9

唱喏,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俗。指男子 揖,并口道颂词。宋代已流行。用于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即给人作揖同时扬声致敬。原为应答之声,东晋时氏子弟用以为礼,当时人颇以为异。后乃遍用之。

大学读书笔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老残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