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流浪地球南京发动机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间章:行星发动机基本情况介绍

流浪地球南京发动机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行星发动机的各种情况,以便于后文的理解。(文章中有引用博主半只猫的整理,在此鸣谢。)

  贯穿整个移山计划,行星发动机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整个地球旅程当中人类唯一的依靠。

  行星发动机,也叫地球发动机,英文名Earthengine,人们也称它们为“上帝的喷灯”。发动机利用真空岩石重聚变技术作为动力源,通过氦三激发硅原子重聚变链式反应,从而获得高能高压的等离子流。这股等离子流沿着发动机喷口向指定方向喷射,通过反作用力推动地球前进。全功率运行时,一台行星发动机平均每秒产生150万亿吨的推力。

  但这并不是发动机运作功率的极限,如果使用特定的催化材料和石料混合放入反应炉中,发动机可以产生200万亿吨的推力。

  但是如果长时间这样运作,发动机会因为散热能力不足而发生故障。由于内壁散热能力有限(这项技术在不断被改善,后续的技术会解决这一问题),发动机采取脉冲喷射的方式运作,通常的运作周期是每60秒进行一次全功率喷射,喷射持续10秒,间隔50秒以便散热。

  当然,这个喷射周期可以在发动机控制中心进行调整,比如,春节十二响,比如,七娃合一。

  接下来介绍一下行星发动机动力技术——重元素核聚变。

  重”是指重元素,也就是元素周期表里原子序数比较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就是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越多也就越重。氢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硅是14,铁是26。

  “聚变”是核反应的一种,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1公斤的氢聚变为氦的过程,产生能量约等于150573.6吨TNT的当量。但是即便如此,就算烧完地球上所有的氢元素也不足以支撑人类到达遥远的比邻星,所以才要烧地球上随处可见的石头,本质上就是石头里硅元素的核聚变。

  不过原子序数越大,条件也越苛刻,氢元素核聚变需要1000万摄氏度,氦元素核聚变需要2亿度,到硅元素至少需要10亿度,甚至更高,太阳都达不到那么高的温度。人类在危机下研发出如此前沿的科技,本身就是伟大的。

  硅元素如此高的核聚变温度要求,该如何进行点火呢?

  人类研发出“火石”这个装置,它是一个黑色的大铁球,在击发的瞬间能够产生百万度的高温,促进重核聚变链式反应。每个火石只能使用一次,可以瞬间产生百万度的高温,启动重聚变链式反应,一步步实现重元素核聚变所需的苛刻条件。

  火石本身就是个非常危险的东西,极其容易产生爆炸。而爆炸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所以火石没有就近存放在行星发动机附近,而是要保存在特殊地点,需要用时则千里迢迢地运过去。

  在联合政府的计划中,每台行星发动机的理想备用火石至少是5个。这点会在行星发动机出现故障,需要重新点火时起到重要作用。

  当行星发动机出现故障时,联合政府会派出多支救援队,进行饱和式救援。因为随着地球进入逃逸时代,地表将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保证极高的救援成功率,饱和式救援是必要的。

  行星发动机共有13000台,分为推进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两大类。前者有10000台,负责为地球提供前进的动力,安装在北纬30°以上的亚欧和美洲大陆各个平原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

  转向发动机有2000台,安装在赤道上,不直接推动地球,作用是停止地球自转,保持地球运行轨道的稳定,通常以较低功率运行,当地球需要改变方向时,则会根据需求大功率开启其中一部分。

  行星发动机依山而建,高度从8公里到11公里不等,成矩阵放置。

  为了让发动机启动时不会下陷,底部用最新的复合材料制作了直径超过100公里的支撑面,以降低对地表压强,中间有7个支臂。

  行星发动机的正下方建有地下城,地下城依靠行星发动机产生的能量运作。

  重核聚变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但这股能量无法百分之百运用到地球的加速上,会有一部分能量流失。人们通过回收这部分能量来进行其他的用途。

  这项技术的名称叫做能量回收技术。这个技术早在人类黄金时代就已经成熟,但并未在行星发动机这种巨大的怪物身上使用过。

  比如行星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在冷却过程中冷却装置吸收的能量并不会散发到空气中,而是像太阳能一样存储起来,用于取暖,发电等。这样行星发动机产生的能量就能被最大限度的利用。

  每座行星发动机周围安装有从80到150座不等的防空机炮,这些机炮并不是防御人类的袭击(当然必要时也可以),在地球逃逸过程中,由于放逐月亮,没有了月亮的保护,地球将直面小行星的威胁。

  地球联合政府在2048年组建了太空军,这支军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清理大型的可能威胁到地球的小行星。但是中小型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仍然可以带来很大的麻烦。

  当这些小行星接近地球时会被地球的引力吸引,坠向地球,在与大气层摩擦的过程中绝大部分质量会燃烧殆尽,小部分会撞击地表,这些机炮的作用就是击碎这些部分,使它们彻底失去威胁。

  发动机最外围是平均高度600米、厚度300米左右的高大防洪堤,为发动机运载燃料的运载车就停靠在这里。

  进料口在发动机6000米处,运载车在这里把燃料喂给行星发动机。

  以最典型的赤道转向发动机苏拉威西转向发动机为例,发动机指挥中心在距离发动机外壁3公里处,有直达地下城的主电梯以及备用电梯。指挥中心上层设施包括:中枢电脑和电路室,是主要的程序控制区域。指挥中心下层,是控制发动机喷射口的联动装置,发动机调整喷射角度的工作就在这里进行。

  围绕发动机主体,有几百米高的高速路桥梁,开着运载车能从这里进入发动机内部——发动机点火核心。

  发动机点火核心的室内温度可达120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进入。不建议尝试直接进入点火核心,因为会死。

  一直往中心位置走,有一条车行通道可以到达反应堆点火闸,也就是安放火石的地方。

  点火闸往上延伸的就是行星发动机的主体,重聚变反应堆,发动机的核心装置,石料发生反应产生能源的区域。

  再往上,就是等离子喷射口,发动机的喷射方向可以在指挥中心进行调整,调整角度的极限是15度。

  每个发动机的喷口不止一个,而是由上百个喷口组成阵列。这是为了让喷射的能量更加均匀而不是集中在一个点上。

  发动机之间会设有补给站,运输车可以补给燃料。同时派出所和监狱也设在这里。

  行星发动机的等离子光柱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并且带来酷热,周围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暴雨。

  行星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更使这个大洪水如虎添翼,波及到南半球。加速产生的百米巨浪轰鸣着滚上每个大陆,灼热的飓风夹着滚烫的水沫,在林立的顶天立地的等离子光柱间疯狂呼啸,拔起了陆地上所有的大树。

  另外,由于行星发动机产生的加速度及运行轨道的改变,地核中铁镍核心的平衡被扰动,其影响穿过古登堡不连续面,波及地幔。各个大陆地热逸出,火山横行,这对于人类的地下城市是致命的威胁,岩浆渗入灾难频繁发生。这点在后面十分关键。

上一章 刹车时代 流浪地球南京发动机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大乱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