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流浪地球南京发动机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刹车时代

流浪地球南京发动机

移山计划1号试验机的点火迫在眉睫,联合政府决定先进行月球发动机的试验,以防再出差错。

  太空电梯损毁后,地球和月球间的物资人员供应暂时被切断了。人类发射了数十艘宇宙飞船,穿过方舟号空间站的残骸,来到月球。他们携带了一台550c,全球一共只有3台,这是其中一台。

  在登陆月球地表后,一场严重的太阳风暴袭击了月球基地,550c在这过程中损坏,无法完成月球发动机的试点火。后来基地工作人员使用基地的一台旧版550a型进行点火。由于550a算力不够,在点火结束后因为过载瘫痪。

  我和灵儿没有观看那场直播,太阳风暴暂时瘫痪了40%以上的地球电器和轨道卫星。事后我们从当时参与点火的工作人员口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震撼场面。

  “我们将550a接入点火程序,各个单位向总控室报告。发动机喷口无堵塞,发动机散热装置良好,发动机核心无故障,‘火石’状态良好……我们指导员同志深吸一口气,缓缓揭开点火按钮的玻璃罩,拍下点火按钮。我们感受到从地底深处传来的震动,那是发动机核心的重核聚变开始了,我们努力调整重心防止跌倒。在点火指令发出的1.5秒后,亮白色的等离子光束从发动机的黑色巨大喷口处射出,它太亮了,我们把显示玻璃调成墨绿色才能使眼睛舒服一些。那道光束长数百千米,它所到之处月岩瞬间融化,扬起大片的月尘,在光束附近形成灰色的薄雾,月尘散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发动机点火在月球表面画出一道完美的切线,我知道,我们成功了……”

  月球发动机的试点火,使月球运行轨道偏离4纳秒,给予月球0.1m/s^2的加速度。

  两个星期后,(五月一日),晚上六点。全世界的观众都聚集在屏幕前,人们使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一切可以用来观看直播的设备,观看这最后一场直播——移山计划一号试验机的点火。在这场直播后,为了防止网络攻击,全球互联网将被关闭,人类再也经不起任何打击了。

  “109876……”倒计时响起,当数到“1”时,发动机核心核聚变瞬间开始,发动机燃料中的每两个硅原子在重核聚变下生成一个镍原子,产生的巨大能量化作淡蓝色的等离子流冲天而起,大地被颤动。地球历史上第一束淡蓝色光束犹如一把利剑刺破大气层,直到外太空。发动机呼啸的声音让所有人胆寒,大家都不敢动,只是捏紧拳头感受这世纪性的一幕。大约半分钟后,光束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试验机喷口处升起白色的烟雾,点火完成。

  “报告!本次以上计划一号试验机点火,成功使地球运行轨道偏离0.4纳秒,证明了移山计划的可行性。”

  人们在欢呼之余,更多的是释然。经过20多年的坎坷,整整一代人的努力,从被提出到被质疑,最后到被证明,经过了太多磨难。自此,地球联合政府将全部人力物力投入到移山计划中,一万三千座行星发动机的建设工程在全球同时开展,赤道上的转向发动机成为优先建造目标。

  在550计算机的统一安排规划下,所有发动机的工作建设基本实现自动化。南京地区的发动机建设任务是一台10000米高的中型推进式发动机,这座将保护南京人民2500年的巨型建筑的名字是:南京三号发动机。

  人类进入了一个极其忙碌又专一的状态下。

  在发动机工程启动的同时,其配套地下掩体城的修建也拉开序幕。地下城的入住资格通过抽签决定。但有例外,高级工作者(如空间站工作人员)以及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的亲属,不用抽签,可以直接进入地下城。

  这是最公平的方式。但是有谁能淡定面对死亡呢?这将会为流浪时代前的人们带来无尽的麻烦。

  但是不论怎样,从古至今,人类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这次,人类选择希望。

  记得最后一次日落,太阳用了三天三夜才从地平线上落下去,之后便是亘古的长夜,夜是那么深,似乎望不到头。在天边泛着淡淡的蓝光,那是赤道转向发动机在运行……

  早上8点整,柔美的AI女声准时把我叫醒,我带着睡眼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完毕,坐在桌子前。早餐机为我做好早餐,两片烤面包,一杯豆浆,一个蛋挞。我叹了口气,这已是刹车时代的最高配置了。

  我木然得坐在桌前,抬头望向窗外,天空是灰蒙蒙的,并不是云彩遮蔽蓝天,而是行星发动机巨大身影笼罩着南京,是铁的山脉,它绵延向远方。这只是行星发动机的一角,它安静得伫立在这六朝古都之上,等待着被开启的一天。

  此时窗外传出高音喇叭的响声,是领取物资的时间到了,我穿鞋下了楼。物资领取处离我家不远,但当我到达时,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我戴上耳机,播放着一首《只因你太美》,这是几十年前的老歌了,不过现在听来仍是有趣的。

  马上轮到我了,我能清晰听到分配员与排我前方那人的对话。

  “44年立过功?”“嗯”

  “这有分配的水果,给你。”

  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排队的人群纷纷向他行注目礼,这是对立功者的尊重。

  我接过我自己的物资袋,只有一点点压手,之后的一周我的生计就靠这些了,虽然单位会有补贴的物资,但只能稍微改善一下生活。刹车时代开启后,物资的匮乏就成了人类面对的最大问题。唉,过一天算一天吧。

  我回到家,坐在电脑桌前,呆坐了一会儿,随后打开电脑,我的电脑桌面的背景是日落下的南京中华门,这座700年古老的城门在日落的映衬下显得庄严又沧桑,我看得入了神。

  44年太空电梯危机后,我又经过了半年多的学习,45年初,我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涯。我没能像两年前我的教授告诉我的前往空间站实习,因为它已经化成一堆废铁。

  作为南京大学核物理系的优秀学生,我被就地分配到南京发动机的工程部工作,虽然550计算机总领一切工程,但由于每个发动机的地区特殊性,在一些细节如冷却系统,地下城规模等问题还需要人类规划。

入职前,我接受了联合政府的军事训练,这是每个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军事训练是为了防止暴动者的突然袭击。在刹车时代开始后,UEG在全球进行大规模的扩军,总共吸收了约50万的人类士兵。由于地下城构造紧密的原因,机器与无人机难以行动,所以依然得依靠自然人士兵维持秩序。

  在全球发动机工作有序开展的背后,危机也正在酝酿。2045年的人口普查,全球经过这几年的动荡,还剩65亿人。即使这样,还是远远超出了地下城的定额。抽签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那些没有进入地下城资格的人,仇恨和不满在他们心中生起,其中的一些极端分子组成了反抗军,他们拿起武器直接与政府对抗。联合政府军在全球四处镇压叛乱,一时间忙的焦头烂额。

  除了联合政府的正规军,联合政府下令让全球13000座发动机各练兵2000人,这些士兵是联合政府名下的民兵组织,同时也作为后备役。完成这些工作后,联合政府发表了一份声明,将联合政府军的头衔正式改为“地球安全军”。

  战争在全球许多发动机展开,反抗军在与强大的地球安全军对抗中被完全碾压,战斗总是在瞬息之间就完成,但反抗军的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使用游击战术给联合政府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快行星发动机工程的建设,尽快进入流浪时代。

  从移山计划一号试验机点火成功的那一刻,人类黄金时代彻底成为历史。

  那天,我正在屋里闲坐,思考着安全保险问题的时候,门突然被敲响了,是灵儿。

  好久没提灵儿了,他在大学毕业后也被就地分配在南京工作,但她主动请求去北京。北京是联合政府的中国分部的所在地,她会到那儿做一名记者。拥有核物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出色个人能力的灵儿,成为记者无疑会是非常优秀的。

  灵儿把手上拎的袋子放在沙发上,笑盈盈得看着我说:“好久不见,哦对了。”

  这是我的哥哥,叫黄奕。现在担任南京三号发动机的军备司令员,现在负责南京的士兵训练工作。”

  灵儿说完又指了指我:“哥哥,这是我的……”

  “男朋友?”黄奕抢先一步说到

  灵儿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含羞地说“哎,哥哥,你真是的。”

  我也不禁有些尴尬,咳嗽了两声。

  此时我才注意到灵儿身后跟着的人,看上去很年轻,完全不像是练兵的司令。但当我与他对视时,我就完全否定了刚刚的想法他的眼睛,简直和灵儿一模一样,但眼神中却藏锋卧锐,流露出一种机警、智慧的神采,腰间配了一把手枪。

  “好威风啊,不愧是练兵的”我心中暗暗嘀咕。我伸出手,和黄奕那对粗糙的大手握了握,就算是认识了。

  认识了黄奕,我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安全感,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觉得他是一个靠谱的人。

  “哥哥,你在外面等我吧。我有几句话要对他说。”灵儿把她哥支开。

  “我要去北京了,下午两点三十三分的飞机。你一定要好好的,我们还会相见。”

  忽然灵儿猛得抱住我,头埋在我的怀里。

  我先是一愣,只感觉怀中一阵温暖。我们贴的很紧,甚至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我也将手轻轻地搂住她。这是两个心灵的第一次碰撞,往后还有多少次,今后还剩多少次,我不得而知。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美好,这须臾片刻之……嗨,想到哪儿去了?我轻轻拍了拍灵儿,松开双手。我没敢与她对视,或许是怕她看见我早已微微湿红的眼眶。

  男儿不是不掉泪,只是没到伤心处。

  “会再见的,我们来日方长。”灵儿把一个信封塞在我手里:“等我走了后再看。”最后才松开的手,拿上包便出门去。

  门被轻轻关上后,我赶忙让电子管家打开了南面墙壁的透明模式,窗外是永恒黑夜,唯有繁星点点和昏暗的路灯照亮着这个城市。我没有多想,快步走到窗前,目送灵儿和黄奕渐行渐远,直到他们消失在无边无垠的黑暗中。

  我们未知拂晓在何方,我们唯有彻夜前行。

  我手动将墙壁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我站在那里很久,很久,很久……脑中不断出现着灵儿可爱的形象,还有属于人类的黎明。三颗太阳……

  我想起桌子上还放着灵儿给我的信封,我拿起来端详一番,白色的信封上印着地球联合政府UEG的字样,还有联合政府的logo。我很奇怪,这是什么呢?我撕开信封,取出信纸,A4大小的信纸上只有四个秀气的钢笔字:“哥,我爱你。”

  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我放声痛哭起来。我何尝不喜欢灵儿呢?她是我认识的最漂亮的女孩,也是最优雅的。我何尝不想和她生活在一起?

  “灵儿,不管今后世界如何变化,我都会和你一起,直到2500年后的新家园……”

  “太阳”终将升起,我们终将重逢……(此段由黄奕原型人物倾情提供,在此鸣谢。)

  刹车时代开始后,人类社会出现了另一种奇怪的现象——所有宗教消失了。人们渐渐明白,上帝是不存在的,弥勒佛是不存在的,阿波罗也是不存在的。就算是存在,他们也是王八蛋,能救人类自己的,只有人类自己。

  2048年2月26日,最后一座赤道转向发动机——新加坡转向发动机宣告竣工,3000座赤道发动机同时开始启动,它们将喷口朝向西面15度,驱使地球停止自转。发动机的烈焰把赤道照得通明,蓝天消失了,发动机的热量扰动了大气层,并迅速波及全球,全球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并时常伴随暴雨。地球逐步停止自转,地表许多植物逐渐枯萎,它们无法很快适应地球的变化,只有死亡。

  月球上的三台月球发动机也全功率开启,月亮有序地离开地球轨道,人类进入刹车时代。

  这几天,我接到了南京发动机的工程任务,建造防洪堤。根据550计算机建立的数学模型,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会带来巨大的潮汐,而发动机启动带来的热量会使地球两极冰川融化,更为这潮汐推波助澜。到时将有百米高的巨浪,这巨浪会吞没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型城市,所以许多发动机周围都要安装防洪堤。中国东部,上海会率先遭殃,然后就是南京。

  我拿着工程图纸,这是一座400米高的防洪堤,它将把南京围成一个圈,现在它已基本完工。我叫来自己的副手,叫他把工程任务发送出去,安排工程器械准备尽早结束防洪堤的建设。我打开电视,收看UEG新闻,这是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全球互联网关闭后,这是为数不多的娱乐了。

  我打开电视,熟悉的女声传来:“近期,济南一号地下城将进行小规模的扩建。在扩建的区域中,将会安装太阳灯,这会让地下城的建造成本增加15%,维护成本增加6%……”

  一边听着新闻,我一边打开笔记本电脑,在局域网中查看下级各处的报告,桌上放着一杯速溶咖啡,这是单位发的福利。

  这时门突然被急促地敲响,我起身有点烦躁地打开门,是我的副手。

  “您,您看远处……”副手面色苍白的对我说,我心里奇怪,急忙走出办公室来到室外。“没什么不一样的啊。”我有点生气。

  “看东面……”我向东看去,和煦的风吹拂在我脸上,正是风和日丽的一天。不对,为什么这风带着一股水汽?我去过加蓬基地,那里的风就是这样的。

  我在仔细往远处一看,远处有隐隐约约的山脉起起伏伏。不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哪来的山脉,是巨浪!潮汐比联合政府预测得早到来了,百米高的巨浪。此时南京市应景似的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整个南京都乱了起来。

  保安队和军队迅速出动,有序疏通民众到高处,播音喇叭里不断响着:请大家不要害怕,防洪堤坝会保护我们!请大家有序撤离到高处。

  巨浪接近南京了,那白浪翻滚的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动起来。它所到之处,房屋,大树……都被轻而易举得掀翻,巨浪裹挟着它们向着南京发动机直冲而来。

  在做完所有工作后,军队也撤到高处。我的办公室本来就在堤坝上,所以不用撤离。只有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面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只能祈祷我们的防洪堤坝不是豆腐工程,巨浪猛得拍向防洪堤坝,像一头猛兽试图撕碎牢笼。

  一声沉闷的巨响,巨浪打在堤坝上,翻起万丈浪花,再一看堤坝,纹丝不动。巨浪瞬间被制服,在重力的作用下缓缓退去。好险!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望着巨浪退去的方向。思绪万千,我想起了回上海的沈豪,他还好吗?自从他离开后,我就与他断了联系。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不容易了。

  上海此时已经被淹,即使政府做出最快的撤离和救援措施,但仍然有十几万人命丧大海。这座号称“魔都”的城市永远成为了历史,它如亚特兰蒂斯城一般沉入大海。全球的大洪水拉开序幕。

  上海的覆灭是整个中国的哀痛,但这是意料之中的。幸运的是,南京这边的情况十分乐观,防洪堤坝吸收了几乎所有海啸的能量。由于堤坝并没有完全竣工,所以有部分地区海水渗入,但并无大碍。

  这次海啸给全人类敲响警钟,有更多挑战在等着我们。

  一天的时间逐渐变长,太阳好像拖延症一般,要不赖着不升起,要不赖着不落下。人们的作息收到影响,24小时的一天已经成为过去,新的一天永远比前一天更长。

  南京最近很不太平,有传言说有一伙反抗军潜入了南京,警方正在调查。同时中国政府发布告令,宣布取消9年义务制教育,改为7年。同时法定成人年龄下调至16岁。

  这天我来到了南京最好的初中——南京外国语初中,校长对于我这个“大人物”的到来自然非常欢迎,把我迎进校园。我说我就在校园里随便逛逛,让校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走在校园中,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初中时代,那时的快乐,那是青春的记忆,现在我已经二十有四,真怀念过去啊!我又想起我父亲给我讲的他的初中生活,我的父亲告诉我:“那时还没有人关心太阳,大家都关心一种叫钱的东西。当时条件很差,许多人吃不上饭,谁还关心太阳呢?”

  我走进教学楼,楼内很安静,只有时不时传来的学生读书声。我轻手轻脚地走进一间教室,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我在教室后方静静听着,我给老师点点头,老师会意得也点点头,继续她的课程。

  “同学们,大屏幕上的是21世纪初科学家研究出的鱼缸生态系统。”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大约10厘米的玻璃球,孩子们立刻被它吸引。

  球里有三分之二充满了水,底部有细沙鹅卵石铺着,水中有一只金鱼,一支小珊瑚和一些绿色的藻类。小鱼在鱼缸中悠闲地游动着。

  “小鱼,珊瑚,绿藻,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细菌。它们在这个玻璃球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小鱼以海藻为食,从水中摄取氧气,然后排出有机物粪便和废气二氧化碳,细菌讲这些有机粪便转化为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老师拿起水杯抿了一口。

  “然后海藻利用这些无机物与人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释放出氧气供小鱼呼吸。这样的生态结构理论上能在人造阳光下一直生生不息下去,直到小鱼生命的终点。科学家们对这些生物进行了严格的基因设计,使他们的新陈代谢刚好达到平衡。”

  有学生好奇地问“那这个小世界后来怎么样了呢?”

  “问得好。”老师随即滚动屏幕跳到下一个画面,还是那个玻璃球,是十几天后的,死去的小鱼漂在水面上,水已经浑浊不堪,腐烂的藻类植物失去了绿色,变成一团没有生气的毛状物附着在鹅卵石和珊瑚上,这个小世界死了。

  “这个小世界死了,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为什么吗?”

  沉默了一会儿,下面有学生回答:“它太小了。”

  “说的对,它太小了。小的生态系统,不管多么精确,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像科幻电影里一样乘坐飞船移民外太空。即使我们把飞船造的比上海,比纽约还大。那还是太小了。同地球比,它还是太小,太小了……”老师笑着说,

  “这就是移山计划的意义,我们要带着地球这个最大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起前往2500年后的新家园……”

  我走出了教室,行星发动机巨大身影笼罩着学校,听了这位老师的课,我忽然觉得未来很美好,人类会带着地球一起,到4.2光年外的半人马座α星系去,那里地球将重新获得生机,人和其他生物能在这个新家园快乐地生活下去。

  我相信我还能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上一章 人造流星 流浪地球南京发动机最新章节 下一章 间章:行星发动机基本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