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all九:红尘炼心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ALL九  冰九     

(第八十四章)清静峰峰主不止会用阴谋

all九:红尘炼心

“以德服人?”明帆不由喃喃重复了一遍,他眼巴巴的看着沈清秋欲言又止。

看到明帆这副模样,沈清秋有些忍俊不禁,他笑道:“你这几日玩弄阴谋诡计太顺手都玩傻了,忘了咱们苍穹山的根本。”

明帆有些幽怨地道:“弟子的层次与师尊不同,眼光自是要差一筹。”

沈清秋叹道:“是啊,俗语道:民不与官斗。你被出身限制了眼界,为师何尝不是?若是你师祖,他早就会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去解决幻花宫了……”

沈清秋摇摇头,又点点头:“学无止境,你我师徒共勉之。”

明帆有些懵,不过他马上就接话道:“我们苍穹山是由皇家供奉的修行门派,门派弟子中多的是各大世家的子弟,与朝廷各部要员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自然与幻花宫那班草莽不同……”

明帆皱眉思考中……

半晌,他似乎茅塞顿开,不由笑道:“想来师尊是要用阳谋堂堂正正的去压迫他们,这样一来就算夏老宫主有一肚子诡计也将无用武之地!哈哈,这下他可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想通了这一节,明帆暗暗腹诽:“这哪里是以德服人,这分明是以势压人。师尊,你一本正经说笑的样子真的好冷。”

沈清秋频频颔首,明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历练果然长进不少。

本着问题要讲透彻的原则,沈清秋还是多说了几句:“明帆你要记住: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为何传说中有那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被人津津乐道?皆因其太难得了,譬如打了十场仗,其中有一场是以弱胜强,这场战役的指挥者就会彪炳史册。是另外九场战役没有这一场的规模大,没有它重要吗?并不是,只是打仗从来就是以多欺少、恃强凌弱,兵多将广者能赢一点也不奇怪,自然不会有人谈论。时间久了就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打仗时只要使用诡计就一定能够取胜。其实用诡计都是弄险,失败的可能性更大。真正厉害的指挥者都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他们会分化瓦解敌人的势力,然后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去消灭那些落单的敌人,一点一点的将原本强大的对手蚕食殆尽。

幻花宫比起苍穹山先天就处在劣势,夏承竦自然只能搞些阴谋诡计偷偷的来对付我们,他打的就是这般主意。一开始我们也确实着了他的道,不过既然我们已经抓住了他的狐狸尾巴,他就休想全身而退了。我们不用和他比拼计谋,我们只要利用皇权之势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夏承竦就算多智近妖也不过是个跳梁小丑而已。你若是想用阴谋去对付他,反倒落了下乘,还有可能被他抓住把柄反制回来。

计谋都是手段,不要沉迷其中,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将毫无用处,只有不得已而用之。”

明帆忙道受教。他觑得师尊的脸色一扫颓然,重新变得意气风发起来,也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好为师尊多分担一些压力。

很快这坐言起行的师徒二人就忙碌起来……

根据苦行峰的情报,幻花宫的主要产业集中在大宗的丝绸、茶叶和粮食的运输和贩卖上,此外酒楼和青楼的经营也是他们的一大收入来源。

而且这些酒楼和青楼还担负起了收集情报的作用,沈清秋决定从这几个方面下手。

——————

景封朝定都在大梁城,每年都需从关东运来大量谷物以满足京中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

这些粮食如果都从陆路运输,不但动用人力物力颇多,而且损耗巨大,是以朝廷修建了专门的水道用以运输从各地征收上来的粮食。

这些粮食被称之为漕粮,漕粮的运输水路就被称之为漕运。漕运不是只走一条水道,它连通了从南到北的多条水道。而这些水道不只是官方在使用,民间亦有许多富商巨贾也在使用这些水道运输粮食、布匹等大宗货物。

漕运作为维系景封王朝的经济命脉,朝廷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即转运使、发运使,漕运码头上还设有专人负责检查来往船只及货物,收取税金,发放路引。如若发现船上装载有违禁物品,即将货物扣下,还会问罪于货主。故而码头上负责检查货物的官吏们别看品阶不算高,权力却是极大,油水也极足。

卞河就是漕运线路上一条重要的河流,这里是卞河边的一个码头,码头上人群熙熙攘攘,热闹极了。

卞河里尽是满载而归或即将启航的大商船,岸边的人有装卸货物的、招揽生意的、迎送亲友的,各色人等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大小商人们你来我往,码头挑夫们喊着号子忙着搬运各种货物。

由七八艘装满货物的大船组成的商队缓缓靠了过来,船头旗帜上有一个六瓣菱花的标志,这个标志表明了这些商船的身份——这是属于幻花宫的货船。

船一靠岸,就有一个脸色蜡黄,满嘴络腮胡须的中年人从船上下来,这个人就是船队的管事。

管事满面堆笑地与码头上负责检查货物的官吏们打招呼:“各位差爷请了,我们这几艘商船是从南边过来的运粮船,船上装的都是粮食,这是路引,还请差爷过目。”

有差官上前查看了路引后道:“原来是幻花宫门下的船队,若是往日我们就直接放行了,可近日上峰有令,让我们严查船队走私,若是船上有什么违禁物品让下一站的人给查出来,我们全部都要吃挂落,说不得只能得罪了。”

说着话他把手冲后面一摆:“弟兄们上船检查!”

听得一声令下,顿时便有十几个差役围了过来,欲上船去检查。

那个船队管事当时就变了脸色,他的船上除了粮食还装了半船的违禁物品——私盐。

在景封朝盐巴和铁矿都是由朝廷专营,任何商人私自生产、运输、贩卖盐巴都是重罪,轻则坐牢,重则是要杀头的。根据景封朝律法,运输、贩卖私盐达到十担以上就是要杀头的重罪,可这些运粮船上足足装了半船盐呐!

为什么这个船队好好的粮食不运,要冒着杀头的风险运输私盐呢?皆因贩运粮食的利润很薄,而贩卖私盐的利润实在是太大,大到能让人铤而走险。

幻花宫作为修行四大门派之一,它在民众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是以它名下的产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就像那个差官所说,要是以前他们对幻花宫的船队查都不会查,直接就放行。这就导致了船队的主事者胆子奇大,什么违禁的东西都敢运输,说到底这就是由特权所催生出的腐败。

这也是诸多修行门派都心照不宣的灰色领域,因为修行之人只畏天道,不惧皇权。他们常常会利用自己的身份打一些擦边球,贩运私盐就是其中之一,没有人想到朝廷会突然下令要严查走私,而且会查到幻花宫的船上,于是就出现了眼前这一幕。

那个管事立即拦住了欲上船检查的公差,他陪笑道:“差爷且慢,某还有事与您商量。”

说着他便回头叫手下道:“取来。”立即有三四个人转回船上。

去不多时,只见一人手捧着一个漆盘,盘子里放着白生生的五锭大银走了过来。

那个差官面露诧异:“你这是何意?”

幻花宫的船队管事笑道:“还请差爷高抬贵手,这是一点小小意思,请您和各位弟兄吃杯酒去去寒气。”

说言未了,只见那个差官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大喝道:“大胆!你竟想贿赂公差?船上定有什么首尾!弟兄们,且扣下这些人,待上船检查后再做理会。”

那个差官见了银子为何勃然大怒?其实是幻花宫的那个管事不太懂行贿的门道,他就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拿出这么多银子,要知道当时的五锭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锭银子是五两,五锭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块钱,管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拿出这么多钱财,岂不是不打自招?那个差官能不急眼吗。

再说漕运线路上可不止他这一个码头,就算他这一关过了,还有后面的关卡呢,他哪敢冒着被充军发配的风险公然徇私?

幻花宫的管事本想贿赂一下公差,好让他检查的时候敷衍了事,结果却弄巧成拙把事情给搞砸了。

见上司了开口,众差役答应一声立即上前欲拿住那个管事,谁知那个管事做贼心虚,放倒了几个差役后转身逃走了。

这一下直接坐实了船上藏有违禁物品的事,码头上的官差们扣押了那些货船细细一查,就查出了景封朝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桩贩卖私盐案……

幻花宫的运粮商队直接进了朝廷的黑名单,紧接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原来江南的丝织产业十分发达,世面上出售的绸缎大部分都是来自江南,其余则来自巴蜀等地。皇宫里每年也会采购大量绸缎以供官家和众妃嫔、帝姬们使用。

以往这些绸缎最大的供应商也是幻花宫下属的产业,但自从幻花宫的运粮船队被查出贩卖私盐的问题以后,官家一怒之下,下令剥夺幻花宫名下绸缎进入皇家的资格。

俗语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反过来也是一样,幻花宫的绸缎商恶了当今官家,朝中官员们见风使舵,如同商量好的一般也都不再去幻花宫名下那些绸缎庄了。

绸缎本来就是高端产品,消费者非富即贵,朝廷官员们对这些绸缎不再问津,幻花宫门下的绸缎庄便丧失了一大半的客源,货物积压严重,商铺掌柜纷纷告急,幻花宫的绸缎产业只好收缩规模苟延残喘。

这一下幻花宫的支柱产业又倒了一个,幻花宫的三大支柱产业:粮食、绸缎、茶叶,一下就倒了两个,可把夏承竦给愁坏了。他五内俱焚夜不能寐,原本只是掺杂了几丝白色的头发生生白了大半。

钱是男人的胆,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这句话对一个门派来说也是一样,并不会因为其领导者的主观愿望而受到动摇。

因为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善良,可以温和,可以正直,就算是没钱,最多自己受点苦,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可当你麾下有数千人的时候,他们的需求就是你前进的方向。所以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好人就能当一个好领导的,一个好的领导首先就是要有能力满足自己手下人的基本需求。

就算是几千个普通人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生存资源,更何况是几千个修行之人?

此外幻花宫手下还有那么多依附于他们的小门派。那些小门派都是想要从幻花宫得到好处的,不然他们凭什么要依附于你?

幻花宫虽然底蕴深厚,可架不住坐吃山空呀。夏承竦已经为现在的局面伤透了脑筋,但他没有想到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分割线——————

不得不说,沈清秋不愧是清静峰的峰主,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直击要害。他釜底抽薪一招就扳倒了幻花宫两大经济支柱产业,可是幻花宫还有茶叶产业和众多酒楼、青楼。这些产业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而这些变化对黥首百姓们的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敬请期待下一章:雅不赏俗,俗亦不赏雅

上一章 (第八十三章)恶斗积香居 all九:红尘炼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雅不赏俗,俗亦不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