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忆捷录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徐妙云?

忆捷录

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3月5日—1407年8月6日),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女,她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

徐氏自幼入宫,选在燕王朱棣之侧,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被册封为燕王妃,深得孝慈高皇后喜爱;洪武十三年三月,随朱棣就藩北平,夫妻情深,王府内政肃然;建文元年七月,靖难之役爆发,徐氏镇守北平参与军务,使朱棣无后顾之忧。

建文四年十一月(1402年)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十月上谥号曰“仁孝皇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明仁宗上仁孝皇后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升祔太庙。

《内训》一书全面细致地从理论上阐述了女教之道,内容详实,体例完备。全书共分为二十篇,前有《原序》。二十篇,篇名为 《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警戒》《节俭》《积善》 《迁善 》《崇圣训 》《景贤范 》《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 》《母仪》《睦亲》《慈幼》 《逮下》《待外戚》。不仅从德性修养 、谨言慎行、勤劳节俭 、积善迁善等方面系统论述女德修养的标准和规范问题 ,而且就分别处理与君主、父母、舅姑、子女、外戚等的关系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极有见地的看法。徐皇后的《内训》一书在有明一代受到极大的推崇,对明朝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书中有不少内容反映了明朝女性道德教育的思想观念,透过这些女教思想的论述,并结合社会背景,我们可以了解明朝对女性道德规范的标准以及女教思想的发展。同时,女教书作为皇帝后妃女教思想的物质载体 ,其中蕴含的女教思想也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内训》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永乐六年(1408),“日本所遣僧圭密等陛辞,致其王之言。请仁孝皇后劝善内训二书。命礼部各以百篇之。并赐其玉币彩等物。圭密等加赐衣钞。”日本使者专门请求皇帝赐予《劝善》、《内训》二书,带回日本以学中国的传统女教思想。在《内训》编撰完成的七十年后,朝鲜成宗六年( 1475),朝鲜成宗之母后——昭惠王后韩氏也编著了与《内训》同名的女教书。就其内容看,应是受了明朝所编《内训》的思想影响。《内训》在国内至海外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此书在明代的地位作用可见一斑。

徐皇后采辑历代儒、释、道三教中,足以劝善惩恶之言行,取其言为“嘉言”,采其事为“感应”,间采圣贤劝善惩恶之言,类编为《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永乐五年,徐氏崩后,皇太子请以颁赐臣民,世间始得刊本。我国首都图书馆的藏本为内府精刻,版式密丽,仍然保持蓝绫包背装原貌,各卷卷端钤皇后玺印“厚载之记”。《永乐大典》辑八十二霰韵善字内,现存一万六千八百四十一、四十二两卷,四十一卷首缺第一、第二页,四十二卷中有嘉言感应二子目。一九六零年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此二卷因此印出,流传于世。又明内府刊本《酌中志》卷十八,《仁孝皇后劝善书》十本八百七十六页。

上一章 李若虚 忆捷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