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忆捷录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虞集

忆捷录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青城樵者、芝亭老人。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临川崇仁(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人。元朝官员、学者、诗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

虞集自少受家学,曾随名儒吴澄游学。元成宗大德初年,被举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元仁宗时,迁集贤殿修撰,除授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泰定帝在位时期,他提出在京师以东地区开展水利营田的建议,对后世颇有影响。一向赏识虞集的元文宗夺取皇位后,升授他为奎章阁侍书学士,命其与平章事赵世延同任《经世大典》总裁官。至顺三年(1332年),升任翰林侍讲学士。元宁宗驾崩后,称病返回临川,自此不再出仕。至正八年(1348年),虞集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获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仁寿郡公,谥号“文靖”。。,

虞集是元中期最负盛名的诗人。其诗体裁多样,既能做到典雅精切,又能做到达到格律谨严,深沉含蓄,纵横无碍,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并称“元诗四大家”。亦素负文名,引领有元一代文风,同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等。今人点校有《虞集全集》。

本名虞集

别名邵庵先生、青城樵者、芝亭老人、虞文靖、虞伯生

字伯生

号道园

所处时代元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湖南衡阳

出生日期1272年3月21日

逝世日期1348年6月20日

主要作品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经世大典

主要成就推动元诗发展,引领元中后期诗风变迁

籍贯临川崇仁

官职奎章阁侍书学士、通奉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赠)

爵位仁寿郡公(赠)

谥号文靖

虞集素负文名,诗文俱称大家,为元代中期文坛盟主。他与杨载、范梈、揭傒斯齐名,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元人陶宗仪尝言:“国朝之诗,称虞、赵(孟頫)、杨(载)、范(梈)、揭(傒斯)焉”。明人宋濂在《柳待制文集》序言中说:“天历以来,海内之所宗者,唯雍虞公伯生、豫章揭公曼硕、乌伤黄公晋卿及公(柳贯)四人而已。识者以为名言”。宋荦《漫堂说诗》云:“元初袭金源派,以好问为大宗,其后则称虞、杨、范、揭”。又如沈德潜《说诗晬语》云:“虞、杨、范、揭四家诗品相敌。中又以汉廷老吏(虞集)为最。”虞集说:“仲宏(杨载)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范梈)诗如唐临晋帖,曼硕(揭傒斯)诗如美女簪花(一作“三日新妇”)”,而他自己的诗如“汉廷老吏”。

欧阳玄:①皇元统一之初,金、宋旧儒,布列馆阁,然其文气,高者崛强,下者委靡,时见馀习。承平日久,四方俊彦萃于京师,笙镛相宣,风雅迭唱。于时虞公方回翔胄监容台间,有识之士,早以斯文之任归之。至治、天历,公仕显融,文亦优裕。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咸出其手,粹然成一家之言。家素贫,束修羔雁之入,还以为宾客费,虽空乏弗恤也……人称虞、杨、范、揭,为有元一代之极盛。②皇元混一天下三十余年,虞雍公赫然以文鸣于朝着之间,天下之士翕然谓公之文当代之巨擘也。(《虞雍公神道碑》)

上一章 何景明 忆捷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倪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