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忆捷录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谢谢爸爸的大礼包-爱新觉罗·颙琰

忆捷录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

爱新觉罗·颙琰清王朝第七位皇帝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贡献维护者 fyz搵笺临嵩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颙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秘立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禅位于颙琰,但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颙琰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中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颙琰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本名爱新觉罗·颙琰

别名永琰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圆明园天地一家春

出生日期1760年11月13日

逝世日期1820年9月2日

主要作品《味余书室全集》等

主要成就惩治和珅,整顿吏治,力主严禁鸦片,镇压白莲教起义

年号嘉庆

庙号仁宗

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陵寝昌陵

嘉庆帝与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两个字,是嘉庆帝的主要性格特点。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南京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积累了180年,嘉庆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而转为衰败的历史角色。

然而,嘉庆的平庸,并不是他的性情所致,而是历史的必然,在乾隆晚期,清朝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白莲教的起义,再加上乾隆晚年举办寿宴过度的奢华,使得嘉庆初期国库空虚,所以说乾隆实际上是留下了个烂摊子给嘉庆。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表面上,他一天到晚,一刻也不休息。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

《清史稿》:仁宗初逢训政,恭谨无违。迨躬莅万几,锄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盗,力握要枢,崇俭勤事,辟地移民,皆为治之大原也。诏令数下,谆切求言;而吁咈(迂腐)之风,未遽睹(立刻阻止)焉,是可嘅已。

《清实录》:上受天明命。协帝重华。天亶聪明。帝传精一。承手付太平之后。徵躬备多福之原。懿铄哉、生民以来未有之嘉会也。敬惟廿五年中。经纬万端。蟠际两大。垂千百王之模范。抚数万里之版图。奠亿兆人之家室。

上一章 乾小四-爱新觉罗.弘历 忆捷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慈禧老妖婆!-载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