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忆捷录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老歪脖子树倒挂东南枝-朱由检

忆捷录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

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检受封信王。五年后,熹宗无嗣而崩,朱由检奉遗诏继承皇位,改元崇祯。他即位之初,就铲除了权宦魏忠贤及其党羽(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力图实现明王朝的“中兴”。他任用袁崇焕对付割据辽东的后金政权,后金不但没有削弱,还于崇祯二年(1629年)冬攻入塞内,包围北京,虽然撤离,但此后五次入塞劫掠,并陆续攻克山海关外的大凌河、松山、锦州等明军据点。明朝陕西和河南等地连年天灾,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廷剿抚失宜,导致其中的李自成、张献忠两部坐大。朱由检频繁更换内阁辅臣,先后诛戮袁崇焕等18名封疆大吏,并起用洪承畴、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等解决内忧外患,但终归失败。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兵临北京,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今景山)。清军入关后,为他上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端皇帝(后改愍皇帝),葬于思陵。南明弘光政权上庙号思宗(后改毅宗),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隆武政权改庙号为威宗。

朱由检自谓“朕非亡国之君”,将亡国归咎于“诸臣误朕”,后世亦不乏对他的同情与肯定。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朱由检志大才疏,存在刚愎自用、急躁多疑等性格缺陷,对明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名朱由检

别名崇祯帝、庄烈帝

字德约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慈庆宫

出生日期1611年2月6日(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逝世日期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主要作品赐秦良玉诗四首、赐杨嗣昌诗

主要成就铲除魏忠贤

庙号思宗、怀宗、毅宗、威宗

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清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南明谥)

年号崇祯

陵墓思陵

《明史稿》(万斯同修):治乱兴亡之故,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明代至光、熹而后,威柄下移,法纪澌灭。呜呼!此国运告终之候也。帝不幸适身当其厄,十有七载,汲汲皇皇,何尝不时廑宵旰?而天命既去,民心日离,物怪、人妖、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莫如之何也已。帝又卞急,性生重以猜愎,乖张锲刻,动见纷拿。呜呼!是扬汤而止沸、抱薪以救火也,曾何益之有哉?矧其时生灵涂炭,锋镝满于天下,士大夫犹哄堂斗室,狱讼弗休,不知有宗社,何有于封疆耶?帝固曰“诸臣尽败亡之徒耳”,反而求之,不知将自居于何等也?天实绝我,不亡奚待?呜呼!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刘宗周:陛下励精求治,宵旰靡宁,时举祖宗盛事,召对文华,或至夜分,虽尧舜之忧勤,勿切于此矣,犹以为未也。益躬亲细务,朝令夕考,勒限回奏,庶几乎太平之立致。然程效太急,不免见小利而速近功,何以上效唐虞之治乎?……陛下所以焦心劳思、躬亲细务而不辞者,正以未得天下贤人君子而用之也。昔者尧舜劳于求贤而逸于任人,故能成无为之治。陛下亦尝搜罗遗弃遍天下矣,乃所嘉与而乐用之者,多奔走集事之人,方且以摘发为精明,以告讦为正直,以便给利口为才谞,又安得天下贤者而用之?即得其人矣,求之太备,或以短而废长;责之太苛,或以误而成过,有动遭罪谴已耳。……今陛下圣明天纵,卓绝千古,诸所擘画动出群臣意表,遂视天下为莫己若,而不免有自用之心,臣下自以为不及,益务为谨凛,救过不给,谗谄者因而间之,猜忌之端遂从此起,陛下几无可与托天下事矣,夫天下可以一人理乎?恃一人之聪明,而使臣下不得关其忠,则陛下之耳目有时而壅矣;凭一己之英断,而使诸大夫、国人不得献其可,则陛下之意见有时而左矣。方且为内降、方且为留中不报,又何以追喜起之风而奏雍熙之上理乎哉?……陛下生符尧舜,声色不在御,宴游不迩躬,危微之辨,固已得其大端,而至于求治之心,操之过急,不免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不已,积为壅蔽,正人心之危所潜滋暗长而不自知者。

史可法:今上特兴,德勋益备。孝庙之温恭俨在,世宗之神武重光。当冲龄而扫恭显之氛,立清官府;于召对而发龚黄之叹,总为编氓。以寇起而用兵,是虐民者寇也,而兵非得已;以兵兴而派饷,是糜饷者兵也,而饷非自私。顾犹诏旨频颁,有“再累吾民”之语。每当天灾修省,无一时自逸之心。素膳布袍,真能以天下之肥而忘己之瘠;蠲逋宥罪,不难引一人之过以就臣之名。是宜大业之宏昌,何意诸艰之骈集!理诚莫解,事有可陈。

余煜:先帝英明天纵,神武性生,忧勤十七年,念念欲为尧、舜者也。时遭家不造,乱阶频起,而所用之人又皆忍于欺君,率致误国,于先帝何咎焉?……先帝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忧勤图治,汲汲皇皇。临难时则又慷慨,必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文秉:今先帝俟两宫毕命后,始自为计,义也;初拟从权,徐图后举,既慨然知天命之不可争,不难身殉以谢天下,智也;业已身殉矣,犹曰“因失江山,不敢终于正寝”,礼也;从容殉难,合乎大道,仁也。夫当变起萧墙,祸介俄顷,而仁、义、礼、智俱全而无失焉,可不谓正乎?

上一章 化学家-朱厚熜 忆捷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挖坟鞭尸-爱新觉罗-福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