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忆捷录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六边形战士-朱瞻基

忆捷录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号长春真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

朱瞻基生于北平燕王府。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册立为皇太孙,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任用“三杨”、蹇义、夏原吉等。清革前弊,整顿统治机构,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教导宦官读书参政。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对外关系上,进行第七次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交阯与中国各族人民的交往。于宣德三年(1428年)出塞,并修建永宁、隆庆诸城。明宣宗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明宣宗在书画方面极有造诣,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工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曾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景陵。著《明宣宗御制乐府》一卷,已佚,存词二首。传位长子朱祁镇。

本名朱瞻基

号长春真人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平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东城区)

出生日期1399年3月16日

逝世日期1435年1月31日

主要作品《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

主要成就平定朱高煦叛乱;形成“仁宣之治”的治世;有很高的书画造诣

庙号宣宗

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年号宣德

陵寝景陵

由三杨监修的这个时期的官方记载把朱瞻基描绘成一个擅长文艺和献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他不但试图实践儒家的原则,而且通过编写为帝的指南《帝训》(1428年)和类似的教诲官员的手册《官箴》(1432年)而把儒家的原则留给后世。

朱瞻基雅尚翰墨。尤工于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书画作品当作图书赠重臣,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图书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宣德八年(1433)他命杨士奇、杨荣于馆阁中择能书者10人,取五经、《说苑》之类,各类副本,分别贮藏于广寒、清署二殿及琼花岛,以资观览。又建造“通集库”、“皇史晟”以藏古籍、档案。内阁藏书约2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占十三成,抄本占十七成。史称“当是之时,典籍最盛”、“仁、宣二主,世既承平,文物益盛”。

马文升:言天下之安危系武备之修否,我太祖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凡私役一军,私借一马者,皆有重罚,虽有兴造竟不劳军,三十馀年海内晏然。太宗文皇帝迁都北平,于武备尤为注意,故出塞千里,胡虏远遯。宣德以来武备渐弛,迨至正统,民不知兵,所以有土木之败迩。

胡世宁:“我太宗文皇帝雄武冠绝古今,徼外四夷无不臣服。是以北封元之遗孽阿鲁台为和宁王,马哈木为顺宁王;西封脱脱为忠顺王;东北置奴儿干等都司卫所二百余处。皆以抚绥戎落,藩屏中国。至于南讨黎季犛,复古中国之地,建立交趾布政司,尤为伟绩。宣宗以来,黎贼复据交趾,杀官劫印,不可胜纪。阿鲁台亦为马哈木所并,其东北各卫所亦皆兼并不常,存亡莫考。先朝(宣宗)皆置之不问,盖不劳中国以事外夷。”

朱瞻基有《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四十四卷。前后无序跋,首为帝训二卷,次为序、记、论、说、赋、颂、箴、铭、杂著十卷,再次为古今体诗三十一卷,最后为散套小令一卷。又别出诗集六卷、乐府一卷,似诗集乐府尚有单行刊本,是集中则合诗文、乐府为一集。为明内阁藏嘉靖中精写本。

朱瞻基有大约两千首诗传世,代表作有:《捕蝗诗》、《猗兰操》、《官箴》、《闵旱诗》

望崇文阁:岧峣崇文阁,乃在城北隅。登高一睇望,翚飞切云衢。其上何所储,千载圣贤书。其下何所为,衣冠讲唐虞。国家久兴学,侧伫登俊儒。国家久兴学,侧伫登俊儒。愿此阁下人,勉哉惜居诸。

太液池送黄淮辞政:天香早折仙桂枝,笔花五彩开凤池。蓬莱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永乐圣人临御初,鞠躬稽首陈嘉谟。仁宗监国文华殿,左右谋猷共群彦。朕承大宝君万方,相与共理资贤良。倾心写情任旧老,而卿引疾先还乡。五历星霜复相见,霜须萧萧秋满面。是时朝旭光升紫殿明,相对清言良慰情。留之累月未尽意,归心又欲东南征。太液清泠涵碧藻,杨柳芙蓉相映好。凫珝皞鳷弄清波,紫雾红云拂琼岛。芳肴在俎酒在壶,工歌《鹿鸣》续《白驹》。君臣大义士所重,心虽庭阙身江湖。雁荡峰高高不极,中有谢公旧游迹。采芝劚苓可长年,应在天南忆天北。

上一章 洪熙大胖-朱高炽 忆捷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以德服人-朱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