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忆捷录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我爷爷可是世界级帝王!-忽必烈

忆捷录

孛儿只斤·忽必烈(传统蒙文:ᠪᠣᠷᠵᠢᠭᠢᠨ ᠤ ᠬᠣᠪᠢᠯᠠᠢ,西里尔蒙文:Боржигины Хубилай;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尊号“薛禅汗”(拉丁拼写蒙文:Secěn qahan),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

蒙哥汗在位时,忽必烈受命总理漠南汉地军事,后受封于京兆。在此期间招揽汉族儒士,整饬军政,并参与蒙哥远征大理、围攻南宋的战役。蒙哥死后,忽必烈自前线回师,与同母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并即汗位于开平城,建元中统。至元四年(1267年),下诏迁都大都,四年后建国号为“大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命伯颜等大举伐宋,两年后攻陷宋都临安,最终于崖山海战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一统。统一全国后,相继重用阿合马、卢世荣及桑哥专理财政。同时接连派兵远征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然多以失败告终。但他抗击海都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叛乱的活动,仍是较为成功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病逝,享年八十岁。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

忽必烈是少数能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其在位期间,建立包括行省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注重农桑,倡办学校,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马可·波罗尊崇其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史家赞其统治“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致治之隆,庶几贞观”。

孛儿只斤·忽必烈大蒙古国可汗,元朝开国皇帝

孛儿只斤·忽必烈(传统蒙文:ᠪᠣᠷᠵᠢᠭᠢᠨ ᠤ ᠬᠣᠪᠢᠯᠠᠢ,西里尔蒙文:Боржигины Хубилай;1215年9月23日[1]-1294年2月18日[2]),蒙古尊号“薛禅汗”(拉丁拼写蒙文:Secěn qahan[77]),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4]。蒙哥汗在位时,忽必烈受命总理漠南汉地军事[57],后受封于京兆。在此期间招揽汉族儒士,整饬军政,并参与蒙哥远征大理、围攻南宋的战役。蒙哥死后,忽必烈自前线回师,与同母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并即汗位于开平城,建元中统。至元四年(1267年),下诏迁都大都,四年后建国号为“大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命伯颜等大举伐宋,两年后攻陷宋都临安,最终于崖山海战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一统。统一全国后,相继重用阿合马、卢世荣及桑哥专理财政。同时接连派兵远征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然多以失败告终。但他抗击海都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叛乱的活动,仍是较为成功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病逝,享年八十岁。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忽必烈是少数能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13]其在位期间,建立包括行省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注重农桑,倡办学校,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54]马可·波罗尊崇其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史家赞其统治“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致治之隆,庶几贞观”。[26]

本名孛儿只斤·忽必烈(传统蒙文:ᠪᠣᠷᠵᠢᠭᠢᠨ ᠤ ᠬᠣᠪᠢᠯᠠᠢ,西里尔蒙文:Боржигины Хубилай)

别名元世祖、Kublai Khan(即“忽必烈汗”,英文中对他的通用称谓)

所处时代大蒙古国及元朝初期

民族族群蒙古族

出生地漠北草原

出生日期1215年9月23日

逝世日期1294年2月18日

主要成就建立元朝,推行一些汉化政策消灭南宋、大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统一全国首创行省制度,开凿大运河击败西北诸王叛乱,维护统一

在位时间1260年5月5日-1294年2月18日

年号中统(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

汗号薛禅汗

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庙号世祖

陵寝起辇谷

马可·波罗将忽必烈尊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称赞忽必烈是“人类远祖阿丹(Adam)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并认为这是“彼实有权被此名”。

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引)

上一章 一代英主-赵昚 忆捷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这位施主,米饭换爵位换不换?-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