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同人:穿成黛玉要奋起
本书标签: 古代 

25.元宵节省亲

同人:穿成黛玉要奋起

话说这日划定了省亲别院的范围后就开始动工了,钱是流水一样的花,再加上王夫人管家实在平庸又没有王熙凤在一旁敲边鼓,自然是管不住家里的管事嬷嬷们,贪污敛财就更是无法无天了。

手上的银子转眼就不够花了,王夫人无法,只得找上了贾母。贾母知道后也只是在自家办了一个席,叫来了一些亲戚,也不知贾母跟她们都说了些什么。第二日王家史家就差人送来了十五万两银票,薛家更是当天就让人取了二十万两票送来。自此以后王夫人算松了一口气。

贾琏也趁机抄了几个小管事的家,把人扭送到了官府,闹得是满城风雨。王夫人也叫来了贾琏说了此事,就是老太太也打骂了贾琏,贾琏却仍是我行我素,一时间贾府下人人人自危。

不想贾母办席还没过半月,林如海就打发林管事送来十五万两银子,林家下人抬着二十几口箱子进了贾家浩浩荡荡的闹得人尽皆知。

原来是黛玉看着贾家这样花钱如流水,还没有原著中林家家产往里填,迟早会有缺银子的那一天。便提前写信给了林如海,让他派管事送来了银子。她说有多好心,其实不然,要是好心就不是送银子而且送银票了,有轻省又方便。这样大张旗鼓的还不是做给外人看到,以后与贾府分开才没人说她自己凉薄。

黛玉“紫鹃你去看看林管事那里可有父亲给我的信?带上几个人看看可有给我的东西。”

紫鹃听了忙放下了手里的绣花针带着几个小丫鬟去了老太太那里。

黛玉“张嬷嬷,可是有什么事?”

张尚仪“这给贾家送银子,老奴省的。但如何如此大费周章闹得府内府外人尽皆知,这于老爷也是不太好吧。”

张尚仪说着,眼睛里透露着担忧。

黛玉“我林家百年世家,五代列侯。家中又多为单传,我父曾连任巡盐御史之职。若是没有这些财物才是让人怀疑吧。”

黛玉说着让张尚仪坐了下来。

黛玉“我知道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但多是人丁兴旺的时候才如此做。但我林家人丁单薄,家中也只有父亲一人为官。若是一直闷声发大财,只会让人以为我林家软弱好欺。若是反其道而为之,也能震慑一些宵小之辈。”

张尚仪低头想了想,良久才道。

张尚仪“是我想差了,不如姑娘想的通透。”

黛玉给张尚仪倒了一杯茶,说道。

黛玉“张嬷嬷只是以常理论之罢了,但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可能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就像现在,我还是能在贾家作威作福。”

黛玉冲着张尚仪俏皮的一笑,眼里透着狡黠。张尚仪看着这样的黛玉一脸的无奈,众丫鬟也是打趣着,一时间氛围很是和乐。正在这时紫鹃带着几口箱子回来了,黛玉命人打开了箱子,拣了些物件给姑娘们送了过去。

到了第二日众位姑娘都在贾母屋子里闲谈。

探春“林姐姐多谢你昨天让丫头送来的香膏,但是比平日里用的还要好些。”

探笑着对黛玉点了点头道。

史湘云“什么好东西,我用着就不如宝姐姐给我的好用。昨儿我可听说林家给老太太送了十五万两银子来,怎么林姐姐家还不如宝姐姐家送的多,怕不是没落了吧?”

黛玉听了淡定的摸了摸手上的暖玉手镯道。

黛玉“我家书香门第,是不如宝姐姐家世代经商来得银子多。我怎么听说史侯家也给了十五万两,史家一门双候怎么和我家一个样。”

史湘云听了黛玉的话兴冲冲的说。

史湘云“每回我在太太那里请安,怎么都看不见林姐姐呢?林姐姐也这样怠慢长辈。”

黛玉“二舅母看我年纪小,就让我多睡会儿。再说也不止我一个,也让迎春姐姐她们三个初一十五去给她请安。史大妹妹天天去,岂不是再说二舅母不慈。”

说着就向王夫人说道。

黛玉“二舅母别生气,史妹妹年纪小,不懂事,别跟她置气。”

史湘云听了黛玉的话气得都快炸了。

黛玉“再说我天天我去大舅母那儿,也没看见你呀。也不知道是谁?天天巴巴的去二舅母那儿,也不说去看看大舅母。”

黛玉说着拍了拍邢夫人的手,邢夫人自打黛玉来了贾府便三不五时的去看她,有什么东西也差丫鬟送来给她,几年下来到是对黛玉有了几分真心。

邢夫人“我是什么排面上的人,不值得人家这样。”

贾母听了邢夫人着添火气的话,横了她一眼。

黛玉“这同样都是主人家,没得区别对待的道理。”

黛玉的一番话,把薛宝钗也算了进去。

要说史湘云为什么对黛玉这么咄咄逼人?那就要打开头说起了,自从贾母在贾敬的生辰的前一天晚上贪嘴吃坏了肚子。起夜了好几次,闹得史湘云都没有睡好。第二日,贾母看着史湘云的黑眼圈,十分不是滋味儿,就让人收拾院子给史湘云住。

不想史湘云怕麻烦,说跟黛玉一起住好了。这样既有小厨房的好吃的,又有奴婢们使唤。而黛玉听了自然是不允,她们伺候自己就行了,那里还需伺候一个外八路的姑娘。再说了吃食奴婢都是自己的,凭什么要分给她?就这样,还没等贾母说话,黛玉就直接拒绝了史湘云。

虽说后来有薛宝钗打圆场说让史湘云跟自己住,自己正好缺一个伴儿。但还是让史湘云觉得黛玉毫不留情的拒绝让自己下不来台,丢了脸面。从此以后就天天和黛玉作对,而黛玉的脾气也不是那么好惹的,自然也就反击了回去。

日子匆匆而逝,转眼就快过年了,贾母也不好意思留着史湘云再在这里了,史湘云就又被送了回去。

自从王熙凤和张尚仪交谈后后,就一直卧床养胎,等闲不出门。没事就盘算着自己的嫁妆,偷偷的做着买卖。而贾琏也不管荣国府里建别院的事,有事找他也一律推了,全身心的忙着商会里的事儿。

这省亲别院不知建了几个月,终于完工了。此时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贾珍请了贾郝和贾琏看过之后又请了贾政过来看。贾政带着贾宝玉和众多青客来到了省亲别院内,连带考教贾宝玉的学识。

看贾宝玉侃侃而谈,而众青客又纷纷称赞心中不免得意。一路走过,看田舍家风,曲径通幽不免暗暗赞叹,满意不已。

王夫人处也是十分的热闹,原来,这贾蔷已经从姑苏采买回来了。而薛姨妈一家也迁到了东北上一处幽静的房舍,而梨香院也被腾出来,让教席教导着戏子们唱戏使用。

本来王夫人是想腾恬雅院出来的,地方大不说,下人们进出也方便。结果被黛玉提前得知,跑到贾母那里一番哭诉,也就不了了之了。薛姨妈只得站出来劝解,腾出了梨香院。

林之孝家的来回王夫人说已经采买了十个小尼姑,小道姑回来。还有一个带发修行的人,名叫妙玉,年方十八岁。祖上读书仕宦之家。只因自小体弱多病,万般无奈才入得空门。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伺候。

这省亲别院虽建好,但还有一些绫罗绸缎,被褥枕头还未摆好。这样王夫人日日忙乱的,也等王熙凤出了月子近两个月才忙完。贾政这才心情舒畅,请了贾母等人过来看 ,斟酌添置,打点妥当,见没有什么缺漏了以后。贾政才上本请奏,于是准奏,让贾妃于次年正月十五日前去省亲。

消息传来后,贾家忙乱准备,连体弱多病的王熙凤也被抓了壮丁。一家子忙忙碌碌的,连年也没有过好。

转眼元宵节再即,贾母也吩咐接了史湘云来。早有小太监在正月初八的时候就来看望巡察,指点礼仪。

到了正月十五这日,贾母和众人忙按品服大妆。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又有太监来说时辰还早,于是贾母等人回房等候。

等了不知多久,见太监按方向站好。贾郝贾母忙着众人出来站好。就见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人忙跪下,贾元春看见忙让人去扶。看着省亲别院的奢侈豪华,感叹花费太过的同时不免有些暗暗得意。

见过贾母等人后,元春与她们默默流着泪。随及又安慰着她们,见薛姨妈,宝钗,黛玉及湘云不在问了原因,忙清了进来。

薛姨妈等人进来忙行国礼,也让人免了去,一起上来叙旧。因未见宝玉,元春忙问宝玉的去向,等宝玉上前行完国礼,一把搂住他抱在了怀里,泪如雨下。

又命众姐妹和宝玉题诗一首,史湘云想着压过众人,自然是极尽才华。而黛玉本就不擅作诗,且不在乎这些,也就胡乱了写了一首打发了。

悠闲的看着薛宝钗指点贾宝玉作诗,看着贾宝玉抓耳挠腮,不由得开口逗趣道。

黛玉“宝表哥想的都快成猴子了,用不用我帮你作诗一首?”

贾宝玉听了摇了摇头道。

贾宝玉“你的水平还不如我呢!好妹妹你可别添乱了。”

黛玉好不容易发发善心却听到这样的回复不由的用眼神刀了贾宝玉一下。贾宝玉因发愁想诗没有看到,却被史湘云看了个正着。史湘云便扭过身子戳着贾宝玉的胳膊说道。

史湘云“爱哥哥,我帮你做一首吧。”

贾宝玉听了忙大喜道。

贾宝玉“那就多谢云妹妹了,日后我请你吃酒。”

史湘云听了便得意的看着黛玉,黛玉看着史湘云刚要说些什么,却被探春眼疾手快地塞了一块水晶凉果。黛玉吃着水晶凉果,心里翻了个白眼,心里想着

黛玉她是海水猛兽吗?这么防着她。

殊不知她比海水猛兽还可怕。

元春看着众姐妹的诗,笑道。

元春“果然薛家妹妹的诗与众不同。非是别的妹妹可以比的。”

又看了看贾宝玉的诗,眼中含泪的说道。

元春“有很大进步了。”

说着又有太监递上来了一本戏折子,元春看了点了四出。

戏已唱完,又赏了上到贾母下到奴婢许多赏赐。转眼就到了丑正三刻,元春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的依依不舍之下,含泪走了。

上一章 24.隐患初现 同人:穿成黛玉要奋起最新章节 下一章 26.观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