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破闇泰辰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民国文 

第一章

破闇泰辰

我是北京人,出生那年(1900年),正是国家水深火热、民族危难之时,所以父亲给我取安乐为名。那个年代,每家每户重男轻女的观念很重。但是,我很幸运。家里人口不多,父亲是私塾的先生,母亲是城中新阳报社老板的女儿,家中还有一个比我小四岁(1904)的弟弟。

  家中从祖父那一代开始经商,积累了一点薄产,祖父本想让父亲按这条路走下去。可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在旦夕,父亲便放弃了从商。自我记事起,父亲每天都伏在书桌前,来来回回翻着从报社里借的泛黄的书。听母亲说,父亲经常在夜里偷偷点着灯伏在书桌前写着什么。有几次早晨起来,我都看见父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笔。

  过了大约三年,有一天,父亲从外面回来,脸上挂着我从未见过的笑容,眼神里满满的坚毅。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对话,我才明白,父亲通过了学堂先生的考验,不久便可以去学堂教书了。那年,我六岁。父亲每天去给学堂里的孩童教书,晚上回来就教我识字,陪弟弟玩。父亲教我认的第一个字不是我的名字——李安乐,而是中國的“國”字。每晚睡觉前,父亲都会对我说,安乐,你要记住,中国是我们的中国,任何人都无法占领。房间里灯光昏暗,可我依旧看见了父亲紧皱的眉头,那是一种我理解不了的“忧”,直到现在我还记得。

  在父亲的教导下,我虽然没有进过学堂,却识得不少的字。母亲也常常从报社拿一些简单的图书让我看。

  我十一岁那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我记得那天父亲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报纸,对母亲说:“找到方子了!找到了!有出路了!”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记得那天的北平很热闹。

  可过了没两个月,父亲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一连几天没去学堂,把自己锁在书房里,不吃不喝,母亲劝了好久也没用。后来,还是学堂的刘先生多次劝导,父亲才慢慢好起来。有天父亲和刘先生在书房里谈话,我好奇的贴着窗户偷听,“袁世凯那个卖国贼,还配当中国人吗?中山先生当初太不值了”父亲雄浑的声音响起,“是啊,当初还以为我们马上就找到出路了,谁知他半路杀出来,这么多兄弟的努力都白费了,该如何是好啊!唉!”刘先生应道。

  父亲是教中文的,刘先生去国外留过学,是教物理的。刘先生和父亲同岁,他家有个儿子,比我大一岁,听刘伯伯说,名字还是父亲帮忙取的——刘耀文。父亲解释说,耀是盼他光耀中华,文是希望他以后从事教育行业。

  可是,他心里却不这么想。七岁那年,我刚识得几个字,就偷偷跑去学堂偷听先生讲学。那节课先生教了两个字,理想。我在窗外偷听到先生提问他:“耀文学子,你的理想是什么?”

课堂静默了几秒,过一会,他的声音响起:“我想从军,保护国家”。先生带头鼓起了掌,我也跟着鼓掌。

  之后的三四年,我慢慢长大,父亲也依旧在教书,只是那几年,我从没见父亲笑过,就连教我和弟弟识字的时候,眉头都皱在一起。院中间大缸里原本养着几条金鱼,也渐渐被父亲忘了。每天晚上,父亲都站在水缸前,盯着水面,一动不动,经常一站站几个时辰。我问父亲,他在看什么?父亲只是淡淡的说,表面无风无浪,实则暗潮汹涌。一直到好多年以后,我才懂得父亲的意思,也明白了父亲一直追寻的东西。

破闇泰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