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道德经:探秘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008.第八章

道德经:探秘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它滋养着万物却从不寻求回报。停止做那些让大家都厌恶的事吧,这才会更接近于“道”。

只要拥有善良淳朴之心地,思虑便会深远渊博。只有给予他人善意的关爱,言语就容易取信于人。只要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事情便容易得到解决。

施善时,只有不计较的人,才不会怨天尤人。

【心得】

1、还是那句话:人类太渺小,没办法和水或空气相提并论。水和空气都是伟大的!因为,没了它们就不会有生命;但它们的危害性也是巨大的。如果“上善若水”中的“水”是大洪水或海啸的话,那就太糟糕了。

如果一定要比喻的话,我觉得:“上善似朝露”,“上善如久旱中的甘雨”,“上善像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等;这样的比喻或许会更好一些。

2、我比较认同“居善地,心善渊”这句话,只有心境深远,才能悟出更多的“道”。也只有心胸宽阔的人,才不会轻易被世间俗事所困扰,以至无法潜心悟“道”。

“居善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所居住之处环境优美,人性淳朴善良。哪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保护得好,就表明居住在哪里的人淳朴善良。我觉得各种各样的形象工程只能体现出人性的贪婪,并不能代表那地方就是“善地”。而真正的“善地”应该是朴实无华、自然而然的。

3、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后来,环境因矿产和工厂而遭受严重污染。我小时候所见到的彩虹是又大又长,它不但横跨整个村庄,且颜色鲜艳,还壮丽非凡。

随着矿山的开采和各种高污染工厂的投产,环境也开始极度恶化;不到十年的时间,灾难便开始降临:村子里至少有十分之二的人,因环境污染而得癌早逝,包括村里那个富甲一方的村书记。由于村子位于晋江流域上游,污染源也破坏了整条水域的生态环境,更是威胁到几代人的身体健康。

从原本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稻米飘香、水草丰富、鱼虾成群、民风淳朴、父慈子孝,到现在的山浑水浊、空气污霾、农田尽毁、水草全无、鱼虾死绝、人心不古、唯利是图;这村子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人类如果失去了善良淳朴之心,那便会失去一切!

【注释】

“上”是形容词,即:上等的,高级的。

“善”是副词,即:好好地;容易。

作为形容词时,即: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好心,慈善;善意的,好的,良好的。

作为动词时,意思是: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利”是动词,即:有益于。

“处”是动词,即:中止,停止,不要再做。

“之”是代词,指示人或事物,意思是:这个,那个;这些,那些。

“所”是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恶”是动词,即:讨厌,憎恶。

“故”是副词,同“顾”,即:反而,才会。

“几”是动词,即:接近,达到。

“于”是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居”是动词,即:处于,处在;居住。

“地”是名词,指心意活动的领域,心境。

“心”是名词,即:思虑;思想;精神;心情。

“与”是动词,即:赐予,施予,给予。

“仁”是名词,即:关爱,博爱。

“言”是名词,即:说的话,言论,言语。

“信”是动词,即:使相信。

“政”是动词,即:维持;施政,处理政事。

“治”是名词,指社会秩序。

“事”是名词,即:政事,事情。

“能”是动词,即:会完成,能够做到。

“动”是动词,即:行动,动作。

“唯”是副词,即:只有,只是。

“争”是动词,即:计较;力求实现。

“故”是副词,同“顾”,即:才会。

“尤”是动词,即:怨恨;怪罪。

上一章 007.第七章 道德经:探秘最新章节 下一章 009.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