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
本书标签: 现代 

摘自知乎的一个清醒评论(侵权删 周六考试再水水)

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

关于《挪威的森林》这本书,我觉得读一个作品不能只读这个作品,要联系各个方面,这个评论就很好。

一、“我”

村上的大多长篇或重要作品都用“我”作为叙事的主体,《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舞舞舞》三部曲加一部紧接着《挪》的续作。在《寻羊》之后写的《世界镜头与冷酷仙境》,“读卖”获奖的《拧发条鸟年代记》(不赞同名为奇鸟行状录的翻译,过于晦涩,虽然也很恰当)、《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斯普特尼克恋人》、《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

也就是说,除了《1q84》、《天黑以后》、《没有色彩的多崎作(造)》等,“我”在村上作品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意象,他不是一个人物,他代表了村上的视角。

“我”,无业青年,翻译社二把手,文化扫雪工(写豆腐块型无用文字的写手),失业在家的中年男子,叫乌鸦的少年,老婆出轨(前面有几个形象也有此特征)的画家。这些人与社会发生的勾连关系不因为其职业扩张,他们往往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自行取舍自身的工作时间和交际,可以冷眼旁观生活,而他们往往都遇到了一件事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让他们放下手中或者暂缓工作进度(放下也无妨,因为少有交际导致有积蓄。),然后去主动或被迫处理该处理的事。

但是无论主动或被迫,事情往往都不是主动地(海边的卡夫卡不然)。这也就决定了“我”往往带有强烈的被动性。从工作(生活的被迫无奈)到真实的被强迫的主动或被动,去解决事项或者面对命运。

这和渡边彻是不一样的,他是一个学潮时代的滥交(喂)大学生,

主人公们往往要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经费”也好,“羊”也好,绵谷升也好,都是这其中的一种代表,这突显出“我”的可贵,“我”不追求希望,裙带菜加点酸梅拌饭就很快乐,有“昴星”开就很好。知足常乐,每天熨熨衣服就会很快乐。喝点两指高的威士忌就睡觉。

打破他们孤独,平静,与世无争的生活,首先就很残忍。然后看着他们像五反田一样面无表情的纵越在电梯之间,无奈就渗了出来。

这和渡边彻也是不一样的。渡边彻这个人物形象是特殊的。他特殊在,他还迷茫着不知去向何方,而大部分村上作品中的“我”已经过了那个时候,即便是《且听风吟》三部曲到第二部《弹子球》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大多数的“我”不迷茫,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本质:“生下来个体永恒孤独,结局一定为永恒绝望,所以过好每一天,不勉强维持现有的人际关系,给认识的人带来尽可能的希望(被动)。”(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作为座右铭,希望不要被抄袭)。

迷茫中,他遇到了直子,又遇到了小林绿子。洗马达。

二、渡边彻

这个角色,根本就不是要你去喜欢他的,也不是要你去讨厌他的,这与你的喜好无关。

“渡边彻”这个角色,和“我”不一样,我们大多数人是做不成“我”的,一来政体不一样,二来我们可能直到现在才快掀起村上批判的黑暗的一角。我们先来“知人论世”一下。

你看我们现在在很多公司都能看到“产学研一体化”,人家学潮的时候叫着“粉碎产学研协同体”,而渡边从一开始就看透了这些学潮的领袖们的嘴脸(一如XX事件那几位呵呵),选择的是继续听课,随波逐流。但对于人生,他并没有清醒的认知,对于未来要走的路,他和我们大多数现在的大学生一样:看他吃饭会很有食欲,他也抱有基本得善意对芸芸众生,但是,就是迷茫,相当迷茫,需要事件“激励”后才能成长。

这是时代铸就的,人家那个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没彻底改革开放,成果都没出来,现在有了成果,中国也到了GDP第二了。我们的很多同龄人可以像渡边彻那样去思考问题了,因为工作也不是分配的了嘛。我们会像他一样迷茫。他就是文学的核心,浓缩。在这种社会下的一种年龄段人的浓缩。

我们可能不会像渡边一样遇到这么多扯淡感情,这是因为我们过得不是浓缩的生活。而渡边君过得是村上塞给他的。这样就会让他既“多姿多彩”(黄可能是主体嘻嘻),又“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但是我们的长辈们过去已经闹过了,我们不会去闹,我们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后,变成木村拓,五反田,翻译社的一把手,或者“明白”过来,变成“我”。

而村上实际上还写过类似的作品嘛?没有!事实就是没有!他甚至因为这本书的脱销开始恐慌,最终短暂的逃离日本。因为这是村上可能唯一一次动了扩写一下《萤》并且完善成纯粹现实主义小说的冲动,可他没想到的是,这本完全不能代表他的小说却成为了他的代表作。

他只是想记录一下“渡边君”们的生活,不至于被时代遗忘,记录下那种迷茫与彷徨,失去与疼痛,醒悟和寻求希望,最终呼唤。可没想到的是激起了社会有此经历的潜意识共鸣,反馈炸裂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而这样的结局是,很多拿到一看《挪》的人,“渡边君的滥交史”,洗马达*2。

三、我们

我们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很重的,一个明星在国外吸毒赌博滥交嫖娼都没事的,但是偷税漏税就会原地爆炸,但是在中国偷税漏税近两年才刚刚引起人们的唾弃而且没被彻底封杀,但是你只要碰了毒品,管你海洛因还是安非他命,妥妥当场去世。

所以“渡边君的滥交史”不被欣赏很正常,你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道德观念的少年或者青年,你不喜欢很正常。因为中国的历史错位性导致很多事件发生并未重叠在一起,前文说了“闹”过了,但是“闹”的时候经济状况和日本不一样,你看美国的60年代左右,“性解放”,“drug frXX",鲍勃迪伦,迷幻摇滚,《在路上》等是伴随着美国发了战争财之后,学生们自主组织的,比尔-克林顿就是意见领袖,后来变成了一只“羊”。

日本则是到了听“深紫”、约翰-柯尔特轮的时候随着经济发展,觉醒了这种意识,也开始“闹”了。

而我们中国“闹”的时候,和他们实际上有着一种时代和经济的错位。思想超前了,经济还没跟上。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才能像渡边一样,喝着咖啡、威士忌看《狄更斯》,随波逐流的过大学生活,冷眼看着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肯定不是“闹”)。随缘而起有了柏拉图或者炽烈的爱情,然后再无疾而终,或者结婚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是我们不会“闹”了。因为我相信我们很多年轻人都能明白:“不是XX主义先进,而是各有利弊。”尤其这次疫情,我们大多数“渡边”都会成为小老百姓,有大政府给我们兜底是好事。在资本主义那里,就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这种时代性错位,导致了我们的“共鸣感”不会像当时的日本社会那么强烈,但是村上作品反映出的一些思想结晶,是值得借鉴的。

四、回到村上本身

所以当我们回头来看的时候,我非常建议一切从《寻羊冒险记》开始,然后重读一下《且听风吟》和《弹子球》,再去看《舞舞舞》,然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海边的卡夫卡》、《拧发条鸟年代记》、《1Q84》、《没有色彩》、《刺杀》等等。这样才能领略村上逐步成熟的阐述: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所应维持的,所应避开的(那不是能像小说里魔幻一下,红线绿线接一下能打赢的)。

这才是村上春树一辈子想写想阐述的东西,这一点上,《挪》其实是有体现的,但是那不是主题了。而其他的实际上都是围绕前文说的被迫事件来雕塑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由意志。

“永远站在鸡蛋那一边。”

愿你的生活因为大量的阅读而有先验之明,少走弯路,乐观向上的活着,就像我概括的村上:“生下来个体永恒孤独,结局一定为永恒绝望,所以过好每一天,不勉强维持现有的人际关系,给认识的人带来尽可能的希望(被动)。”

上一章 初雪(要考试水一水,曾经在新媒体发表过的) 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十二九谈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