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反间计,是汉语词汇来自《三十六计》,指的是识破对方的阴谋算计巧妙地利用对方的阴谋诡计进行攻击对方。

有名故事

周瑜反间曹操与蔡瑁和张允等

释义

反间计(间:间谍)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内,不自失也②。

注释

①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比,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本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比,亲比,亲密相依。本纷六二。《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解析

按语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证明反间计的成效。田单守即墨,想除掉燕将乐毅,用的是挑拨离间的手段,散布乐毅没攻下即墨,是想在齐地称王,现当时齐人还未服从他,所以他暂缓攻打即墨。齐国怕的是燕国调换乐毅。燕王果然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只好逃到赵国去了。齐人大喜,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陈平也是用离间之计使项羽疏远了军师范增。

采用反间计的关键是“以假乱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敌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

含义

本计有如下两种含义:

一、使用“反间”。就是要充分地利用“反间”来达到获取情报,扰乱敌人的目的。敌人的间谍之所以有被我利用的可能,就是因为很多间谍都是为敌人所给的钱财所驱使,谁给他钱,他就为谁卖命。如果间谍觉得我们给他的钱比敌人给的优厚,那么他就会转而为我们服务。所以收买敌人间谍的主要手段,就是“厚赂诱之”。

二、分化离间。就是在敌人之间或内部挑拨是非,引起纠纷,制造隔阂,破坏团结,使之反目为仇。敌人内部如果团结一致,就会形成强大力量,难以战胜。分化离间要从心理上,即从根本上把敌人分散开来,这时无论是哪部分遇到危难,其他部分都只能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所以分化离间是一种彻底的分敌之法。

对策

防范反间计应注意采取如下对策:

赵匡胤智破离间计 成一代明君

一、信息要封锁。凡属重要信息,特别是关键时刻的重要信息,绝对不能随便泄露出去,对所有的无关人员都要严加封锁,特别是有可能接触对方的人员更应该这样。这样即使我方的间谍被敌所收买利用,他也无法取得我方的重要情报。

二、间谍要可靠。凡我们派出的间谍,要进行全面审查,不但要求其具有做间谍的基本能力,更要有坚定的立场。所谓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与这里所讲的“慎用”是不同的。

三、情报要推敲。尽管我们派出的间谍不被收买,他所获取的情报也不一定就是很可靠的。所以对间谍带回来的情报一定要反复推敲,在推敲验证的时候,绝对不能以“自己认为应该如此”来推断。

四、多方取证印证。同一事或同一地,可以多方位地派出若干间谍,让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获取情报,这样我们可以将各方面的信息相互印证。

上一章 无题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