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无题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苏无名抓盗贼

武则天执政时,曾赏给太平公主细玩宝物两食盒,价值百镒黄金。太平公主收下后藏在了府库中,却被人全部偷走。公主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大怒,命令洛州令限期查出盗贼。这样,命令被层层下达,落到了吏卒和巡捕头上,限令他们一天之内抓住盗贼,否则判为死罪。

吏卒、巡捕们很害怕,但又商量不出什么好办法。他们在路上遇到了湖州别驾苏无名。他们久闻苏无名才智过人,就请他到县里帮忙。县令一看来了救星,就向他请教如何抓贼。苏无名让县令和他一块去见武则天。武则天问道:“你有什么办法抓到贼人?”苏无名说:“若让我抓盗贼,那就不要限定日期,不要再追究州府县令们的责任,把县里的捕盗和吏卒都归我指挥,我能给您追回宝物,请您静候佳音。”

苏无名立下了军令状,吏卒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他却不慌不忙,反而叫他们先等一个月左右。到了清明节那一天,苏无名才把吏卒们全部召来,给他们布置任务,让他们五个人或十个人为一伙,在东门、北门等候。如果发现有十几个穿着葬服的胡人,出城到北邙山扫墓,就跟随在他们后边,随时来报告他们的行动。

吏卒们在东门、北门等候,果然遇到了苏无名所说的那种情况。只见那十几个穿着葬服的胡人,来到一座新坟前祭奠,他们象征性地哭了几声,眼里竟然连一滴泪水都没有。撤下祭品后,他们沿着坟墓巡视了一圈后,就不禁相视而笑。苏无名一看情况果如所料,就高兴地说道:“找到盗贼了。”随即派吏卒把那些胡人全抓起来,掘开坟墓,劈开棺材一看,哪里有什么死人,而是晶莹夺目的稀世珍宝!于是上奏武则天。

武则天惊奇地问道:“你怎么这样料事如神?”苏无名解释:当他到洛州之时,正巧碰见那些胡人出葬。他们哭的声音很大,但从脸上的表情来看并不伤心,并且反而有些惊慌。他一看便猜是盗贼往城外转移赃物,但不知他们把偷的东西埋在什么地方了。寒食节扫墓,估计他们要出城查看赃物是否安然无恙。他们祭奠而哭声不哀痛,可知里面埋的不是死人;又巡行坟墓相视而笑,是庆幸坟墓没有损坏。他一开始不让官府抓贼,是害怕打草惊蛇,贼人一急,必定取出宝物逃走。官府不查,他们就放了心,因此才没把宝物取走。

郑武公“欲擒故纵”灭胡国

春秋时,郑国郑武公是个足智多谋的侯君,他想吞并邻邦:胡国。胡国虽是个小诸侯国,但他兵强马壮,国人英勇善战,郑国若是贸然出战,未必能获胜。于是,郑武公想出一个欲擒故纵的计策:他首先假意与胡国通好,把自己美丽的公主下嫁给胡国君。胡国国君自然是喜出望外,而郑国公主肩负重任,她一方面引诱胡君整日沉醉于花天酒地中,松怠国政;一方面,为郑武公打探胡国的政治和军事情报。

郑武公又假意召开如何攻打小国、拓展国土的秘密会议。大夫关其思不知情,大胆进谏说:“目前来看,攻打胡国最容易,一来灭胡后可得利,二来又替周朝廷征伐了外族,巩固了周邦。”。郑武公大怒道:“我与胡国最近才缔结友邦,更何况我的公主在那边,如果把胡侯杀死了,我女儿岂不成了寡妇了?大胆狂徒!”,郑武公说完,下令立刻斩杀了关其思。其他大臣都不敢再言。消息马上传到了胡国,胡君就更加相信郑国了,而完全放松了警惕,也更加放纵自流。郑武公见时机成熟,大举进攻胡国。不久,就攻克了胡国,胡君被杀,胡国疆域全归郑国。

上一章 第十六章 欲擒故纵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