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中国各省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陕西

中国各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是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西周、秦、汉、唐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

陕西这个名称始于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周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召公管辖。陕西因此得名。

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设陕西行省,并将今陕西南部地区并入管辖;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历史沿革

上古文明

上古时为雍州所在,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1953年在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陕西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城。

陕西是人文初祖炎帝(生于宝鸡市)和黄帝(生于武功县)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今西安蓝田一带)。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一说是源于华山,也位于陕西)。从轩辕黄帝在这里铸鼎、分华夏为九州,到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后稷在这里教稼先民从事农业生产;从中华文字文明的始祖仓颉在这里发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礼乐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灿烂辉煌的汉唐盛世;从丝绸之路的起点到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陕西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近代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宰相王鼎的将相故里。

考古分期:关中一带早有蓝田猿人活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早的是老官台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到前5000年),之后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约前5000年至前3000年),再后来是陕西龙山文化(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

先秦时代

西周后期,秦始皇的祖上非子替周王室养马有功,周孝王将“秦”(今甘肃省天水东南)这块土地封给了他,秦国也成了周的附庸。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了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一带),杀了周幽王。秦襄公率领人马攻打犬戎,立了战功。次年他护送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又立新功。平王便封他为诸侯,将陕西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他。这样,秦国统管了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秦穆公时国力强盛,又打败了东方的晋国,占领了整个关中。由此可见,由于陕西其地春秋时为秦国,所以简称“秦”。前350年,秦孝公由栎阳迁都咸阳,在此营筑翼阙及宫殿。后秦始皇仿建六国宫殿,使咸阳成为规模恢宏的帝都。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咸阳(今西安,咸阳一带)为首都,并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今陕西境内有郡:上郡、北地郡、汉中郡。陕西地区首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

西汉时,以长安(今西安)为都城,今陕西南部仍然是京畿地区,由司隶校尉部管理,分为京兆尹(渭南郡),左冯翊(河上郡),右扶风(中地郡)和弘农郡。秦朝都城咸阳先后改名为新城和渭城。在今咸阳原上,因西汉五陵置有陵邑(城),故有“五陵原”之称。东汉时,首都迁去洛阳,以长安(今西安)为西京。今陕西地区属于并州和雍州。

东汉中后期时,匈奴内迁,在吕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马。到三国曹魏时,匈奴人分为五部,人数多达数十万。此外,还有羯族,鲜卑族,氐、羌等族在陕、甘居住,历史上称为“五胡”。

两晋南北朝

东汉之后,中国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段时期在陕西建都的政权先后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和北周。除大夏建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外,其余朝代均建都汉长安城。

西晋,长安为陪都,咸阳更名为灵武。316年,前赵(汉国)刘聪派遣刘曜攻破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随着西晋的灭亡,中原广大的地区,皆成为汉国政权的统治范围。

前赵,318年,刘聪病死,太子刘粲继位。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粲夺权,在平阳的刘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杀,靳准自立为汉天王。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得知平阳有变,自立为皇帝,派遣军队至平阳,族灭靳氏。与此同时,羯族首领石勒亦以讨伐靳准为名,率军至汉都平阳,于是,平阳、洛阳以东的地区,皆落入石勒势力之中。前赵于是迁都到长安。

后赵,长安为陪都,咸阳又改名为石安。

前秦,东晋时期氐在北方崛起,今陕西一带属于前秦的核心部分,且长安为前秦的首都。383年淝水之战大败后,前秦国力开始下降。

后秦(384年—417年,或称姚秦),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族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次年(385年)擒杀苻坚。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国号大秦,史称后秦。

陕西地区经历羯族的后赵、汉族的冉魏、氐的前秦、鲜卑的西燕、羌的后秦,417年东晋北伐后秦破长安后也短暂的占有今陕南地。在陕北也有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在同期存在,初期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西安、咸阳一带为泾阳县。太延二年(436年)4月,北魏灭北燕、赫连夏、高句丽等边疆政权降服,统一除了今辽东以北的北方。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定都于长安(今西安)。

隋唐五代

隋朝,杨坚恢复了汉人对中国北方行使主权后,再灭亡南朝陈,以大兴城(今西安)为首都,陕西地区再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

隋末唐初,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起兵反隋。于武德元年(618年)建立唐朝,重新统一中国。改大兴城为长安城(今西安)为首都,陕西地区再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分属京畿道,山南东道和关内道。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顺陵在咸阳北原,曾改咸阳为赤县。

唐代中、后期,安禄山以及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在陕西短暂建立过政权。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篡唐后,李茂贞仍用唐年号,开岐王府(901年-924年),以凤翔为中心于今陕西、甘肃、四川部分地区建立起割据政权,表示对抗后梁。此时陕西分属不同的政权内,后梁改京兆府为雍州,设大安府。

后唐(923年-936年)、后晋(936年-947年)、后汉(947年-950年)和后周(951年-960年),陕西地区属于北方的中原王朝内,后唐改回大安府为京兆府,但五代都城大多在洛阳与太原,西安却再没有成为首都。

宋元时期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设立关西道,997年改为陕西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熙宁五年(1072年)分陕西路为永兴军路、秦凤路;元丰元年(1078年)又并为陕西路,元丰八年(1085年)又分为永兴军、秦凤路二路。

南宋,陕西地区大部属于金国,金政府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并撤销秦凤路,在此地设立京兆府,延安府,庆阳府与凤翔府。而陕西的西北部被西夏国控制。

元朝,设立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今西安地区为安西路,皇庆元年(1312年),安西路改名奉元路。并设兴元路于汉中,正式把汉中划入陕西。

明清时期

历史沿革

上古文明

上古时为雍州所在,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5]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1953年在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陕西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城。

陕西是人文初祖炎帝(生于宝鸡市)和黄帝(生于武功县)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今西安蓝田一带)。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一说是源于华山,也位于陕西)。从轩辕黄帝在这里铸鼎、分华夏为九州,到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后稷在这里教稼先民从事农业生产;从中华文字文明的始祖仓颉在这里发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礼乐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灿烂辉煌的汉唐盛世;从丝绸之路的起点到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陕西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近代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宰相王鼎的将相故里。[2]

考古分期:关中一带早有蓝田猿人活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早的是老官台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到前5000年),之后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约前5000年至前3000年),再后来是陕西龙山文化(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

先秦时代

西周后期,秦始皇的祖上非子替周王室养马有功,周孝王将“秦”(今甘肃省天水东南)这块土地封给了他,秦国也成了周的附庸。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了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一带),杀了周幽王。秦襄公率领人马攻打犬戎,立了战功。次年他护送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又立新功。平王便封他为诸侯,将陕西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他。这样,秦国统管了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秦穆公时国力强盛,又打败了东方的晋国,占领了整个关中。由此可见,由于陕西其地春秋时为秦国,所以简称“秦”。前350年,秦孝公由栎阳迁都咸阳,在此营筑翼阙及宫殿。后秦始皇仿建六国宫殿,使咸阳成为规模恢宏的帝都。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咸阳(今西安,咸阳一带)为首都,并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今陕西境内有郡:上郡、北地郡、汉中郡。陕西地区首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

西汉时,以长安(今西安)为都城,今陕西南部仍然是京畿地区,由司隶校尉部管理,分为京兆尹(渭南郡),左冯翊(河上郡),右扶风(中地郡)和弘农郡。秦朝都城咸阳先后改名为新城和渭城。在今咸阳原上,因西汉五陵置有陵邑(城),故有“五陵原”之称。东汉时,首都迁去洛阳,以长安(今西安)为西京。今陕西地区属于并州和雍州。

东汉中后期时,匈奴内迁,在吕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马。到三国曹魏时,匈奴人分为五部,人数多达数十万。此外,还有羯族,鲜卑族,氐、羌等族在陕、甘居住,历史上称为“五胡”。

两晋南北朝

东汉之后,中国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段时期在陕西建都的政权先后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和北周。除大夏建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外,其余朝代均建都汉长安城。

西晋,长安为陪都,咸阳更名为灵武。316年,前赵(汉国)刘聪派遣刘曜攻破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随着西晋的灭亡,中原广大的地区,皆成为汉国政权的统治范围。

前赵,318年,刘聪病死,太子刘粲继位。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粲夺权,在平阳的刘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杀,靳准自立为汉天王。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得知平阳有变,自立为皇帝,派遣军队至平阳,族灭靳氏。与此同时,羯族首领石勒亦以讨伐靳准为名,率军至汉都平阳,于是,平阳、洛阳以东的地区,皆落入石勒势力之中。前赵于是迁都到长安。

后赵,长安为陪都,咸阳又改名为石安。

前秦,东晋时期氐在北方崛起,今陕西一带属于前秦的核心部分,且长安为前秦的首都。383年淝水之战大败后,前秦国力开始下降。

后秦(384年—417年,或称姚秦),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族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次年(385年)擒杀苻坚。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国号大秦,史称后秦。

陕西地区经历羯族的后赵、汉族的冉魏、氐的前秦、鲜卑的西燕、羌的后秦,417年东晋北伐后秦破长安后也短暂的占有今陕南地。在陕北也有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在同期存在,初期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西安、咸阳一带为泾阳县。太延二年(436年)4月,北魏灭北燕、赫连夏、高句丽等边疆政权降服,统一除了今辽东以北的北方。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定都于长安(今西安)。

隋唐五代

华山

隋朝,杨坚恢复了汉人对中国北方行使主权后,再灭亡南朝陈,以大兴城(今西安)为首都,陕西地区再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

隋末唐初,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起兵反隋。于武德元年(618年)建立唐朝,重新统一中国。改大兴城为长安城(今西安)为首都,陕西地区再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分属京畿道,山南东道和关内道。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顺陵在咸阳北原,曾改咸阳为赤县。

唐代中、后期,安禄山以及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在陕西短暂建立过政权。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篡唐后,李茂贞仍用唐年号,开岐王府(901年-924年),以凤翔为中心于今陕西、甘肃、四川部分地区建立起割据政权,表示对抗后梁。此时陕西分属不同的政权内,后梁改京兆府为雍州,设大安府。

后唐(923年-936年)、后晋(936年-947年)、后汉(947年-950年)和后周(951年-960年),陕西地区属于北方的中原王朝内,后唐改回大安府为京兆府,但五代都城大多在洛阳与太原,西安却再没有成为首都。

宋元时期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设立关西道,997年改为陕西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熙宁五年(1072年)分陕西路为永兴军路、秦凤路;元丰元年(1078年)又并为陕西路,元丰八年(1085年)又分为永兴军、秦凤路二路。

南宋,陕西地区大部属于金国,金政府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并撤销秦凤路,在此地设立京兆府,延安府,庆阳府与凤翔府。而陕西的西北部被西夏国控制。

元朝,设立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今西安地区为安西路,皇庆元年(1312年),安西路改名奉元路。并设兴元路于汉中,正式把汉中划入陕西。

明清时期

明朝,再次恢复汉人对陕西地区的主权。陕西地区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来。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后,曾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政权。

清朝,康熙皇帝于1667年将平凉、庆阳、临洮、巩昌、四府划出,从陕西省分置甘肃省(含宁夏),属于内地十八行省。

文化

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宝鸡)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中国最早的历法。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文化现象

陕北塞外

陕北是中国现代革命圣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

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起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

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变迁的活剧。陕北成为中原华夏民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西汉以后,农耕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

战国时代秦国大将蒙恬,秦朝时代秦始皇长子扶苏都曾经驻守这里,并且修筑长城,留下了中国古代边防的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迹;而作为革命圣地,陕北又是新中国的发祥地和革命精神的象征。

关中中原

西秦文化,是中国西部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上古时代蓝田猿人,到中华文明的发源华胥古国,再到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三皇”,从半坡的仰韶文化到西周定都丰镐、秦王朝的建立、汉隋唐帝国的延续,再至近代的西安事变,一直到国家在西安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

陕南楚蜀

中部和西部为蜀文化,东部为秦、楚文化;是汉族重要的发祥地。刘邦曾被封为汉中王,汉朝因此得名,汉族也因此得名。刘备曾在汉中称王,因此刘备政权被称作“蜀汉”。

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120万年前,关中地区的蓝田猿人和陕南汉中龙岗寺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龙岗寺旧石器在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绝对年代距今120万年以上(见《人民日报》1992年2月10日第四版),早于蓝田猿猴人遗址,是迄今发现陕西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龙岗寺旧石器遗址被誉为是“亚洲三大旧石器遗址之一”。

上一章 四川 中国各省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