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二战武器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美国(美利坚)一谢尔曼M4中型坦克

二战武器

小作者M4中型坦克 美国研制中型坦克 谢尔曼坦克一般指本词条 M4中型坦克(英文:M4 Medium Tank[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研制的一种中型坦克,绰号"谢尔曼"是英军起的,来源是美国南北战争北军的名将威廉·特库赛·谢尔曼。 M4中型坦克,是在M3中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的,各种改型的车身、发动机、炮塔、坦克炮、悬挂、履带等都选用不同的装备配置,构成车身的零件有高度的兼容性。谢尔曼坦克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其产量达49234辆。 M4中型坦克于1940年8月开始研制,1941年9月定型并被命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1942年批量生产装备美军[2]。 中文名 M4中型坦克 外文名 M4 Sherman Medium Tank[2] 前型/级 M3中型坦克 次型/级 M26中型坦克 研制时间 1940年

小作者发展沿革 1940年8月19日,美国开始了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根据M3中型坦克的不足,军方要求将75毫米火炮装在旋转炮塔上,研制代号是T6中型坦克。 M4坦克 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并被正式命名为M4中型坦克。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 M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M3式75毫米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在M4系列的各种改进型车上,共装有4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为机械式,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毫米,76毫米,105毫米。 前期M4的火力虽略显不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好。在整二战期间,M4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当时由于美军不像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重型坦克,M4有时也作为重型坦克使用。 从1942年开始,M4中型坦克批量入役,尽快替换M3坦克。其第一次作战在北非战场。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大约400辆M4被补充至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十字军式坦克和英国瓦伦丁步兵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火准备,谢尔曼坦克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意志非洲军团。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意联军坦克被击毁二百余辆(德军当时与英军坦克伤亡比例为1比4,也就是说英军击毁1辆德军坦克需要付出4辆坦克为代价)。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而在突尼斯登陆行动中,美国陆军的M4坦克也紧随登场,为将德意法西斯赶出北非作出了巨大贡献。 M4中型坦克换装发动机 此后,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谢尔曼的身影。D-DAY最先登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谢尔曼DD水陆坦克,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M4谢尔曼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第三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小作者M4中型坦克总计生产了49234辆。

小作者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M4中型坦克具备许多优点和采用先进的技术。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比德军坦克更高。 M4中型坦克 M4中型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国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各种装甲战车287000辆,其中包括将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 M4中型坦克还拥有几项世界领先技术。首先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这使得谢尔曼在近距离坦克战中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射击从而击毁对手。其次谢尔曼还是二战少数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行进当中精确瞄准目标开炮。谢尔曼的500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发动机之一,使谢尔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这些优点都很对机动作战有帮助。M4A2式坦克曾援助苏联,获得苏联人高度评价,其闭式散热器具有在较低功率下有效利用发动机功率的特点,独特的五叶式散热器风扇扇叶角度不一,高速运转时可降低噪音,使坦克具有更好的隐蔽性。[4] 但是谢尔曼坦克还是有十分突出的缺点:一、火力不足以对抗德军新式坦克。二、车体高大,增加了中弹的面积。 1942年春天,M4中型坦克第一次出现于北非战场。当时隆美尔的德意志非洲军团装备的坦克主要为三号坦克以及少量四号坦克长身管型,三号坦克是非洲军团数量最多的型号,但只能在500米以内击穿谢尔曼的装甲。于是谢尔曼坦克拥有无可置疑的战场统治权,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实际上,在北非战场上德国只有少数几种能在1000米以外从正面击穿谢尔曼坦克装甲的武器,如虎式坦克、Pak40反坦克炮和四号F2型坦克。 谢尔曼M4A1坦克 到了诺曼底战役,M4的对手不再仅仅是早期的三号坦克,四号坦克(长身管型)、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坦克的出现让M4显得不堪一击。

小作者火力系统 M4中型坦克主炮是坦克的手臂。初期型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该炮发射早期M72穿甲弹能够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毫米/30°钢板,穿甲能力略比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毫米F34火炮强。面对德军加厚装甲的四号坦克H型80毫米的正面装甲,只能在100米处有效击穿。与德军四号坦克H型的75毫米L/48主炮相比更是相距甚远。不过在1944年后,谢尔曼坦克大量换装了M61型被帽风帽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改良了对付倾斜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且穿深达到了500米击穿94毫米30°钢板,穿透力比M72穿甲弹和苏制F-34主炮优秀,且可以在500米的距离击毁德军在诺曼底的主力坦克----四号坦克H型。略比4号坦克J型逊色,面对虎式和黑豹坦克,更是无能为力。M4后期型号换装M1型76毫米L/52火炮,使用M62型被帽风帽穿甲弹对500米和1000米垂直钢板的贯穿力分别为116毫米和106毫米[5] ,对500码(457米)和1000码(914米)的30°(法线角)钢板则分别是98毫米和90毫米[6] 。 M7坦克炮和M1坦克炮L/52炮的口径同为76.2毫米,L52虽是M7的改良型号,但火力上并无差别。 相比原装的M3型75毫米L/40火炮,M1型76毫米L/52火炮在火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比苏联T-34/85坦克略优。但比较德军的KwK36 88毫米L/56和KwK42 75毫米 L/70还是有一定差距。英国人较有预见性,将17磅炮装在谢尔曼上,改装成了萤火虫坦克,才有了远距离击毁德军坦克的能力。后期的M4A3E8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使用76毫米炮的M93型高速穿甲弹击毁虎式坦克,而谢尔曼萤火虫可以在1500米的距离正面击毁虎式坦克。(下图为萤火虫76毫米对虎式正面的模拟)谢尔曼萤火虫坦克是盟军仅有能与德军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正面抗衡的坦克。英军经常使用萤火虫坦克与德军黑豹坦克或虎式坦克正面交锋。 而装备M1型76毫米 L/52炮的普通谢尔曼坦克,能在2000米以外正面击穿四号坦克的装甲。(下图2为M1型76毫米 L/52炮对四号首上的模拟)在早期的诺曼底战役,装备76毫米炮的谢尔曼坦克是仅有能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的坦克,但实战表现却非常糟糕。(因为在实战中,德国装甲兵经常会为虎式暴露出一部分侧面,形成一个斜角,大幅减小了炮弹的入射角,使得炮弹对付虎式正面时有倾斜装甲的作用)无论使用M62型被帽穿甲弹或是M93型高速穿甲弹,76毫米炮都无法击穿黑豹G型坦克的大倾角首上装甲,但M93型高速穿甲弹可在1000码(914米)距离以上击穿黑豹G型坦克的110毫米炮盾,而M62型被帽穿甲弹则需迫近到200码(182米)以内[7] 。

小作者防护系统 早期M4中型坦克、M4A1、M4A2早期型正面装甲厚51毫米,56°倾斜。侧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76.2毫米。后期谢尔曼M4A2、M4A3、M4A3E8型坦克正面装甲厚63.5毫米,47°倾斜。侧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89毫米。早期型号高2.74米,后期型号高2.97米。 配装75毫米火炮的M4中型坦克 M4A3相比德军的四号坦克,谢尔曼坦克有防护性更好的正面装甲,63.5毫米 47°的倾斜装甲能够提供大倾角效应,Sin/Cos等深为大约90毫米,但现实中等深还要更高。四号坦克只能在800米以内才可以有效击穿谢尔曼坦克的大倾角装甲,下面是谢尔曼坦克对四号坦克首上的模拟和四号坦克对谢尔曼坦克首上的模拟。(均使用普通穿甲弹)而双方都可以在1km以外击穿对方的炮塔装甲,但四号坦克的炮塔却更为薄弱。(为50毫米,谢尔曼M4A3为76毫米)而侧面和后面则是谢尔曼坦克略优于四号坦克。 美军第3装甲师登陆诺曼底时拥有232辆谢尔曼坦克,到战争结束,这个师共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报废,另有700辆被击伤,修复以后重上战场,战损率高达58%。诺曼底战役中,美军第2装甲师在两天里就损失57辆谢尔曼坦克,伤亡363人美军装甲师的伤亡如此惨重,出现了没有足够的坦克兵装备坦克的局面。。阿登战役前夕,美军装甲师的伤亡如此惨重,出现了没有足够的坦克兵装备坦克的局面。

小作者动力系统 M4中型坦克的机动性较好,从大量的德军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被从侧面击毁可以看出,除数量巨大外,谢尔曼坦克的机动能力是相当不错的。

小作者战术思想 M4中型坦克火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军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二战前夕,欧美各国军队都在探索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其中只有苏德的装甲战术得到实战检验。 谢尔曼坦克 美军装甲战术最早的提出者是当时任地面部队总司令的莱斯利·詹姆斯·麦克奈尔中将(Lesley McNair)。他倡导的装甲战术,其核心是两种坦克的分工协作。美军的主战坦克M4谢尔曼,主要任务是攻击敌军的步兵,而不是攻击坦克。如果谢尔曼坦克遭遇敌方坦克的阻击,应该召唤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坦克歼击车的特点是装甲薄,速度快,装备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任务是迅速赶到敌方坦克出没的地点提供火力支援。美军二战结束时,装甲师和步兵师都装备有M10、M18、和M36三种坦克歼击车。 莱斯利·詹姆斯·麦克奈尔的战术思想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跟实战差之千里。这种战术思想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谢尔曼坦克根本不是用来打坦克的,所以没有必要装备反坦克火炮。而坦克歼击车实质上就是自行火炮,因此隶属炮兵,组织、训练、指挥体系都和装甲部队泾渭分明。实战证明,本来应该支援步兵的谢尔曼坦克不得不频频对抗德军坦克,而坦克歼击车老派不上用场,只好充当野战火炮,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结果二者都是舍长就短。

小作者性能数据M4中型坦克参考数据 基本参数 战斗全重 33650千克 车 高 2.97米 车 长 7.54米 车 宽 3.0米 引 擎 FordGAA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 38千米/小时;21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 178千米/90千米 标准乘员 5人 武器装备 主炮 75毫米M3坦克炮,76毫米M1A1坦克炮,76毫米M1A2坦克炮 机枪 2x7.62毫米caliberMGM1919A41×12.7毫米M2HB 弹 药 7.62毫米:6250发,76毫米71发 装 甲 13-76.2毫米 爬坡度 30º 过直墙高 0.61米 越壕宽 2.3米 涉水深 0.91米

小作者衍生型号 系列型号 M4中型坦克的后期型有英国改型的萤火虫(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正面对抗德国虎式、豹式坦克),曾经一次击毁3辆虎式(有一说法著名的虎式王牌魏特曼的坐车也是被萤火虫击毁的)。美国的M4A3E2 JUMBO(巨无霸)这种谢尔曼坦克装甲防护很不错,车体正面装甲102毫米(前期型谢尔曼是50毫米),炮塔152毫米,防盾178毫米,连差速器齿轮箱都有148毫米。装甲最厚处比德军虎式坦克(最厚装甲110毫米)、美军M26重型坦克(最厚装甲114毫米)、英军彗星坦克(最厚装甲102毫米)、苏军IS-2重型坦克(最厚装甲120毫米)都要厚。不愧为巨无霸。在战斗中很难被击毁,是德军在M26出现前最不愿看到的盟军坦克。由于美军准备装备M26重型坦克,JUMBO在生产了254辆后早早停产。M4A3E2在朝鲜战争中还换装了不少76毫米 M1A2火炮,足以与二战中的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一决雌雄……

上一章 中国一汉阳造步枪(政权的枪杆子) 二战武器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日本的零式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