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修身养性
本书标签: 古代 

道德经

修身养性

学习小助手今天给大家带来《道德经》中修身养性的句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发,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

子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人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选自:论语·阳货——八戒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老子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老子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老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 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 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 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 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 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 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 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吾闻士修身洁己,不为苟得。竭情尽实,不为诈行。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故言行若一,而情貌相副。今君设官以待子,厚禄以养子,而子若是,去忠远矣。不义之财,非吾财也;不忠之子,非吾子也。戒子训——田稷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薛瑄

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魏晋)嵇康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老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修身养性最新章节 下一章 诗句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