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诗词收集
本书标签: 古代 

采蘋

诗词收集

采蘋

【概要】描写祭祀前后的活动。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注释】

01、于以:在何处

02、蘋:大萍,水生植物,可食

03、行:洐,水沟

04、潦(Lao):积水

05、维:语气助词

06、筥(Ju):圆形的盛物竹器

07、湘:烹煮

08、锜(Qi):三脚锅,鼎

09、釜:锅

10、牖(You):窗户

11、尸:主持,古人扮神来主持祭祀

12、齐季女:齐,斋;季女,少女

整体赏析

此诗叙述的是少女临出嫁前庄重严肃地准备祭品和祭祀的情况,详实地记载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反映了当时的风尚习俗。

根据文献可以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蘋、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

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因此,诗人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层次井然地叙写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将繁重而又枯燥的劳动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而其主要构成因素就是五个“于以”的运用。全诗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意又不完全雷同,连绵起伏,摇曳多姿,文末“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戛然收束,奇绝卓特,烘云托月般地将季女的美好形象展现给读者。[4][5]

名家点评

近人吴闿生《诗意会通》:“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

近人扬之水《诗经别裁》:“《采蘋》之叙事,不假修饰,乃至通篇不用一个形容之词,却是于平浅谐美中写出了烛照女子生命的一点精神之微光。采菜,烹煮,设祭,‘事’之平平静静中浮漫着心的快乐和憧憬。‘宜其室家’、‘宜其家人’,《桃夭》中的一唱三叹,是那一时代对女子一个最低的或者也是最高的要求,读《采蘋》,猜想着女儿自己或者竟也是如此希望着。‘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未了一句轻微的赞叹,是诗中挑起遐思的一笔,本来是开端,却轻轻巧巧作成收束,‘叙事’便于此际化为‘抒情’。”[5][6]

上一章 采蘋 诗词收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