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诗词收集
本书标签: 古代 

诗经·大雅·棉

诗词收集

.诗经 绵 赏析

从诗的内容上来看它是歌颂周朝开国建帮之后的一系列事迹,诗经里常出现这样的诗,用于大型庆典的雅歌。

可以透过这些来了解当时周朝的民风,政治思想,以及社会意识形态。诗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古公亶父迁居事迹,周人是古老的农业部落,兴起于今陕甘一带。

传说其始祖名弃,为姜姓有邰氏女姜嫄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

传至不毂,因夏政衰,失官而奔于戎、狄之间。其孙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发展农耕,势力渐兴。

后又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因受薰鬻、戎狄的进攻,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

商代晚期,古公亶父在那里兴建城郭房屋,划分邑落,设立了官吏机构,国号为周。古公亶父后被周人追称太王。

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周国势发展,季历同商朝属下的任姓挚氏通婚,加强了与商朝的关系。

商王武乙末年,季历入朝,武乙赐以土地及玉、马等物品。随后季历征伐西北部落鬼戎,俘获“十二翟(狄)王”。

可能是由于周的强大,引起同商朝的矛盾,季历终为商王所杀。季历之子昌继位,即周人追称的周文王。

文王曾与九侯(一作鬼侯)、鄂侯一起为商王纣的朝臣,九侯、鄂侯遭纣杀害,文王也被囚禁。他得释后向纣献洛河以西土地,请除炮烙酷刑,为纣所许,封为西伯。

诸侯多叛商归周。文王连续征伐犬戎、密须(在今甘肃灵台西)、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邗(在今河南沁阳西北),最后攻灭崇国(在今陕西长安西北),在其地沣水西岸兴造丰邑,迁都到那里。

文王时期,周已相当强大,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侯国。这首雅歌的前七段着重描写古公亶父在岐山南部的周原上规划田亩,建造宗庙宫室房屋的功绩,第八段则突然转述周文王继承先祖,威震四方,使虞芮两国对质而和解,确实是继承了古公亶父的思想和精神。

诗经《绵》的写作背景

这是周人记述其祖先古公亶父事迹的诗。

周民族的强大始于姬昌时,而基础的奠定由于古公亶父。本诗前八章写亶父迁国开基的功业,从迁歧、授田、筑室直写到驱逐混夷。

末章写姬昌时代君明臣贤,能继承亶父的遗烈。《大雅·緜》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追述了周王族十三世祖古公亶父自邠迁岐,定居渭河平原,振兴周族的光荣业绩。

作为农业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占有并支配广阔丰美的土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

周人历史上著名的五次迁徙,抛开社会政治、军事历史的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肥沃丰饶土地的追求。方玉润云:“故地利之美者地足以王,是则《緜》诗之旨耳。”

上一章 棉 诗词收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诗经·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