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诗词收集
本书标签: 古代 

秋风词

诗词收集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huán)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1]

【注】前半段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秋风词》,此首词配上琴曲后加了后半段词,与《湘妃怨》中一段词相似。

曲情

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怀人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景物的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得凄怨幽远,哀怨如诉。从文辞中可以感受相思之苦至无奈,从吟唱中可以感受相思之情至无穷。

谱本

《秋风词》此曲一般普遍认为仅见於《梅庵琴谱》,且成曲时间较晚,然而这一说法未必妥当。因为这首《秋风词》和康熙四十七年(1709年)《一峰园琴谱》中的琴曲《怅怅辞》是一脉相承的。梁溪·若遗在其著作《琴歌〈秋风词〉、〈相思曲〉谱本考》中已经作出较详尽的论述:“其实,《怅怅辞》就是由琴歌《秋风词》与《相思曲》叠加而成。该曲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琴歌《秋风曲》,即如今古琴教学的入门琴曲《秋风词》;第二段为琴歌《古相思曲》,即后来的《相思曲》,或称《古琴吟》。”

这首《怅怅辞》虽然从旋律上和《秋风词》稍有差异,然而其主干音却完全一样,很明显和《秋风词》是一个体系。《怅怅辞》曲调古朴淡雅,更加注重右手散音的表现。从其作曲的风格来看,似乎应该早于清代。

特色

每一首琴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独到之处,《秋风词》也不例外。原谱后记云:“虽为短曲,而回环往复,意短情长。按、散相应之处甚多,初学入门,颇易於领会。而熟弹之後,亦不以短小而忽之。月白风清之际,一弹再鼓,动无穷之幽趣焉。”这段话说明了《秋风词》此曲的特点,虽是小曲,但却内容丰富,情感动人,其曲调流畅婉转,曲意幽怨缠绵。它用回环往复的手法,描写出了无限的相思、相恋之情。

传谱者简介

王宾鲁(1867~1921)字燕卿,山东诸城人。“翁貌臒古,善饮。”“性沈默,不轻启扃鐍。”“常策杖携琴,游敖山水间。簪髻上刺,意态兀岸。望者以为非尘世品也。”“精律吕,通其道于易,尤善琴。……每日入授课梅庵中,抚桐引操,批栎习习,微音攒越,馀响飘迈,闻者皆祛烦忧而感心志。一夕,风灭烛,按徽自若,不差毫黍,学者以是益钦之。一九二一年夏历四月十八日殁于金陵,享年五十有五。遗言埋骨清凉山麓。”“王宾鲁的演奏艺术,重视技巧,充满著地区性的民间风格,感染力极强。他在晨风庐近百人的琴会上惊倒四座,这是後来他所传《梅庵琴谱》风行一时之故。”“指下滑音最富,风格迥异寻常,从之学者甚众,仅南通之徐卓、邵森二人入其堂奥”(查阜西语)。

上一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收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