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
本书标签: 短篇 

第79章

唐诗宋词元曲

折桂令

  拟张鸣善①

  草茫茫秦汉陵阙②,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③,当窗松桂,满地薇蕨④。侯门深何须刺谒⑤,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注解】

  ①拟:模拟。张鸣善:元代散曲作家。

  ②陵阙:帝王的坟墓。

  ③山人:隐居者,作者自称。

  ④薇蕨:一种野菜。

  ⑤侯门:王侯的门第。刺谒:求见,拜访。刺,拜客用的名片。

  【赏析】

  整支曲格调苍凉,似乎有一层厚厚的历史尘埃。朝代兴亡,似月圆月缺。山野人家案堆图书,窗外有松有蕨,又何必奔走拜谒求官求禄?天地间竟不见一个英雄、一个豪杰,真是旷古的大悲哀。

  凭栏人

  赠吴国良①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②,水云中环佩摇③。

  【注解】

  ①吴国良: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②湘灵:传说舜的妃子,溺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③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玉饰。

  【赏析】

  “明月沉江春雾晓”一句,既是景物描写,也是音乐构成的意境通感,虽是小小令曲,又是赠人之作,却精致幽雅,其情其景,令人神往。张鸣善

  名择,号顽老子,元末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后迁居湖南,流寓扬州,做过宣慰令史、江浙提学。写过杂剧三种,都已失传。所作散曲在当时颇负盛名。

  水仙子

  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①,裸袖揎拳享万钟②,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③,说英雄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④,两头蛇南阻卧龙⑤,三脚猫渭水飞熊⑥。

  【注解】

  ①铺眉苫眼:指舒眉展眼,装模作样。三公:这里泛指高官。

  ②裸袖揎拳:捋起衣袖,伸出拳头。指好事争斗之徒。万钟:指丰厚的俸禄。钟,古代计量单位,六十四斗为一钟。

  ③大纲:意为大概、总之。哄:欺骗。

  ④五眼鸡:指好斗的公鸡。岐山鸣凤:传说周文王将兴时,有凤凰鸣于岐山。

  ⑤两头蛇:传说中的不祥之物,见者难逃一死。南阳卧龙:指诸葛亮,曾隐居南阳。

  ⑥三脚猫:指浅薄无能,略懂皮毛的人。渭水飞熊:指吕尚(姜子牙)。传说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到吕尚。

  【赏析】

  此曲揭露了元代官场用人制度中贤愚不辨,黑白颠倒,用非其人的荒诞现实。该曲首尾各三句,都为语讽人,读着“令人绝倒”。且首尾各三句,皆为“鼎足对”,俳谐之中,寓不尽牢骚。这曲“颠倒歌”中,依稀可见元代选官制度的种种弊端,士人们虽然愤怒无比,却又万般无奈。

  孟

  字天暐,本西域人,回族,居住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为翰林待制,官至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今存小令《十二月乐词》十三首。

  天净沙

  七月

  星依云渚溅溅①,露零玉液涓涓②,宝砌衰兰剪剪③。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④。

  【注解】

  ①云渚:银河。溅溅:流水声。

  ②零:落下。涓涓:清新、晶莹貌。

  ③宝砌:同玉砌成的台阶。剪剪:整齐的样子。

  ④阑干:纵横的样子。

  【赏析】

  此曲咏“七夕”,目光一直在天上,笔调很特别,有如一幅写意水墨画,有几分神秘,有几分朦胧,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像空间。

  关汉卿

  (约1220—1300),字已斋,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是元初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他著有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窦娥冤》等十余种,是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誉。他的散曲色彩丰富,笔力横肆,往往于谈谐之中透露出辛辣与深沉。

  沉醉东风

  伴夜月银筝凤闲①,暖东风绣被常悭②。信沉了鱼,书绝了雁③,盼雕鞍万水千山④。本利对相思若不还⑤,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⑥。

  【注解】

  ①凤:凤萧。

  ②悭:少。

  ③鱼、雁:指代书信。

  ④雕鞍:指代出门在外的恋人。

  ⑤本利:意谓相思有如放债,到期后连本带利一并计算。对:相当。

  ⑥索债:讨还相思债。

  【赏析】

  该曲通体用比,极富民歌意味。闺中人相思入骨,念远怀人,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上一章 第78章 唐诗宋词元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8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