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
本书标签: 短篇 

第62章

唐诗宋词元曲

赤壁①

  折戟沉沙铁未销②,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③。

  【注解】

  ①赤壁:即赤壁山,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地处长江南岸。相传是三国时吴、蜀联合火烧魏军的地方。

  ②折戟:折断了的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销:销蚀。

  ③东风:指赤壁火攻之事。铜雀:名铜雀台,为曹操所建的楼台。二乔:乔家两姊妹,东吴著名的美女,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小乔是周瑜的妻子。这二句言假如不是东南风给了他便利,不一定能取得胜利,说不定二乔也要成为铜雀台中的俘虏。

  【赏析】

  这是一首感叹兴亡咏史的诗篇。诗人前二句借物起兴,由“折戟”引发怀古幽情,后二句议论,慨叹前朝人物周瑜的胜利。构思巧妙,别有含意。借凭吊历史遗迹,抒发自己虽有济世之才,却无处借东风,因而不得施展抱负的感慨。诗篇寓意深沉,发人沉思。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①,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解】

  ①南朝:指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南朝帝王信奉佛教,兴建了大批寺院。四百八十市:喻寺庙之多,非确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又寄寓兴亡之感的诗篇。前两句写大自然的春色,后二句即景联想,寄托感慨。残存的佛寺楼宇台殿在风雨的吞蚀中衰败,向人诉说着世事的沧桑。作者有意向迷信愚妄、崇佛不悟的晚唐统治者表达委婉的劝讽。蕴含了诗人难以明言的兴亡感慨。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①。停车坐爱枫林晚②,霜叶红于二月花③。

  【注解】

  ①白云深处:指山林的最深处。

  ②停车句:因爱枫林晚景而停车观赏。坐:因。

  ③二月花:白云深处映出一林红叶,生机盎然,故以春花作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晚秋山林景色的诗篇。首二句写秋的远景,白云缭绕,山峰耸立。后两句充满诗情画意,“霜叶红于二月花”。涵蕴着生活的哲理,一反古来文人悲秋叹老的旧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②。

  【注解】

  ①行人:指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魂:这里指精神和情绪等。

  ②杏花村:这里不是特指,只是指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抒情小诗。诗中描写清明时节诗人赶路的所遇、所感。“纷纷”,既描述了春雨的意境,又形容了雨中行路者的旅愁,互相映衬,其间行者的询问,和牧童的手势作答,颇有情趣,意境含蓄优美,极富田园情调,展现了一幅雨中乡间清明图。

  温庭筠

  (812—870),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少有才华,但负才狂傲,屡试不第。48岁时曾为随县县尉,官终国子助教。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其实只是诗风相似,在成就上远不及李商隐,今存诗三百一十首。他的成就主要在词的创作上,是“花间派”的先导,今存词七十首。

  侠客行

  欲出鸿都门①,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②,微红湿余血。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③。

  【注解】

  ①鸿都门:指长安门。

  ②宝剑句:形容剑光澄澈晶莹。黯:深青色。

  ③霸陵:在长安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侠客的诗篇。诗中写古代侠游轻身敢死的精神,但没有从正面描写侠客的形象,而是从渲染环境气氛中衬托人物的出现。塑造了侠客无所畏惧的形象。沈德潜评曰:“温诗风秀工整,俱在七言,此篇独见警绝。”

上一章 第61章 唐诗宋词元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