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
本书标签: 短篇 

第39章

唐诗宋词元曲

顾况

  (722—816),字逋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进士,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当朝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关心民生疾苦,善画山水,其诗平易流畅。诗歌主张和诗风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有《华阳集》。

  题琅玡上方①

  东晋王家在此淫,南朝树色隔窗低。碑沉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注解】

  ①琅玡:地名,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上方:佛寺。

  【赏析】

  这是一首借凭吊历史遗迹抒发今昔盛衰之叹的诗作。前二句通过眼前之景概括历史往事,后两句诗人发出兴沉的沧桑之叹。这首诗将眼前景物与深切的意蕴相结合,引人深思。语言平直中含有顿挫之致。

  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①,却喜晒谷天晴。

  【注解】

  ①嗔:嫌怨。焙茶:烘炒茶叶。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围绕一个“过”字展示,以细腻传神的笔调描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这首六言绝句语言质朴明快,自然流畅。

  郎士元

  (生卒年不详),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末期进士,官至郢州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他的诗多酬赠之作,诗风与钱起相类。《中兴间气集》赞他比钱起“稍更闲雅”。

  擅长五律,多有精辟句联。有《郎士元集》。

  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①,泊舟微径度深松②。青山霁后云犹在③,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解】

  ①精舍:指佛寺。

  ②微径:曲折的山间小路。度深松:谓穿行在密密的松柏林中。

  ③霁:雨后天空放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景的佳作。诗人的赏景立足点虽在柏林寺,但诗人笔下展现的是一幅清丽俊朗、淡雅疏逸的山水画卷,给人以扑朔迷离、婉曲逶迤、深香幽邃的意境。

  韩

  (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末进士,曾为节度使幕僚,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送行赠别之作,在当时颇负盛名。《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寒食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③。

  【注解】

  ①寒食: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节前后三日禁火吃冷食。

  ②御柳:宫廷中的柳树。

  ③五侯: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长安白昼风光和夜幕皇宫传烛的描写,暗讽封建社会上层贵族享有特权的不公平现象。前二句表现了春日浓丽的优美风光。后二句写寒食节少数人家中因皇帝的赏赐仍飘动轻烟。全诗音韵优美,形象生动,同时暗寓宦官专权的弊端。

  汉宫曲二首(选一)

  绣幕珊瑚钩,香闺翡翠楼。深情不肯道,娇倚钿箜篌①。

  【注解】

  ①箜篌:乐器名。钿箜篌,意为用金长钿装饰的箜篌。

  【赏析】

  这首诗写宫女的孤独、寂寞。前两句写人物的背景,翡翠楼头的香闺中,挂垂着珊瑚钩的绣幕,后两句写宫女娇倚在用金花钿装饰的乐器箜篌旁,含情不语。虽没有直言宫女的幽怨,感情的困扰,却给人以多种想象的余地。

上一章 第38章 唐诗宋词元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