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作文素材大全
本书标签: 短篇 

作文指导(运用美国作文定义)

作文素材大全

从美国“作文指导5要素”到长辫子老师“创意写作3大招”

01

197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他指出:“在中小学阶段,只要让孩子们在写作方面得到适当知道,学会入门技巧,各种因素触发下兴趣盎然,就会被训练得像那些有成就的作家一样去写作。”根据这一理论,美国教育界提出“作文指导5要素”法,具体如下:

要素1:“多写多练”。不同文体写多次,在多次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

要素2:“自我放纵”。不要受什么条条框框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

要素3:“阅读积累”。尽早接触优秀作品,积累词汇,开阔视野,培养语感。

要素4:“榜样示范”。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作家,所以师亲自动笔很重要。

要素5:“作者意识”。要善于从正面鼓励,培养学生的作者意识和作品意识。

02

这5要素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实际操作中很多一线老师做不到。就拿要素3“阅读积累”来说,有一位老师想要教学生写童诗,问我有没有这方面教案。我一般不愿意给,因为若老师自己没有读过至少100首优秀童诗,真的不要轻易上童诗课。

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只有老师“深入”,才能带着学生“浅出”。如果一个老师连“童诗”和“童谣”的概念都界定得不清,不知道“童趣”“童真”“童心”才是童诗的灵魂,片面地给孩子们讲什么“图文结合、顶针手法、一语双关”,岂不是让人哭笑不得。

诗歌来自生活,哪里是“看着图创作”出来的,如果没有了“生活”和“趣味”,童诗的创作还有什么“意味”可言。最可怕的就是把“童诗”等同于“童谣”,编成“训化、说教”的顺口溜,让诗歌中的想象、意象、意境荡然无存。

03

今晚,长辫子老师就来和大家分享“创意写作3大招”,或许能给予你一些启发:

第一招:要“描述”,不要“告诉”

“我房间很乱。”这是告诉。

“推开房间们,衣服,鞋子、书、本子,扔掉到处都是,简直就是个垃圾场。”这是描述。

“饼干很好吃。”这是告诉。

“我被暖烘烘的甜香味儿吸引而来。只见浅棕色的饼干点缀着诱人的巧克力颗粒,轻轻咬上一口,又酥又软,立即在我口中融化了。”这是描述。

用我的好朋友——诗人孔涛的一句话来解释:“告诉”就是用词语解释生活,“描述”就是用生活表现词语。在我看来,这个定义颇为准确。

再看看下面这张表格,左右对比一下,你便会对“告诉”和“描述”的区别更加清楚:

告诉

(平铺直叙)

描述

(刻画细节)

男孩走上楼梯。

男孩哼着轻快的歌,蹦蹦跳跳地跑上楼梯。

快乐

男孩叹了口气,拖着沉重的脚步一级一级爬上那长长的楼梯。

伤心

男孩的眉头紧锁,怒气冲冲地跺上每一级台阶。

愤怒

按捺不住心中的狂跳,男孩一口气冲上楼梯。

激动

男孩东张西望,蹑手蹑脚地溜上楼梯。

神秘

比较:各个具象动词带来的不同画面感。

下面,我再用6张图,为你演示一下,如何用(5W+1H)的方式,对你笔下的事物进行描述:

图1:我的小狗。(Who谁)

图片

图2:我的小狗趴在地垫上。(What做什么)

图片

图3:每天晚上,我的小狗都趴在地垫上。(When什么时间)

图片

图4:每天晚上,我的小狗都趴在卧室里的地垫上。(Where什么地方)

图片

图5:每天晚上,我的小狗都趴在卧室的地垫上等着啃骨头。(Why为什么)

图片

图6:每天晚上,我的小狗都趴在卧室的地垫上等着肯狗骨头,这是它最幸福的时光。(How怎么样)

图片

还记得《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吗?对,就是作家肖复兴。他曾写过一本书《我教儿子学作文》,其中就有一篇他儿子的作文《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肖铁

今天,张老师要上一堂评优课,听课的老师很多,教室里挤得要爆炸了。课堂的气氛显得比以往严肃,同学们都精神百倍。上课铃响了,张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

张老师先在黑板左上角端端正正地写上了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便开始分析课文。当讲到杨梅果的形状时,张老师打开了幻灯机,墙上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大杨梅。张老师问:“书上写的和现在墙上的一样吗?有没有刺?是不是圆的?”同学们仔细看幻灯,发现杨梅果上有许多小黑点,一定是小刺了。杨梅真圆,一切和书上的一样,我们就像走进了杨梅林。

最有趣的是讲杨梅的味道,我真没想到张老师会拿出一瓶杨梅罐头让同学吃。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都盯着杨梅,好像流口水似的。张老师这回讲的课真是生动极了。我很想尝尝杨梅,张老师微笑说:“这可不是白吃,吃完了要让你说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这下想吃的人少了,我还是举了手,老师给了我一颗杨梅,啊!真好吃!

张老师这种形象的教学方法给我的印象很深,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下课了,同学们好奇地问我杨梅的味道怎么样?我风趣地说:“感到细腻而柔软。”——这是课文里的一句话,同学们都禁不住笑起来。

这篇文章很平实,小作者对老师的语文课进行了细致地描述。我们每周都有6—8节语文课,不知道我们的学生能否记住其中的某一节语文课,并能进行真实地描述,让读者如临其境。

要不,也让你的学生试试?

04

第二计:苦练“一想五觉”

看到滚圆的雨珠落入茫茫湖面,我马上想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

飞机刚落到鄂尔多斯国际机场,我马上想到马兰花草原那片深情的紫色。

这便是联想,也就是第二计中“一想”。

“五觉”又是什么呢?

就是“眼、耳、鼻、舌、身”五个身体器官对外界的感知,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是我们跟世界紧密联系的最直接的通道。

举个例子,比如“过年回家吃年夜饭”,看看“五觉”怎么用:

感官细节表

听到

看到

闻到

尝到

摸到

我听见老妈热情地喊道:“私家水煮鱼来啦!”

端上来一盆水煮鱼,金黄色的油汤,白花花的的鱼肉翻滚着,还飘着许多红色的小尖椒和花椒粒。

闻到一股鲜香的麻辣味,我忍不住多吸了两口。

放到嘴里,鱼肉滑嫩无比、入口就化,伴随着浓烈的麻辣味,好爽。

我抓起一个热乎乎的猪蹄,手指被烫了一下,我赶紧放下了。

再举个例子,在生日Party上,我们能获得哪些感官细节?

感官细节表

听到

看到

闻到

尝到

摸到

1.生日歌

2.欢笑声

3.拍手声

4.孩子们兴奋的尖叫声

……

1.五颜六色的气球

2.亮闪闪的生日帽

3.包装精美的蛋糕

4.兴高采烈的孩子

5.生日蜡烛上跳动的火苗

……

1.蛋糕香甜的气息

2.披萨饼的香味

3.蜡烛燃烧的味道

4.妈妈身上的香水味

……

1.巧克力生日蛋糕

2.披萨饼

3.糖果

4.果汁汽水

……

1.毛绒玩具

2.冰冰饮料瓶

……

在写作之前,尝试着让孩子们列一个这样的表格,再对里面列举的素材进行筛选,把对主题有意义的细节重点写。这样,一篇色、香、味、声感、动感,“五觉”俱全的文章就很容易出来了。

下面给大家看两个例文,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哪个片段更动人?

【片段1】

到了公园,我就看到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连绵起伏的青山,清澈见底的小溪。草地上长满了许多红花,一只只蝴蝶正在空中翩翩起舞。树上有一只布谷鸟,它一个劲儿地叫着布谷、布谷……好像在催促着人们赶紧播种。我对妈妈说:“这儿真美呀!”

【片段2】

爸爸从新疆给我带回三种树叶。

无花果叶很大,爸爸摘下一片小的放在本子里,挤满了整个一页纸。无花果的叶子很怪,有五个分叉,但不像枫叶,它的叶尖较圆,胖乎乎的。

沙枣的叶小,果实奇特。我切开一个沙枣,里面软绵绵的,像塞满了棉花。

胡杨的叶子像柳叶,它不美,枝枝杈杈,像个不爱梳头的小孩。但当地人很崇敬它,说它长叶一千年,落叶一千年,树倒后还能活一千年。当然,这不符合实际,但说明人们对它的感情。这样的叶子,在北京找不到。

很显然,片段1是很多小学生,尤其是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孩子通常会写出的样态。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公园、天空、白云、青山、小溪、草地、红花、布谷鸟等,都不是小作者真实看到的,而是脑海中想到的。为什么这些景物打动不了人,是因为,这些都是“概念化”的景物,而不是“五觉”观感下真实地存在。

相比较,片段2只写了三种树叶,但观察细致,描述准确,无论是胖乎乎的枫叶、像塞了棉花的沙枣,还是令人崇敬的胡杨的叶子,都令人怦然心动。

当然,你也可以从片段2中看出,“一想”伴随着观察的整个过程,而“五觉”则是有所选择,不一定要追求面面俱到。

05

第三招:给故事一个“转折”

五年级有一个习作单元的要求是“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怎么才能把这件事情写得“抓”人?

我给你出一个小小的主意,那就是——这件事中,设计一个,或者几个“转折”。这样的故事才会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转折”在故事叙述中的妙处,下面我就以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的一篇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为例,带着分析文章的“转折”在哪里?

图片

图片

有一部经百年经典绘本《爱花的牛》,被改编成金球奖最佳动画电影,1938年甚至超越《飘》成为美国第一畅销书。

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不妨认真读一读:

读完《爱花的牛》,你能否根据故事内容填写下面的图表,写出故事里有几个转折?每一次转折是否让你充满猜测与期待?

当然,你读过的故事一定还有很多很多,不妨回忆一下,每一个精彩的故事,是不是总是有一个又一个的“转折”。

看看下面这篇网上流传已久的一篇写妈妈的文章,会不会让你怦然心动?

《我的妈妈是个傻瓜》

我的妈妈是个傻瓜。有一次她煮牛奶,突然想起洗干净的衣服还没有晾,就去晾衣服。走到院子里,又想起炉子上有牛奶,扔下衣服就跑回厨房。结果呢?衣服掉在地上赃了,牛奶也从锅里溢出来了。

你们说,我的妈妈是不是傻瓜?

其实,我的爸爸也是傻瓜。有一天,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拎着公文包,匆匆忙忙从卧室里冲出来,一边跑一边说:我要迟到了。妈妈在厨房里弄早饭,理都不理他。过了一会,爸爸回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忘了今天是双休日。

我的爸爸,是不是也是傻瓜?

这样的爸爸妈妈,当然也生不出聪明的孩子,所以我和弟弟也是傻瓜。可是,我真的好爱好爱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我长大了,也要嫁一个爸爸那样的傻瓜男人,也生一个傻瓜姐姐和傻瓜弟弟,一家人开开心心生活在一起。

这篇《我的妈妈是个傻瓜》,转折点就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比起那些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的夸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原来,像“傻瓜”一样的生活,才会有真正的轻松和快乐。

最后给大家看一篇我的三年级学生写的一篇关于《春游》的文章。文章比较长,开头也比较寻常,无非就是春游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展等发面的平铺直叙。我喜欢的是文章结尾处的转折,令我怦然心动。

这就是“转折”的妙处,你体悟到了吗?

06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话,也算是对今天这篇推文的总结。

不要告诉我月光很明亮,让我看到那碎玻璃上闪烁的光。

——(俄)契诃夫

上一章 日语作文指导 作文素材大全最新章节 下一章 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