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知否知否应:堇兰行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吴磊  星汉灿烂     

那位贵人

知否知否应:堇兰行

  盛堇兰俯身坐在案边看着账簿,盘算着账,对一旁的沁心道:“我家父亲升迁,不日便要回京。你瞧着过些日子,也去汴京盘两间铺子,慢慢做大便是。”

  “陆姑娘,那樊楼那边……”沁心有些纠结,樊楼是汴京城最大的酒楼,盛堇兰回汴京,要在吃食方面发展,定是要与樊楼合作的。

  “樊楼等我去了汴京再说,沁心姐姐,你只把燃阁的点心铺,话本铺和绸缎扇子铺搬去就行。”盛堇兰见账簿没什么问题,摆了摆手,也就让沁心悄悄离开了。

  盛堇兰刚伸了个懒腰,卫小娘就进来了。

  卫小娘左不过又说官家小姐不好经商的一些话,但盛堇兰也不大爱听。她本是现代人,不知为何,来到这里,既然来了,那就好好活着。可她没想到自己的出身着实……

  小官家庶女,家里又是一团乱。亲生小娘不受宠,是个能忍的性子,但她盛堇兰不是。这些也就罢了,但她在襁褓中就看出来了,自己小娘这个院子穷的叮当响。盛堇兰在现代,不算家财万贯,那也是妥妥的富家千金,哪里有这么穷困的时候。

  地位什么的先不说,她不能忍受没钱的感觉。在现代,她的外婆是苏绣传人,外公是书画大家,故而盛堇兰从襁褓脱离就开始拿针线,拿毛笔,做了些女工和字画,身为美食爱好者的她,又研究了一些现代才有的甜点,让小蝶拿去卖。

  盛堇兰再写写话本,反正以她四五岁年纪能做到的事情她基本都干了,后面有了好些银子,她又在善堂遇见了沁心。算是洗脑吧,盛堇兰以陆堇的名义开了间集甜点字画绣品话本为一体的铺子,起名燃阁,平常由沁心打理。后面有了钱,盘了别的铺子,才分离开来。只不过因为盛堇兰懒惰的原因,分门别类后字画绣品这两个铺子。一来一件绣品成型太慢,二来她虽说女工字画好,倒也不是绝世,故而也就停了。

  这些事,卫小娘本不知道,只是后来盛堇兰并没有瞒她,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女儿心里有主意的很,并不乐意听这些。

  经营燃阁,手里有钱。有钱就是有底气,虽然林噙霜常扣卫小娘的月例,这并不影响过日子。卫小娘是个能忍的,明兰也学着卫小娘的样子做小伏低,但不代表盛堇兰是个委曲求全的性子。

  “阿娘,六姐姐呢?”盛堇兰知道,卫小娘也就是这么一说,没想着改变自己的想法,故而没有接话,而是问明兰的去处。盛堇兰称卫小娘阿娘,不是说她不知道道理,只是没人叫她改,她也不急,总归随大流便是。

  “今日袁家下聘,明兰见你在问李姑娘账簿,便带着小桃先去前厅了,你也快些去吧。”

  家中嫡长女受聘,他们这些底下的弟弟妹妹自然是要在的。盛堇兰点点头,也就带着素木去了前厅。走到前院,发现吵吵嚷嚷的,原来是长枫自作主张眼瞧着聘雁便要输出去了。盛堇兰摇摇头,看这袁家的做派,也知道她这位大姐姐未来的婆婆,袁家夫人,不是个善茬。盛堇兰最烦闹人心的婆婆,华兰平日待她又好,要是有需要,按照现代的套路,教几招防下头婆婆的招数也不是不行。

  前院吵吵闹闹,盛堇兰可不想掺和,聘雁丢不丢和脸丢不丢早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小娘管家,主君宠妾灭妻,盛家早就是扬州的笑话了。

  温成皇后是官家挚爱,在世时却也没有夺了皇后掌管六宫的权。温成皇后去找曹皇后要皇后仪仗,是温成皇后过错。可曹皇后给了,难道没有故意娇纵之嫌吗?何况,拿林噙霜与温成皇后做比,盛堇兰只觉委屈了温成皇后。

  盛堇兰趁人不注意便想溜,结果却被眼尖的盛长柏看见。

  “七妹妹来了。”盛长柏看盛堇兰的目光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自己这个妹妹投得一手好壶。

  “二哥哥安好。”盛堇兰是个不喜欢只藏拙的,有些本事她可以藏起来,暂且不露锋芒,但是适当露出来,也是不叫人看低。盛堇兰见躲不过,只好上前,站在盛明兰边上,看着局势。

  盛堇兰恨不得把长枫的手剁下来,得有多臭才能投成这把样子。边上蓝衣少年见盛堇兰一脸嫌弃,便道:“小姑娘,看来你是要代替你家兄长同我比了?”

  盛堇兰歪头看了眼边上的人,暗想:模样倒是不错,就是人纨绔了些。

  “公子说笑了,小女是女儿身,与公子比试。若是输了,小女自是不丢人。可若是赢了,公子与袁家同往,若是丢人,丢得可不止是公子的脸面。何况小女年纪尚小,叫若是让小女与公子比试,倒是叫人觉得,盛家看轻了公子。”盛堇兰说着,还瞥了眼边上站着的袁文纯,心机男,“不如便让我家六姐姐与公子比试如何?”

  盛堇兰把站在一边的明兰拉出来,她胆大包天惯了,从来都不觉得一味的隐忍能带来什么。如果隐忍就能解决事情,那就没有校园暴力了。

  袁文纯听了盛堇兰的话,看了眼边上高不了盛堇兰多少的盛明兰。盛堇兰说她年纪小与顾廷烨比试是看轻顾廷烨,那叫盛明兰比,就是高看了吗?

  盛堇兰并不清楚蓝衣少年的底细,只是立场不同。这少年与三哥哥比试,自然是受了袁家指使,即使如此,就没有必要好脸色相待了。

  盛堇兰抓了一把投壶的箭就塞在盛明兰手里,然后拍了拍明兰的肩膀,示意明兰投出去。在妹妹的鼓励下,明兰也不负众望,最后赢了投壶比赛。比赛刚结束,便来了一阵风,盛纮便借着这个由头,让大家散了。

  盛堇兰年纪小,腿也短,自然跟不上众人,落在后面。她看见那个蓝衣少年背对着投壶,中了。她知道,方才是他有意想让。

盛堇兰朝着蓝衣男子行礼表示感谢。随后便去了后院盛老太太和华兰处,盛堇兰已经养在盛老太太那儿有半年了。近日里,盛老太太觉得盛堇兰一人也是无聊,便想着再养一位姑娘和堇兰作伴。

  当初老太太有意要教养孙女时问道是否乐意跟着祖母生活时,她笑嘻嘻地答了是。因为她很清楚,庶出这个出身她改变不了,那只有提升自己。老太太是勇毅候独女,她的胸襟与见识是盛堇兰需要学的。不说别的,这里不像现代,等年纪大了,姑娘家一定是要嫁人的。选择什么样的夫家,盛堇兰可不期望那个偏心八百圈的老爹能为自己谋划。如果把这里比做职场,那盛堇兰觉得是个混职场的好苗子。

  只是剩下的姑娘,如兰明兰舍不得母亲,墨兰又因为是林噙霜的女儿,老太太也不愿意养,故而一直拖到现在。

  “堇丫头方从前院来的?”盛老太太看见盛堇兰便高兴,粉粉嫩嫩的小糯米团子,人又机灵,嘴又甜的,谁不喜欢,一把将人搂在怀里,“前院如何了?”

  盛堇兰看华兰的模样有些急切,便道:“六姐姐替三哥哥投壶,赢了比赛,聘雁没丢,祖母和大姐姐放心。”

  老太太和盛华兰的心这才放下,盛堇兰接过华兰递过来的糕点,心满意足地吃着:“祖母,孙女前日些日子听了前朝有一官员家的一件事。觉得有趣极了,祖母和大姐姐可要听听?”

  “什么事,你说来听听?”华兰知道自己这个七妹妹多的是有趣故事,不免也提起了兴趣。”

  “就是前朝有个伯爵人家,那家夫人是个不厚道的,她偏心长子,而且大儿媳妇又厉害,她没法耍婆婆威风。就这么熬啊熬啊,终于熬到小儿子娶了媳妇。可是小儿媳妇没过门,她就给小儿媳妇使绊子。但这个小儿媳妇,可是个明事理的,成婚后,孝顺公婆,宽待妯娌。但是这个夫人呢却总是给小儿媳妇下绊子,又是立规矩又是责骂的。不过这个小儿媳妇也不是好欺负的,忍不了了,找了个由头,给自己公公送了两个良妾。年轻貌美的良妾哄得她公公是天花乱坠。那夫人没少头疼,不过,祖母,大姐姐,你猜结果怎么着?”盛堇兰笑着,故意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个小儿媳妇有了身孕的时候,她给公公送的一个良妾也有了身孕。良妾生了个公子,竟比小儿媳妇的生的公子还要小上一个月。倒是难为了那位夫人都是做正经婆婆的年纪了,又做了回嫡母。”

  盛堇兰滔滔不绝的说着,恶心人的办法多的是。还没过门呢,袁家就这么张狂,按照大娘子那个性子,直来直去反倒落人口舌。不就是犯贱吗,他们能贱得过自己。

  老太太和华兰刚开始觉得是个故事,但是听到后面,也都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华兰还是有些疑惑,便问:“那那个小儿媳妇后来日子如果?”

  盛堇兰喝了口茶,继续说:“舒服的不得了,婆婆忙着处理院子里的莺莺燕燕,哪有空再管这小儿媳妇啊。”

  华兰笑了笑,她知道七妹妹聪慧,也明白这是为了自己好。华兰再与老太太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老太太瞧着盛堇兰,敲了敲她的脑袋:“一脑子坏水。”

  盛堇兰吐了吐舌头,没有说话。盛老太太看着盛堇兰出神,后来竟不禁呢喃着:“怎么会与她越来越像?”

  “像谁?”盛堇兰向来听力不错,她恍然抬头,看着盛老太太。姑娘抬头,看向自己时,眼角总带着明媚的笑颜,这张脸,真的与那个人越来越像了。脾气秉性,却又像极了另外一个一个人。

  “没什么,堇丫头再吃些,这些都是你爱吃的。”

  盛堇兰见老太太岔开话题,也知她不愿多说,她也很聪明不去多问。

  盛堇兰在老太太这吃饱了,便被崔妈妈报到后头睡觉去了。如今,盛堇兰养在老太太这,自然也是住在这儿了。

  “房妈妈,堇丫头如今也八岁了,这长相,真的越来越像那位贵人了。”

  房妈妈站在边上,宽慰盛老太太:“老太太,您初见那位贵人时,那位贵人已经十四岁了。七姑娘如今才八岁,只是有些像,说不准过两年就不一样了。”

  “堇丫头才八岁,就和那位贵人如此相像。若真到了十四岁,只怕会是一模一样。”盛老太太长叹声气,“相貌像那位贵人,脾气秉性又与另一个相似。再者,不日我们便要回京,家里姑娘总要去外头赴宴的,汴京里多少官眷见过那位贵人,传来传去,怕是日后……”

  “老太太是担心皇家?”

  盛老太太撑着手,算是默认了房妈妈的话。说不怕吗?房妈妈也怕的。那位贵人容色倾城,名动天下,有多少人爱慕,多少人鲜艳,自然也就有多少人嫉妒。

  盛堇兰在后头睡得香,自然不知道老太太的愁苦。过了一阵子,她又陪着老太太去上香。这香一上,回来发现自己的生母和弟弟没了。盛堇兰不是一个很容易共情的人,她算是有些凉薄的。但到底卫小娘是她的生母,这些年待她也是极好。盛堇兰也和明兰一起,难过得哭了好几场。

  盛老太太心疼明兰没了依靠,就把明兰接到自己身边一起抚养。

  盛纮升迁,举家回了汴京,安稳地过了两年。盛堇兰忙着做生意,把燃阁越做越大,本朝几个富庶的郡县,也都有了燃阁产业。

  盛堇兰虽然一直觉得自己老爹脑子有大病,但倒是佩服他对儿女读书的执着,竟然请了庄学究。庄学究在盛家开书塾,自然有人想要把自家孩子塞进来。首要便是平宁郡主,她想把自己的独子,齐国公府小公爷齐衡塞进来读书。盛家不敢得罪权贵,左不过一起读书,又能与齐国公府攀上交情,盛纮和王若弗自然是乐意的。

  平宁郡主带着齐衡登门拜访,家里的哥和姐也都是要和平宁郡主见礼的。盛堇兰生意做得好,商人多消息,自然坊间的话传到她这里很快。平宁郡主典型的就是又当又立的那种人。举个例子就是,她登门求盛家收下自己的儿子,可她打心眼根本看不上盛家。

  家里的兄弟姐妹要与平宁郡主见礼,只是盛老太太却以七姑娘受了风寒为由不让她去。盛堇兰知道,祖母有事儿瞒着自己,但是老人家不说,她自然也就不会去问。

知否知否应:堇兰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