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一章一事或影
本书标签: 幻想 

一章一事或影

爱得深沉

我睡在晚风里

小渔港的船火未灭,稀稀散散两点

风它逃亡了,顺带吵醒了风铃

盘旋而上后,坠落不少雨滴

所以远离城市喧嚣的插曲

在黄昏里最后一次默念某段圣经

基督信徒来到乡野流浪

你送的枫叶我会埋在土里

画成十字架的话应该是我们的秘密

那天晚风微凉,隔夜的晨露撑了一晚

细碎的记忆里,你的手一直在打颤

你大可不必紧张

既然爱意决定住在我的胸膛

我会予你近乎刻板癫狂的浪漫

迷茫的江南

站在故乡的田野上便有雨珠往发梢滑落滑进故

乡春耕忙碌的农事此时故乡就在石拱桥下渐渐退远退进芭蕉树下柔软的水声退进五月桃花汛迷茫的江南此后的日子总忘不了莺飞草长的山坡山捻花香的浮动总忘不了长满牛铃的山岗上放牛娃们骑在上的歌唱总忘不了挂满豆荚的庭院总忘不了土房里爷爷的哮喘咳嗽声总忘不了母亲帮爷爷轻柔的捶背声以及在煤油灯旁那些不眠的夜在远方在夜的边沿我再也无法感受到从父亲的笑容里用他双手上托起的那轮明月的温暖只有在饮尽乡愁时乡音便随之而来并沿着指尖流进心里令我无法忘怀芭蕉树下柔软的水声五月桃花汛迷茫的江

那一片落叶

我用一场烟雨记录你的心情想着你满脸挂着忧

郁我用秋的诗句描绘夜的宁静双手捧的心即将散去我用你的言语为这段爱伏笔笑声里蕴藏你的记忆我用落叶形式形容你的离去直到最后一片成了你。

香山红叶

北京的初秋,总是带着那如伏旱三月的夏季的

气息,虽不见的挥汗如雨,但也闷的如个大蒸

笼。唯一让人感到秋天来临气息的,也许就只

有香山微红的枫叶,与那总是带着一股暗香的

红叶。香山是陪伴我成长的朋友,也可以说

我是陪伴香山走过岁月的伙伴。虽然我没有经

历过香山那么悠久的历史,但姥姥,姥爷总爱

讲述他们成长历程中的香山,和那并不引人注

目的红叶。香山虽然没有陶然亭那“更待菊

花家酿热,与君一醉一陶然”的诗意;也没有

颐和园中昆明湖的生机盎然;更没有钓鱼台国

际宾馆那般的辉煌,但却有着无景能比的生

命……从山脚到山顶,青石板铺成的阶梯两旁

都是葱郁苍天的大树。香山并不以红叶独尊,

松树、柏树等也毫不逊色的各显本色。听老一

辈的人说,公元前,香山只是一座荒山。没有

太多的生机,也没有太多的景色。当时,山顶

住着一位富人,他请了一个年轻人帮忙看管牲

畜。一天,那人在喂猪时,发现石槽里的食物

怎么也吃不完。于是他把钱币放进去,竟发现

钱币越积越多,怎么也拿不完——一到结帐那

天,那人便向富人要求以石槽来抵换月薪。富

人自然二话没说给了他。那人无法一人把石槽

抱下山,便把它埋进土里,插上一根树枝作记

号。可当再次找来时,早已找不到石槽的位置

了,因为他发现满山都是树木……虽然只是传

说,但也为香山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至于香

山红叶,却比这传说带给香山的魅力与深邃更

多。香山其实并不香,因谁而得名,恐怕就

是感悟问题了。小时候,我始终觉得,红叶

之所以迷人,是她那红得透明,绿得发亮的外

观,和她那轻盈如翩舞般的身躯。殊不知,红

叶骨子里的坚韧与那淡泊的清香,竟是如此让

人敬佩,陶醉。红叶散生在常绿林中,高大挺

拔,如旌旗飘扬;纤细娟秀,撕鲜花般柔情;

灿若云霞,宛如淋不灭的火焰。总是这样,我

却从未发现红叶竟然有淡泊的清香。发现红

叶的香味,是在北京那持续了好几天的秋雨

中。潇潇的秋雨千丝万缕落下来,无边无际

地织着一张迷蒙的鱼帘子。这像雾似雨,像与

似雾的秋雨,倒也为北京带来了沁人心脾的凉

爽。山风卷袭林海,如狂澜似的,带着吓人的

声浪,也带着那股别具一格的香味从远处赫赫

地滚来。那香味仿佛远处渺茫的谈话声,述说

却从未发现红叶竟然有淡泊的清香。发现红

叶的香味,是在北京那持续了好几天的秋雨

中。潇潇的秋雨千丝万缕落下来,无边无际

地织着一张迷蒙的鱼帘子。这像雾似雨,像与

似雾的秋雨,倒也为北京带来了沁人心脾的凉

爽。山风卷袭林海,如狂澜似的,带着吓人的

声浪,也带着那股别具一格的香味从远处赫赫

地滚来。那香味仿佛远处渺茫的谈话声,述说

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逸;

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的隐退;苏轼“大江

东去,浪淘尽”的广阔。正因为远离喧嚣,才

有那“暖暖远人树,依依墟里烟”的景致;正

因为淡泊名利,才有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

马喧”的闲适;正因为恋故自然,才有那“羁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深情。红叶不也如

此吗?她的香味,只有有心之人才能发现,倘

若您心细致入微;她骨子里高洁,只有忘却繁

华之人才能觉察,倘若您视名利如烟尘……红

叶虽没有玫瑰、牡丹那样艳丽的色彩与婀娜的

身姿,也没有红梅般坚贞不屈、傲霜斗雪的品

格,但却有着胜似她们的谦让与高洁。香山因

谁而得名,感悟出的结果,恐怕就非红叶莫属

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一片花瓣静静地落下,将她拾起捧在眼前,透

着阳光,我看见那蜿蜒曲径而又晶莹通彻的花

脉,仿佛印证着一道道刻入花骨的伤痕。这,

是命运捉弄她的印记。她刚降临大地,在花

萼母亲的保护下熟睡。风儿带着青春的使命召

唤她,她醒了,和姐妹们一起舒展开身体,快

活地摇晃歌唱着。这时的她,是多么的稚嫩通

透,让人不忍去触碰,生怕一不小心将她吹弹

可破的玉体划伤。在花瓣绽放美丽的时候,灾

难也不断地降临。风将她的身体吹得几乎要离

开了母亲和姐妹们,雨水也无情地拍在她似雪

的肌肤上,痛苦缠绕着,狠狠地抽打着她娇小

的躯干,冰雹也不怜惜她,不断向她砸来,她

一次次地晕倒、醒来,可怕的虫子向她逼近,

她在颤抖中着坚强地挺起身躯……她从未想过

低头放弃,她抽搐着,颤抖着,坚强着……命

运已致她千疮百孔,但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她

仍顽强地拼搏着。如今,她老了,再坚持不住

了,一阵风吹来,她只觉得自己摇摇欲坠……

坠落……她静静地躺在了滋养着她给了她生命

的泥土上,慢慢消融着。行人哀叹着她艰辛短

暂的美丽,她却一点儿也不后悔哀怨,似乎没

人明白她的心,没人能理解她幽幽的花语芳

情。其实她不难读懂。她是美丽和意志的化

身,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美和拼搏。有人不明白

她为何要化为泥土不留回忆,不为自己的美丽

留下一丝痕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更护花”。请明年再到枝头上看吧,那飞舞的

蜂蝶,那满树的繁花硕果便是答案。

用空字作诗

夜自窗前叹流年 空留箫声作缠绵 星光暗淡露眉

梢 空附街灯度元宵 月挂天际挽云霞 空有皎洁照世人 太湖西子酿歌舞 空自回眸笑靥生

我是如此地热爱江南

前些日子偶然读到“你一句天色不晚,我就到了

真江南”,便又想起了故乡的往事,有关青石瓦

黛,细雨绵绵,石桥古巷,和在江南等我回家的

外祖母。

年幼的我大部分的光阴都在江南度过的,因而我

的江南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后来身处异乡,每逢

孤独之际,更是怀念,进而变成了一种小心翼翼

的执念和热爱。江南,江南,我写下这日夜思念

的名字,在江南找寻独属于自己的回忆。

我热爱江南,尤其是雨季的江南。江南几乎不下

些大雨,从来都是细雨绵长,雨把江南染绿了

些,远方若隐若现的青山,近处河面的碧波荡

漾,还有两三棵青葱的树,互相对应成了一幅天

然的图卷,我不禁感叹这画家画法之精妙,山青

和石绿用的相得益彰。江南的雨季声音最是动

耳,尤其是小巷里的雨,顺着屋檐缓缓的滴,撞

击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音,绵绵不绝,声声入耳,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雨声混着妇女在老井旁捶打衣服的声响,河上船夫的摇橹小调,以及老古玩店门口摇曳的风铃声,无数次安抚着我进入梦乡。

走在江南,嘴里默念着一句又一句诗歌,陶醉于这古朴典雅的气息中。江南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屋又一屋的白墙黑瓦,一座又一座的园林,一湾又一湾的清水河,一条又一条的青石巷。人们经常把它比作水墨画,我猜大概就是它的风景过于淡雅,走在江南,身上也会沾染些许古典的气息,到人家坐坐也会沾上老房子所散发出的木质气味。江南的古建筑很多,尤其是石桥,几乎随处可见。我喜欢过桥,每一次都好

像是与老桥来了一次交流,在桥上我与无数江南人们擦肩而过,摇着蒲扇的大爷,或是穿着旗袍的女子,亦是光着脚丫的小孩,生活最真实的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不禁陶醉其中。我每每想起江南,脑海里最是挥之不去的便是外婆和故乡。我的故乡是这江南中的一个不起眼的

水乡,儿时的我便在这里度过,那时的我和邻居

家的孩子们肆无忌惮地玩耍,骑着自行车去追落

日,或是在古老的巷子里捉迷藏,石板桥头那家

的糖葫芦最好吃,甜的我现在还能记住。每次玩

累了我就回家,外婆总会变着法子给我做美食,

七八月份天气燥热,冰绿豆汤最降暑,冬日里大

雪纷飞,小手被冻得通红的我,回家就有热乎乎

的饺子吃。无数美好的记忆流淌在这江南,成了

我深沉的念想与珍贵的故事。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那是江

南,我热爱着并一遍又一遍揣摩刻画着它,它古

朴典雅的气息刻进我的骨髓,它连绵不绝的雨下

在了我的温柔乡,它寄托着我魂牵梦萦的故土。

我思索,下一次天色不晚,该回一趟真江南了。

我是如此热爱寂静的夜晚

深蓝色的幕布遮住了最后一丝晚霞,映衬着那一

轮月,温和似水的光洒在石阶上,显出一道道划

痕,那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用笔一遍遍的画才有的

艺术品。彼时“人流如潮”的地方,此时只有各

样的昆虫和鸟在“把酒言欢”。你如果运气好,

还可以听到他们演奏的交响乐曲。

屋内少了早晨的忙碌,中午的喧闹和下午的恬

噪,只剩下晚上的寂静。米白色的台灯将雪白的

草稿纸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照的一清二楚,用绿

色书皮包裹的数学教材摊开着,各样的小题、大

题映入我的眼帘,有些有记号,有些没有。我找

出一道早上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寻找对应

的公式尝试解法。晚上时间较为宽裕,不需着急

完成所有任务,所以可以静下心解题。

一张草稿纸,两张草稿纸,三张草稿纸。。。我

的钢笔在纸间用“闪电”一般的速度旋转,我的

大脑也跟随这旋转而思考,我尽力搜索可以用到

的公式,尽力将他们套入题中,可是做这道题就

跟走迷宫似的,弯弯绕绕最后总是走到了“死胡

同”,我有些烦躁的心跟寂静的夜格格不入,只

好放空大脑,去阳台安静片刻。

月光抚着我的头发,窗外的蝉在奏着轻音乐,我

思索着,一瞬间求得了解。我拍拍手,写下我思

考出的答案,经过一番验证之后,确定这就是正

确答案,释然合上书本。

再抬头望望那块深蓝的幕布,月还是那样挂着,

周围闪耀着几颗小星,他们共同装饰着那幅用深

蓝背景作的画,不打扰难得的寂静,也不扰乱昆

虫和鸟的兴致。静静的站着,抚慰着每一个耐心

思索的人。

幕布从深蓝变成了黑,连那轮月也被遮挡不见

了,只有几户人家还亮着灯。我想那一盏盏灯下

肯定有一个认真思索的人。

人生如梦,醉若芳熏

人生如梦,有人躺着床上,环绕梦乡,一生碌碌

无为;有人忙在路上,奔向梦想,炙热的血液交

织着不羁的灵魂,心在沸腾,梦在远方。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梦,梦中时,所有的都是

虚无的,只有月亮是最真实的;梦醒了,所有的

都是虚无的,只有太阳最真实。”其实,每个人

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有不同的光,那是我们最真

实的依赖,也是我们向往的未来。那些属于我们

的光永远不会消散,他们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使

我们醉在人生,最在人生。相信光,跟着光,成

为光,皆是我们永恒的信仰。

我羡慕李白,人生如梦,他活得似梦,写的是

梦。老天一挥手,洒下了一朵白云,落到了老爷

子的酒坛里,白云轻抿一口酒,涨红了脸,便是

李白。他自天上来,抿尽云中万杯酒,洒下人间

千首诗。皓月当空,槐花树下,作诗谈史;碧水

空前,吟诗曲琴。他一身才能,却醉在酒里,梦

在酒里。我明知自己没有李白的万分之一,可我

依旧不停地追寻。

李白酒洒云间,似梦;我希望汗洒人世,亦似

梦。放浪不羁是梦,奋力拼搏也是梦,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自由的鸽子翱翔国际,更是每个人追

求的梦。黑龙江升起那一轮太阳时,自由之鸽划

破天际,校园里书声琅琅,这是梦的开始。炙热

的血液,不羁的灵魂,心系未来,以梦为马,不

负韶华,皆为信仰!

中国学生,右手握笔,埋头题海,奔赴未来,挺

起泱泱大国的脊梁,不负青春不负国!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烟雨江南

烟雨江南,乌篷船上泻下思念。山带着淡雾,水带着水汽。提笔却忘字,温柔二字带着江南酒的甜味。远山晕染出浅淡的翠微,勾勒出丘壑的轮廓。青瓦上雨滴滴的落,老人们坐在屋檐下闭着眼睛听着雨滴青瓦声。桌边的几盏茶冒着烟,与这江南景化在一起。柳枝流进了青山碧水中,思念随着琵笆声穿进弄堂。连花骨朵也要展开来看看这烟雨江南,江南的倩影模糊在氤氲的水汽里撑一把油纸伞,长街古道,雨洒在青石路上,默默地说着这长久的历史。步过窄巷,碧波荡漾,

水光潋滟,雨丝激起点点涟漪。站在船头,在这墨色中化为一点。岸上酒旗依旧随着风飘着,薄烟细雨如一层帷幔,伴随着前行的船只。

做不被定义的盛夏

“比起做不被定义的晚风,我更想做不被定义的

盛夏。”

晚风的温热吹碎了夕阳,碎片落入大海,那是盛

夏充满橘子味的海面。青柠味的二氧化碳气泡炸

裂,与白葡萄酒的清香交汇,在地平线升起的太

阳也就变得凉爽,那才是盛夏的标配。春的玫瑰

被烘干收藏,取出碾碎,还是熟悉的芬芳,再把

花碎放进酒酿,沉淀碗底的才是琼浆,那是温春

留给盛夏的礼物。

海南呆呆岛上的糖果色路牌和粉红色巴士,让我

甘愿躺在沙滩上许愿发呆。东山岛绿白相间的灯

塔,被夜的深沉染成蓝白,举起双手任凭海风吹

乱发丝,我把遗憾唱给大海。厦门是张万森和林

北星的专属浪漫,每一帧画面都是一个小城夏夜

的人间烟火,“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我看到了

蓝眼泪,就想起了张万森?”

“马卡龙色是盛夏的点缀,灯塔是盛夏的期许,

大海才是盛夏的眼泪。”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偏爱盛夏?”

“因为盛夏热烈,无数的欣喜被明媚放大,它不

被定义。”

“我向往自由热烈,不被定义的风太多,那就去

做不被定义的盛夏。”

你问我,为什么盛夏不被定义。

我想,天边的丝绸被染得粉嫩,肆意的海风会代

我回答。

做不被定义的盛夏,热烈而又明媚。

这场戏,始于枫叶飘落的初秋,终于鸟语蝉鸣的

炎夏。而我们的青春,正像这盛夏的第一声蝉

鸣,拉开了序幕…

初夏的我们,年少轻狂,意气风发,那时的我

们,在窗前苦读,朗朗的读书声总是和淅淅沥沥

的雨声交织在一起,让人辨不真切。在白炽灯

下,密密麻麻的草稿纸上,写着我们永远都记不

住的单词,抬头望着墨色的天空,未来真的好遥

远。

半夏的我们,阳光热情,蓬勃向上,那绿草茵茵

的操场上,有着走鸭子步的我们,有牙关咬紧发

出吱吱声的我们,有将一个个实心球投出二次函

数图像的我们,我,我们,挥汗如雨,六月随着

蝉鸣,一点点的逼近……

盛夏的我们,仰望太阳,期盼未来,坐定,当铃

声响起,焦急的心情充斥着五脏六腑,四周静谧

的能够听清彼此的呼吸声,我们坐在考场,为自

己命运而战,为自己未来而战…

不久将来,我们各奔东西,去追逐自己未完成的

梦想,但我们还是去三角形那样兜兜转转,初心

不相离…

盛夏初心不灭,来年秋霜再现。未来可期……

自然的雨,何来善恶?

在我们的头顶之上,时不时地总要飘洒下一场又

一场纷纷扬扬的雨丝。它们总像是一场朦胧的

梦、一句美丽的诗,飘洒在我们的脑际、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虽说雨点有时会飘落在干涸的土地

上,因而滋养了一方生灵;在有时,密集的雨帘

又会汇聚成为一道汹涌的洪流,并冲毁农田、荼

毒万物。

可是雨并不因为它恰到好处地降下在适宜的时刻

与地点而成为善,同时也更不因为它降下在错误

的时刻与地点而成为恶。雨作为一种自然的物

象,它的存在原本是无善无恶的,能感受到善恶

的,这世间也唯独只有人类一种而已。

正因如此,这个故事之中的两个角色在我的眼

里,都是浅薄而狭隘的。雨,不论人们的夸奖或

咒骂,它总是会下,它既无意去救人也无意去杀

人。利用仅仅存在于人类世界之中的主观善恶去

评判自然的物象,正好比将地球放置于宇宙中

心,并命令一切天体围绕其旋转的“地心说”一

样愚蠢得可以。这样唯心主义的论述与认识,除

了会使得我们偏离事物的客观真理以外,不会带

来任何的价值与益处。

西汉的董仲舒曾经创造性地捏造出了一种基

于“天人感应”的政治观,并试图为一切客观性

的自然现象赋予主观性的道德与伦理解释。但是

近代的科学研究与理性启蒙却告诉我们,这样的

观点,并不比五岁小孩将自己在幼儿园的表现与

天气的阴晴联系起来的行为更理智。

所以说,与其坐在那里分析雨的善恶,将雨嫉

妒、抑或是将雨鄙夷,还不如去兴修水利、加固

堤防,使得不论是旱季还是雨季,都不会发生严

重的自然灾害。这,才是一个理智健全的正常人

所应当作出的行为。毕竟,进行一千场关于雨的

祈祷、编写一万则有关雨的神话,可能还不如一

道坚实的堤坝来得实在而有效。

更进一步说,雨虽然是无善无恶的,但是那些在

暴雨来临之前不思防洪、在好雨来临之际不知蓄

水,而仅仅只是坐在那里一会咬牙切齿、一会欢

欣鼓舞的愚蠢笨蛋却绝对是邪恶的。当然,他们

在主观上或许没有作恶的意志。但是,这些人在

客观的行为上却无可置疑地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

失。因此,他们仍旧是邪恶的。

换言之,一切来自于自然之间的事物都是不存在

善与恶的分野的,但是一个人对于这些无善无恶

的事物的处理却存在着善与恶的区分。那些只是

裹足不前、无所作为者即为邪恶,而能够解决问

题、适应环境者则为善良。

因而,不论是石头还是虫子,都是愚蠢而邪恶

的。因为,它们仅仅只是在一昧地将自己主观性

的意见强加于客观性的阵雨之上,并仅仅只是止

于此一基础。这样唯心式的自欺欺人,根本无法

善用雨水的益处,同时更没有办法规避雨水的弊

端。

所以,不论是虫子还是石头,请停止你们愚蠢的

自我满足吧。雨,并不为伤害你们而来临,也不

为满足你们而离去,能够伤害与满足你们的,只

有你们自己!

(摘抄)

——————————————————————

————————————————————————————

作者又要有新书啦!

————————————

如果各位读者们有很好的故事的话,可以分享给作者哦!

上一章 语 一章一事或影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