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作家与少女
本书标签: 都市  人生感悟  家庭斗争     

第四十九章 不同凡响

作家与少女

著名的英国当代作家柯斯夫《在北京小洋楼里》巨著问世,全国掀起了一场竞相购买的浪潮。

特别是那些文学年轻爱好者,这部作品内所描绘的生活、爱情、人生、哲理、向往以及青春励志的故事,情节感人,给予诸多读者更大的启迪。他的品味和追求在作品中可一览无余!

刘黄最近也忙于耕耘,他立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其干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为榜样,经常半夜中还在用心地码字。

他先从一首打油诗开始,逐渐地涉及其他文学体裁,学习写散文,小说了。

他开始以自己的梦想为起点,经常刊发一些具有人生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作品。随着作品不断出炉,他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多看、多写、多练。

四合院也传来了佳讯,李培华下班回来,洗漱后对柯斯夫长篇小说爱不释手。他知道老同学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一生中有很多故事。从这部作品中,主题内涵围绕着人的生活,爱情与事业,人生的追求和理想为出发点,深入浅出地描绘一部令人惊叹的不朽作品。

柯兄,近四十年,从这本书中抽丝剥茧,看透了你不平凡的人生。唉!可惜你走的太早了,如果不是到了退休年龄,也没有那门闲工夫静静地坐在四合院枹桐树下欣赏,细品你的文字啊?!李培华喟然长叹,老奶奶走过来,望着儿子也戴着眼镜在看这部长篇小说。

柯斯夫说走就走了,时间一晃半年多,好人呀!

刘黄很少出门,即使是出去也是来去匆匆,经常买些书回来。

小刘,这个不错,听说他报了成人自考呢!老奶奶说给她儿子李培华听。

是的,快毕业了,努力铸就成果!刘黄很努力,将来他前途无量啊!李培华发出由衷的感叹

正当母子说笑中,刘黄静静地走进了四合院。

四合院收拾干净,除地上落了一些叶儿,余下的都是阳光透谢斑驳陆离的画面。

来、来、来,小刘!李培华招招手,他笑容可掬,彼此间亲切感油然而生。老奶奶望着瘦了一圈的他关心地问。

小刘啊!你又瘦了,是不是每天每夜看书学习?

谢谢老奶奶关心,我捧着干爹的长篇小说,边读边流淌着泪。以前他在生时,我们总是唠嗑,有时为争取统一思想而面红耳赤,可是现在呢,小洋楼冷冷清清,找不到前段时间的热闹。阳台上有些花卉也渐渐地死去,即使我像干爹一样喷水施肥,也无法挽回花卉枯死,可惜辜负了干爹临终的遗托。刘黄哽咽着,声音变得沙哑起来。

这也很理解,你太年轻,经历的太少,比如有些花卉浇水,施肥都是有时间性的。什么花需要阳光,什么花喜欢生长在阴蔽之处,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千篇一律,墨守成规,那就大错特错了,小刘啊!李培华语重心长地说道。

夜幕降临,小洋楼房间里又亮着灯,刘黄又在创作……

孤独的幸福 (小小说)

甘泉来,是一位孤寡老人,已八十有五了。他最初的相好是部队一位优秀女兵,恋爱失败他回到家乡后彼此杳无音讯。从那后来他也再没有考虑过娶媳妇的事了。左邻右舍都说他性格孤僻,好心人想给他保媒都被他拒绝了。随时光推移,他孤独寂寞几十年已成习惯了已经到了走不动的地步了。

甘泉来出生在江南一个小山村。村落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般。由于家贫,甘泉来父母过早去世了,他就跟婶娘长大的。那个年代有饭吃就很不错了,何况上学堂读书?要读得起书的只是富家子弟。他十岁时就地主家领养一条水牛,朝阳一出他就牵着牛上山,中午有时不回家,当夕阳西下时,把喂饱的老牛又牵回家交给地主家管家才回叔叔家,日复一日如此。从小就没有读过书的他,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几个,写自己名字还是地主家管家教他写的。

1949年解放了,农民翻身做主了。甘泉来也长大了。有一天,人民公社来了一支征兵连,有人说,年轻人可以报名检查身体当兵。他从田畈上跑向公社要求当兵,果然检上了。当大队长和村长送来军衣、军用物品时,甘泉来的婶子和大叔才知道他背着他们报名参了军,喜了一阵子。

五年后他转了业,没有商品粮只有回乡务农。正当夏季,天气燥热,突然间下起大雨,夹杂着龙卷风。你说这风怪不怪,这风专追甘泉来的屁股后面跑,足有几十几米远,结果“邪风”把他卷上屋顶。当他苏醒过来,已经躺在屋顶喘着气,还是村里人把他弄回家。就在当天晚上他高烧不退,夜间尽说胡话,冥冥之中,满口都是一些自己打仗时的场景和部队初恋的话,弄得婶子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结果叫上赤脚医生打了一针退烧针好了,病是好了,可是人就开始半痴呆了。

说起一九五O年抗美援朝战争,他去了朝鲜战场,那年是阻击战副队长,英勇杀敌,在一次阻击战中他身中数弹险些丧命,幸好抢救急时才捡回了一条生命。战斗胜利结束后他回到了部队立了一等功。地方部队,有位女兵喜欢上了他,一段时间混熟了。由于女方父亲是部队副首长,他反对女儿这段婚姻,结果把女儿调回地方安排在民政局上班。甘泉来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没有联系她了,最后退役了。

甘泉来回到家乡,带上立功证回来来找上民政局,由于文化水平太低,当地安排他坐“办公室”。可是他既不能写又不能说,换了两届局长,不得已把他安排民政局做门卫工作,这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本单位的人都把他当为“白痴”。

四十多岁了人,一场意外龙卷风,他也没有娶上媳妇,这可把他婶子急坏了。

那天甘泉来正好在门卫值班,听说来了一位漂亮的女领导到民政局搞调研工作。这女的叫何瑞英,与部队和甘泉来分开后就勉强嫁了人。但她不是不喜欢甘泉来,而是父母强烈反对。

你……你,怎么是你? 何瑞英一行刚走到局门口,她惊讶地看到甘泉来,她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和他打招呼。甘泉来只是痴痴地望着这位女人略有所思。

……哈哈,俺不认识你? 甘泉来痴痴地发笑。何瑞英正要伸手和他握手时,他转身低着头走入了门卫室关上了门。

就不认识了,甘泉来!她敲打着门卫室的门。

俺是姓甘,俺是门卫保安,你是?

何瑞英啊!你就忘了,对不起,都怪我爸拆散了我们……

甘泉来咬着牙、挠挠头,还是摇摇头不理她了。苦苦相思的何瑞英岂能放过,任凭她怎样解释他摇摇头。

何瑞英调研工作结束。一个礼拜她专程去找甘泉来,门卫已经换人了。她几次打电话问民政局肖主任,肖主任一句话轻描淡写地把她打发了。

甘泉来发疯了,病得不轻,已经于前几天发病住院了,何领导找他干嘛?哈哈,我们看见他可怜兮兮就让他去老家休息了。他是一位好同志,也是抗美援朝的英雄,组织上给予考虑,补助他抚恤金让他退休了。

让他退休?他可是立过一等功的军人!当个科长也不过分,把他的档案调出来,我要去慰问他。

她按照民政局提供的档案,可惜档案上没有载清详细地址以及门牌号码。她得知后伤心哭了三天三夜。

时间一晃又是几十年,甘泉来一直单身,偶尔间有人找他调情,那都是些寡妇们。这些婆娘们并不是相中他的人,而是看中他的退休一笔钱。别说甘泉来傻乎乎的,可他把钱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那些“女骚客”只有空空而回,纷纷埋怨他就是一头“蠢猪”。

八十五岁了,他一个人除搞三餐饭外,整天坐在老家。一间平房,家具都是叔父留下的。他坐在椅子上看电视,有一天他收到何瑞英转民政局送来的一个包裹,用颤抖的双手打开用红色绸缎包裹时,竟然是一张银行卡和一封信,他捧着卡和信呜呜地大哭起来。

对不起,何姑娘,你还惦记着甘泉来!

不眠的长长夜,整整人生一辈子。他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一份厚礼温暖了他那颗孤独的心。

刘黄长叹一声,总算完了初稿,他抬头望着墙上摆钟已经凌晨两点多了。

上一章 第四十八章 作品出版 作家与少女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十章 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