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钢铁洪流之前与之后的装甲车辆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法国S-35与S-40中型坦克

钢铁洪流之前与之后的装甲车辆

法国索玛S-35型中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辆用钢铁作为材料制造而成的坦克。1936年开始服役于法国部队。在1940年,作为世界上最好的中型坦克,许多专家都十分关注索玛-35型坦克。

中文名

法国SOMUAS-35中型坦克

外文名

SOMUAS-35

服役时间

1936年-1940年

所属国家

法国

SOMUA S-35坦克从1936年开始装备法军,一直服役到1940年法国投降。德国和意大利两国队也使用过这种坦克,该坦克是法国SOMUA(索玛)公司制造的,该公司是法国最早的坦克制造商之一,1918年曾参与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的生产。该坦克从1936年开始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至1940年共生产约500辆。是法国在二战期间最好的坦克。它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优于当时德军的三号坦克。[1]

共6张

s35多角度视图

此种坦克是由Sociétéd'OutillageMécaniqueetd'Usinaged'Artillerie即SOMUA公司制造的,它是因法国最高司令部的需要而于1931年制造完成的。1936~1940年装备法军,生产约500辆,德国和意大利也使用过该车。是法国在二战期间最好的坦克。

背景介绍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坦克在战争中显示的威力使其名声大振。世界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现了坦克的重要性,一些国家也开始不断进行研制和生产,从此,坦克家族也随之兴旺起来。

20世纪的20年代至30年代是坦克发展的旺盛时期,由于各国研制者的设计不同和各国制造水平的不同,这期间生产的坦克五花八门,但却充分显示出当时各国坦克的发展水平。

法国坦克“由轻到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英法是盟友,法国自然成为生产和制造坦克的第二个国家。20年代至30年代法国坦克的发展可以用“由轻到重”来概括。

“轻”意味着,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一直受“以步兵为主体”,“坦克的任务应该是支援步兵”的观点的影响,大部分法国坦克仍被编成独立的轻型坦克营,用于近距离支援步兵。“重”意味着,到了30年代,法军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强调坦克直接协同步兵作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法国研制出了巴塔耶B-1坦克“索玛”S-35等重型坦克。“索玛”S-35重型坦克,战斗总重量为20吨,以今天的观点看,够不上重型坦克,在后来的战争中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1934年秋天制造,对该车的测试开始于1935年春。1936年春,坦克测试成功,开始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该坦克从1936年至1940年共生产约500辆,一直服役到1940年法国投降。

1940年5月之前,已经有超过400辆的SomuaS-35型坦克服役于法国军队中的胸甲骑兵(RégimentsdeCuirassiers)和龙骑兵部队(RégimentsdeDragonsintheDivisionLégèreMéchanique)(DLM)中。法军的3个轻机械化师,各装备87辆S-35坦克;驻突尼斯的第6轻骑兵师也装备有50辆这种坦克;第4后备装甲师也装备有少量这种坦克。

该种坦克装备了精锐的投掷器和斜面装甲,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优于当时德军的三号坦克,并且它被德国人认为是装备有37mmAT反坦克炮小组难以攻克的坦克。但由于法军的战术拙劣,只用坦克实施一些单独的作战行动,因而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940年法国被占领后,德军接受了全部法国坦克,并利用S-35坦克执行各种任务,有些还参加了对苏联的入侵,德军把这种坦克命名为35C739(f)坦克。并将其中一部分改装为装甲指挥车,另有少量的则转交给了意大利。[2]S-35坦克的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缺少一个双向回路电台并采用单人炮塔,且车体连接不坚固,车长负担过重,该坦克仅3名乘员,车长既要指挥坦克,又要负责火炮和机枪的装弹,瞄准和射击,这样必定影响射击速度,以致完全不能发挥该坦克应有的效能。[1]

SOMUAS-35

技术特点

①侧重于机动性能的提高。推进系统技术初步从汽车拖拉机技术中分离出来,专用汽油机和高速柴机研制成功,二级行星转向机、双差速式转向机构相继部世,行动装置普遍采用弹性悬挂技术。

②坦克通常以机枪为主要武器,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为增强火力,安装了75或76毫米短身管榴弹炮,甚至发展为多炮塔坦克。

③反坦克炮出现后,坦克的装甲防护力得到加理布置装甲厚度,提高了抗弹能力。

SOMUAS-35

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20000kg

乘员3人

法国索玛S-35中型坦克

车长5.30m

车宽2.10m

车高2.62m

攻击范围:142.83英里

引擎Somua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7(max.)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59/129km

法国索玛S-35中型坦克

火力装备47mmSA35L/34;1x7.5mmChatelleraultM6Model31

动力设备:190马力

弹药47mm:118发;7.5mm:1250发

装甲20-56mm

爬坡度40度

法国索玛S-35中型坦克

通过垂直墙高0.76m

越壕宽2.13m

涉水深1.00m

战场应用

S-35坦克(SomuaS-35)在三十年代中期开始装备法军骑兵部队,这是当时设计最先进的坦克,炮塔和车体是钢铁铸造而成,具有优美的弧度,无线电对讲机是标准设备,这些独特设计影响了后来的美国谢尔曼和苏联T-34坦克。S-35坦克战斗全重将近20吨,乘员3人,炮塔正面装甲厚度55毫米,车身装甲厚度40毫米,最薄弱的后部也有20毫米,防护效果相当不错。S-35装备一门47毫米L/40加农炮,这是西线战场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动力系统是一台八缸汽油发动机,功率19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40公里。法军一共有超过400辆S-35坦克,但只有243辆装备部队,其余的都停在仓库里面。S-35坦克跟德军的对手三号坦克相比,火力和防护都胜过一筹,只有动力稍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广泛地使用了他们缴获的武器。从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到征服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德国人将LTvz.38坦克,CharB1bis坦克,索玛S-35坦克和雷诺R-35轻型坦克都收入囊中(德国人在攻陷荷兰后还很好地使用了缴获的DAFM38装甲车,这些车辆在东线被用于和游击队的战斗)。在西线,德国人也很善于利用缴获的车辆,特别有名的就是在阿登战役中斯科尔兹尼的第150装甲旅。

钢铁洪流之前与之后的装甲车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纳粹德国一号轻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