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规则类怪谈与灵异故事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恐怖灵异  细思极恐   

借尸还魂

规则类怪谈与灵异故事

患者是一位83岁的老者,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后的抢救,居然神奇的活过来了,而且活过来以后状态特别好,医生们都以为是回光返照,估计撑不了多久了。结果发现病人的状态越来越好,又能吃又能喝还能聊,家属一开始都很感谢医院,但渐渐的发现不对了。老人家的饮食习惯,语言习惯,甚至是记忆,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的。“家属刚才给我发微信,说救活的不是他父亲!”“家属说的是,病人声音变成了病人姐夫的,且说的事情全是姐夫的。”所以家属认为医院抢救回来的不是他原83岁的父亲,而是父亲的姐夫,并且是去了台湾,生死不明的姐夫。

这应该是一个在急诊科医生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医生把病人的姐夫给抢救回来了。按道理说,病人的姐夫去台湾以后应该也是去世了,他的魂莫名其妙的跑到了这具身体里,所以他醒过来问的第一件事就是他谁在哪儿,医生告诉他这是医院,病人说知道,他问的是这是哪里?医生就说这是某某市,你都不知道?病人当时还说,我在这里有两套房子。

这个案例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查一下,有可能找到这个作者(知乎:急诊狼人),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也希望老人家看到以后也可以提供一些更详细的后续资料。救活了病人,家属却说,“救活的不是本人… 注:作者也在讨论区里有了互动,看来可信性还是十分高的。

再给大家说一个真正发生过的,引发了国际流量的一个真实事件。

案例2:“台湾朱秀华借尸还魂事件”

“台湾朱秀华借尸还魂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不光华人世界,很多外国记者也都来到台湾跟踪报道。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但现在大家还可以查到的,并且这么长时间了,没有任何的媒体报道能准确的指出她撒谎的可能性,只是说没法解释。并且还被拍成电影,有两部电影,几部纪录片。其中《借尸还魂》(英语:Living Soul in Dead Body),1981年电影。梁修身、胡茵梦、刘引商主演。

被朱秀华附体的林罔腰的原照(左)以及这部电影的剧照

1959年台湾云林县麦寮乡,37岁的林罔腰女士因病突然昏迷不醒,丈夫将其送至医院抢救,随后被告知死亡。三天后在葬礼上林女士猛然醒过来了,醒过来以后完全就变了一个人,语气语调口音也变了金门的口音,不再是台湾的口音了。大家都以为她是出问题了,想送到精神病院,后来发现她的精神没问题,只是她所有的一切都变成另外一个人,她说自己叫朱秀华,来自于金门,并且是怎么死的,中间路过什么事情她都还记得,并且最有趣的事情是不仅说话的口音变了,语气变了,饮食习惯变了,她居然从原来的目不识丁变成不仅识文断字,而且还会记账。

总之林女士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说在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全家乘船逃离,不料被炮弹击中父母都死了,只剩自己在海上漂流了三天,最终漂流到了台湾台西乡的海丰岛。当地渔民见她带有黄金首饰便起了歹意,抢走其财物,将自己推入海中。而自己死后,灵魂飘到台西乡五条港安西府,借用林罔腰身体还魂。此事在当时轰动了台湾,一时成为了国际舆论的焦点。为了证明其所言虚实,许多报社,民间机构,都经过了大量的核实原来真有朱秀华这个人存在,而她所描述的朱秀华被害的事件,经过走访也是真实存在的。也大量刊登在当时台湾的各大报纸,比如一九六二年(?)三月十六日《征信新闻报》的《麦寮妇人“借尸还魂”》这两篇报道,亲往云林采访朱秀华及吴秋得后写成的。而《民声日报》一九六二年四月十八日第五版有庄添池报道的《借尸还魂记实》。《今日佛教》杂志五十四期李玉环撰的《朱秀华借尸还魂记》。

这里有几个报刊报道的细节:

1961年,星云法师到朱秀华所在地斗六弘法,后来与智道尼师还有许多善信等亲访林罔腰。而陪同的一位熊炬明居士曾住过金门,并刻意跟林罔腰聊金门的街景与建筑,毫发不差。因此星云、智道等人都立刻相信此事,后由李玉环女居士将访林罔腰的情形撰成文章,发表在《今日佛教》杂志[3]。

1962年,斗六陆军八一五医院(今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斗六分院)院长刘海波,特由云林县政府主计室杨主任、业检室赖主任及记者等人陪同,去采访林罔腰,诊视其是否有精神病。刘海波表示,他观察的结果认为:“讲述时,精神表情自然,言语清楚并无异状,眼光神情不像精神病的样子,此番观察尚难作病理的判断。”杨主任也表示:“我家住彰化鹿港,鹿港口音和麦寮口音相同,她却有厦门方面的口音(金门腔)[4]。”

后又被带往陆军九二七医院(另说是八二七医院)检查,主任医师朱医师是朱秀华的金门远房亲戚,林罔腰就诊时见到朱医师,突然叫“叔叔”,朱医师纳闷地问:“为何叫我‘叔叔’呢?”林罔腰便讲述借尸还魂的经过,并称自己是朱秀华。朱医师不相信,暗中叫护士请其妻过来让林罔腰辨认,结果林罔腰一看见朱医师的太太立刻叫出“婶婶”,才让朱医师相信真有借尸还魂[5]。

1981年,朱秀华事件被改编成电影《借尸还魂》

1996年,电视节目《台湾灵异事件》播出《借尸还魂》单元剧,改编朱秀华事件。

2008年,电视节目《戏说台湾》改编朱秀华事件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确切的相信朱秀华事件的真实性,但是在其一生之中如此多的可以被反复验证的生活记忆的细节,的确给了我们常人一个一探究竟的机会。还是十分值得思考的。

案例3:借尸还魂的长乐做桶人

讨论死后意识的话题时候分享了一个精彩的案例:“有些县志的附录也会记录离奇事件,提供给您参考一下,比如《平潭县志》(1923年, 黄履思纂修),卷三十四〈杂录〉记载的这一则。

我看来如获至宝,觉得可以帮助到很多朋友理解生死。可惜只是古本的影像。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打字校对,翻译过来。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加注了标点,如有不妥之处,请指出。

"淸,咸豐間,南澳區鹿灶村有農家子陳祖珠。年二一十餘。已娶妻生子矣。一日暴病死,越夕將殮,忽張目。操長樂語曰:此非吾家,胡至此?父母兄弟紛集顧問皆不識。共提其耳悟之亦不申辯。病愈,問長樂青溪距離遠近,屢欲往視。家人密閉室中不得去,久遂安之。自言本青溪人,業箍桶,家惟一妻。死時不自如飄蕩至此觸臥屍翕然而合。後以箱桶業終其身。"

白话翻译:"淸朝的咸豐年間,福建平潭县南澳區鹿灶村有農家子陳祖珠。年二一十餘。已娶妻生子矣。一日暴病死, 家人准备明日入殓,猛然眼睛睁开了, 居然用長樂话(长乐距离平潭800余里,和福建同学考证后,平潭和长乐方言有些差别,两地基本听得懂。)。问:这不是我家啊,我怎么到这里了? 并且发现陳祖珠的父母兄弟,这位“陳祖珠”全都不认识了!(注:口音变了,记忆变了。。。)家人(觉得他可能糊涂了)就一起提示他让他醒悟自己是“陳祖珠”(注“提耳”一词是表示提示、教导的意思)”。于是“陳祖珠”也不再申辩解释了(估计是吓着了或者也认命了)。 后来,居然病愈了,虽然问过几次福建長樂(就是福建长乐国际机场所在地)到青溪距離遠近(我查了一下,跨海大桥开动前要400公里),希望回去探视。但是家人坚决不答应甚至把他软禁在室内,不让他出门,久而久之他只好作罢。慢慢告诉大家,自己原本是福建长乐青溪人,以做水桶为职业。也是因病而亡,不知道怎么就飘到了这里,见到了陳祖珠的尸体,一碰尸体就,就合二为一的醒了过来。在新家待下了之后,依然做他的老本行,做木桶直到寿终正寝。”

多么生动有趣的案例!感谢过去文献记载的绅士们!

附录:《平潭县志》介绍

平潭地方志编修始于明嘉靖年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止,先后编成《海坛记》(郭万程辑)、《平潭名胜记》和《人物志》(施天章辑)、《平潭乡土志》(宋廷模辑)等志书。 1984年2月,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部署全省修志工作。1985年3月,平潭县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1995年1月改称平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县长汤森金兼任主任,同时成立县志编纂办公室,开始着手点校整理旧县志,并于1990年重版。新编《平潭县志》共36卷,110万字。

解离性濒死体验案例启发

看过之后,您有什么启发?

至少对我的启发:这个案例精彩之处在于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身体与灵魂的关系。记忆的介质问题(是大脑还是灵魂),理解死亡,与濒死体验的关系。

濒死与死亡的关系

其实很多的濒死体验也是如此,灵魂离开就是一具尸体(完全可以被诊断为脑死亡,临床死亡)。只要,尸体没有完全败坏,灵魂再一次回来,于是就有了濒死体验,或者还魂了。

记忆的介质问题

我们常人往往都认为,记忆是以大脑为基础的,脑死亡之后记忆就没有了。可是很多濒死体验,轮回转世的记忆,还有这个案例却告诉我们,真正的记忆似乎是储存在灵魂之中(具体什么原理有待探讨),大脑,只是个硬盘备份而已!或者接受器,播放器。

我们的才智技能来自于哪里

事情是跟着我们的灵魂的,或者是前世的灵魂,或者是别人的灵魂。比如箍桶匠的灵魂即便在另外一个只会种田的农民身体里面复苏了,他依然可以做木桶!

大脑与意识/身体与灵魂的关系

我们的身体包括大脑就像一个空壳子,真正的主人是意识体或者灵魂。一旦不同的灵魂入住了,这个人的记忆,口音,手艺。。。全都随着灵魂的到来而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就如同灵魂附体一样。不过这一次是长久附体。

更进一步,那么我们每一个从母亲肚子里生出来的人,是一个全新的人吗?我来自于哪里

写在最后:

濒死与死亡的关系:其实很多的濒死体验也是如此,灵魂离开了就是一具尸体(完全可以被诊断为脑死亡,临床死亡)。只要尸体没有完全败坏,灵魂就有可能再一次回来,于是就有了濒死体验,或者所谓的“还魂”了。

记忆的介质问题:我们常人往往都认为,记忆是以大脑为基础的,脑死亡之后记忆就没有了。可是很多濒死体验,轮回转世的记忆,还有这个案例却告诉我们,真正的记忆似乎是储存在灵魂之中(具体什么原理有待探讨),大脑只是个硬盘备份或播放器而已!

我们的才智技能来自于哪里:是跟着我们的灵魂的,或者是前世的灵魂,或者是别人的灵魂。比如箍桶匠的灵魂即便在另外一个只会种田的农民身体里面复苏了,他依然可以做木桶!

大脑与意识/身体与灵魂的关系:我们的身体包括大脑就像一个空壳子,真正的主人是意识体或者灵魂。一旦不同的灵魂入住了,这个人的记忆,口音,手艺。。。全都随着新的灵魂的到来而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就如同灵魂附体一样。不过这一次是长久附体。

那么思考一下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出生,有没有可能就是如同这些离解性濒死体验,只不过这一次我们的以前的灵魂进入了这个新生儿的肉体,于是你就成为了现在的你?

从这几个案例里我们似乎有机会瞥见3个哲学终极问题的答案: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你觉得呢?

上一章 风水法阵 规则类怪谈与灵异故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不平凡的人《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