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蜀山剑玄录之剑诀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第168章实力4

蜀山剑玄录之剑诀

不住姜恒,但两人也不会帮着姜恒去故意弄乱大雍国,到时外有兵患,内有内乱,大雍国即便是实力在强劲也应不住里应外合,到时候更是免不了一场生灵涂炭。

改朝换代,不管多么平和多么血腥,到头来受苦的,都是百姓。箫慕两人的良心告诉他们,他们无法为了惩戒恶人而置大雍国千千万万的百姓于不顾。

但两人却也不会阻止姜恒的行动,因为不管是姜恒还是大雍王,心里都装着大雍国,因此无论是成是败,皆由天定,他们两人不会插手。

因此两人昨日便写信回绝了姜恒,但也隐晦的表示自己置身事外,谁也不帮。成败边看个人造化了。

看两人进来,姜恒便起身相迎,三人相见,也没有过多的客套话,只是各自便微微颔首,友好地笑了笑,算是示意。

随后姜恒便直言大雍王有请,到时,一切疑惑自会解开。

箫慕两人相视惊疑,双双看向姜恒,只觉姜恒整个人气质出尘,丝毫不像是会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之人,眼神更是坦荡清明,没有一丝心虚与不安。

要不是昨日那封信是姜宁亲自送到箫一剑手上的,箫一剑还真怀疑昨日那封信是有人刻意伪造笔记用来刻意抹黑姜恒的一般。

但很显然,昨日那封信却是是姜恒亲笔,只是今日的姜恒也坦坦荡荡真诚无比,完完全全便是一个忠心护主,忧国忧民的良臣。

这么矛盾的事情,却发生在了一个人身上,有一瞬,箫一剑还真的怀疑眼前的姜恒是不是人格分裂了,一时是一个时刻想着篡位的乱臣贼子,一时又是淡看功名利禄的隐士高人。

一行人就这么在马车中颠啊颠、颠啊颠,一路各揣心事的来到了大雍王的清风书房。

三人一进来,便看到了一直站着等在书桌前的大雍王。还未等箫慕两人行礼,大雍王嘴上便连声说着‘抱歉’,首先便屈身对着箫慕两人行了个大礼。

箫慕两人惊的一时间脑子有些短路,便愣愣的杵在原地,睁大了眼看了看大雍王,又看了看姜恒,而两人却皆是一脸平静,只是招呼着两人坐下,又亲自送上了茶水。

#173章平雍之战

箫一剑刚要开口询问,却只见姜恒苦笑着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大雍王更是笑着摆了摆手,微微抿了口茶,便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之前两位少侠询问娲氏一事,姜恒没有告知你们实情,多有得罪,还望两位少侠不要怪我们多有欺瞒才好。不是我们刻意隐瞒,实在是这娲氏一族秘闻牵扯太多,在我们不确定你们两人真实身份时,着实是不敢多说……”

大雍王神色淡淡,就这么静静的讲述着娲氏一族和圣元教的秘闻,而箫慕两人则是越听越惊奇,不由得出了神,连大雍王什么时候讲完的都不知道,只是直直的坐在原地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一般,双眼空洞,似乎失了魂一样。

从大雍王的叙述之中,箫慕两人得知这世上原本没有圣元界,只有圣元教,而这圣元教便是娲氏一族所创,实力强劲,但却因上古人界一场大战而毁于一旦。

上古的那张战争之后,圣元教元气大伤而归,娲皇为避祸,自封圣元,独成圣元境,此后便有了圣元界。

此境中原来便只有一国,就是现在的洛水国。那时的洛水国还十分强大,地域辽阔,总面积达到了现在八国的土地总和的十分之七。

在几千年的发展之中,洛水国早已渐渐发展起来,经济也是发达,军事实力也很强,人的欲望总是无限的,在自己实力一点点强大起来之后,洛水国的国君再也不甘受到圣元教的控制了。

因此,在圣元教元气大伤之时,原来一直受到圣元教庇护,当时受圣元境庇护的洛水国,却在此时爆发了野心。

洛水国几乎倾尽了全国兵力,将圣元教的宫殿团团围住,大战一触即发,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是圣元教元气大伤,但毕竟根基深厚,因此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两股势力就这么僵持着,每天都有千千万万人倒下,双方持续激战了三个月,死伤无数,军备供应也渐渐的有些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了,但是双方还是没有停战的打算。

又是这么持续了半年之久,双方似乎已经打得有些精疲力竭了,但是谁也不愿意首先低头,不愿意首先服输。战争一起来,无论如何,苦的都是百姓啊!

很多人的亲人丧命战场,国不成国,家不为家,战线一拉长之后,路上随处可见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难民,但统治者无限膨胀的野心让他彻底丧失了理智,面对百姓的哀求和士兵的抵触,他视若惘闻,还是固执己见的排兵布阵,不胜誓不还家,双方便一直这么争斗着……

这场持续了整整一年的王权与教权之争,最终王权胜了,当洛水国国君看到圣元教几乎消失殆尽了,以为终于获得了他想要的一切——权力、地位以及其他,疲惫的脸上霎时充满了兴奋和膨胀的欲望。

那么多年来,他一直臣服于圣元教之下,蛰伏着,就希望一天能把圣元教踩在脚下!今天他终于成功了,终于翻身了,终于成为了这圣元界中唯一的霸主!

但长达一年的战争已经把洛水国给掏空了,洛水国国君回国时,才发现一切都和他原来预想的不一样了,很不一样了。

战争之后,洛水国国库空虚,军备废弛,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怨声载道。洛水国的势力衰弱了,原先洛水国国君为了拉拢人心而分封的各地诸侯王便也受不住名利的诱惑,纷纷按耐不住,蠢蠢欲动了。

原先分封的诸侯王皆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对于领兵作战一事自是轻车熟路。

就这样,为期三年的王国内乱便开始了,洛水国本就已经国力空虚,却还是硬撑着于各地诸侯周旋,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相互制衡,洛水国才不至于最终亡国。

三年内乱结束,各地诸侯便纷纷独立,虽然表面上还是尊洛水国为天下共主,实则,洛水国只是各诸侯调节纠纷解决矛盾的一个场所而已。

七位诸侯联合一起,各自立国,经过这千年的休整,方才形成今天局势。但圣元教却是至此便隐匿不见了。想来圣元教余下党羽,应该是乔装成普通百姓混进了各国或者说是就此隐匿了。

凭圣元教中人的实力,若是混进各国,想必也都是达官显贵了。

一年战争、三年内乱之后,洛水国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甚至快比不上实力最强大的原先的大雍国了,因此各诸侯对于洛水国自然也没有先前的那种尊重,八国都是貌合神离。

对于其他七国的放肆,洛水国自然是不乐意见到这种局面的,因此这千年来,洛水国不断的发展强大自己,不断的寻找各种方式挑起诸侯之间的矛盾。

诸侯自己一乱,那么便能很好地相互制衡,洛水国的地位也会更加稳固,最好各国之间狠狠的打一战,到最后即便没有输赢,也是两败俱伤,好让洛水国坐收渔翁之利。

箫慕两人双眼失神,似乎还在消化着大雍王之前的话,还没来得及彻底消化这些,便有听到了一件大事,即便是箫一剑早有预料,就这么听到大雍王丝毫不加掩饰的露骨言论时,却还是不由得心寒了一下。

难道在权力面前,人命就这么不值一顾么?

上次洛水国仙师大比刺杀内幕,一如箫一剑所预料和大壅王所解答的。

刺客是洛风自己安排的,哪个刺客被捕也是刻意为之,就连哪些宫女乐师会被杀掉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不过那些被杀之人自然不知道自己离死已经不远了。

刺杀之举是洛水国施的离间七国之计。目的便是为了引出诸侯王之间的新仇旧恨,从而挑起诸侯王之间的纷争。

大雍王说着说着便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直言恐怕有些诸侯王已经中计,七国之乱或许就此开始。

而在这七国之乱中,首当其冲的,想必便是大雍了,当年洛水国三年内乱之中,大雍国的先祖可是出了很大的力,并且这么些年下来,虽说大雍国年轻一杯中没有特别顶尖的人物,但却也没有拉后腿之人,实力都差不多,也都在中级左右。

而在中年一辈之中,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大雍国都占了绝对性的优势,因为经过十几年的修炼,大雍国中那群年轻仙师也都成长起来了。每过五年或是十年,大雍国中便有成百上千的中年高级仙师出现。

更加上大雍王和姜恒勤政爱民、目光长远,执政期间大雍国国力迅速增长,虽然在表面上大雍王刻意加以掩饰,但实则,大雍国足以匹敌七国联手,试问,这样的一个诸侯国怎能让人不忌惮,这样的诸侯国存在一日,洛风又岂能安枕?

箫慕两人闻言各自有些黯然,却又看到大雍王起身对着两人再次行了个礼,姜恒在后面也是同步行了大礼。两人又是一惊,却又得知,姜恒的亲笔信不过是对两人的一种试探罢了。

毕竟两人出现的时机那么巧合,一切都巧到似乎有几分人物的痕迹,在这紧要关头,大雍王自然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不能拿整个国家冒险,试探之举也是为了试探是否萧一剑为洛水的人。

密信一事充分证实了箫慕两人只是单纯的外来者,而没有其他有害国家利益的目的,那么对于两位实力如此强劲的少年,大雍王自然是要好好拉拢的。

一番话落,大雍王便恳求箫慕两人帮助大雍国共同度过这次劫难,两人正在考虑之际,一直坐在后面,从头至尾未发一言的姜恒突然开口了,一开口便是一枚重弹,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两位少侠似乎对圣元教一事极为感兴趣,而作为与圣元教对战的洛水国,当年自然是有史官记录下整件事情的始末的,远比我们知道的要详尽的多。

不仅是大战内幕,洛水国还知道圣元教最后消散内幕。或许从洛水国的史书之中,你们还能发现圣元教其余一干人等的下落和线索。有了圣元教之人的指引,想必,你们完成自己的目的,也会方便的多吧!

我姜恒,再此答应两位少侠,此事若功成,不知是我大雍,甚至连整个圣元界一齐都拜圣元教为国教!”

闻言,大雍王也并没有表示什么异议,两个人的说辞似乎是早就串通好了的一般。互相帮衬着,说服着箫一剑。

箫一剑也确实不得不承认,拜圣元教为国教一事却是很让他心动,既然已经知道了圣元教和娲氏一族渊源颇深,而慕秋凌又是娲氏一族第五任圣女,本就肩负着复兴娲氏一族的使命,单凭一人之力,自然是极难,但若是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支持,那么行事便会事半功倍。

一考虑到这一层,似乎一切问题都没有其他什么需要想的必要了,箫慕两人当下便深深叹了口气,本想置身事外,激活了血脉完成了任务便回去的,本就不想参与任何利益纷争的,却没想到还是被拖了进来,片刻也不得安生。

只是面对着面前极会把握人心的两人,萧一剑最终还是苦笑着点了点头。

#174章瑶云城之战

虽然两人早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可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快。

距离仙师大比结束仅仅五日的时间,洛水国便朝着其余六国下了洛水天子密令,此令一出,诸侯来效,莫敢不从。

距离刺客之举只短短七日时间,洛风便趁机拿出了早就伪造好的证据,不出意料的,一切的证据都指向了大雍王。

各诸侯国离开洛水国各自归国之前,洛风便密诏过除大雍王之外的其余六人,当日便拿出了一些蛛丝马迹,据说当日洛风一脸惋惜和悲痛,极言只是巧合而已,证据还不充分。

再之后,即便是铁证如山,洛风还是愿意为大雍王说情。征讨大雍,最终还是魏歌国国君一捶定音。

戏做到这个份上却还是没有惹人怀疑,这洛风的城府和心机,真让人不寒而栗。

而与此同时,身为当事人的大雍国则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靠着大雍王十几年来安插在各国的探子才探知这些事情。

便急召箫慕两人,四人相视皆是苦笑,这场战争,看来,是怎么也躲不掉的了。

等到洛水国的诏令真正下来,少则半月,多则月余,这段时间足够大雍国做些简单的部署了,既然不甘任人鱼肉,那便只能先声夺人了。

虽然不知道其余七国在这几十年来的具体情况如何,但大致的情况心里总是有个数的。要是真打起来,大雍国自然会打得很吃力,但也不至于吃太大的亏。毕竟七国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傻到倾全国之力来攻打大雍。

因此大雍国所需要面对的敌人,只是二分之一,最多三分之二的七国而已。这样大雍国的压力变小了不少,胜算也变大了几分,只是,即便是这样,毕竟以一敌七,面前的这场,必定是苦战无疑。

日子便在这么紧锣密鼓的部署之中飞速而逝。

不觉便已是十五天过去了,而正好是十五天的清晨,洛水国的天子诏书便抵达了大雍国。

一字一句都是痛心疾首的惋惜和责备,明里安抚伤心,字里行间却是狠狠的将大雍王至于不仁不义之境,丝毫不留情面。

几乎是与这封诏书同步的,洛风派人在各国的大街小巷都张贴满了这张诏书的复制版。

一时间,这件事情便尽人皆知了,大街小巷上闹的沸沸扬扬的,大多是在骂大雍王人面兽心,衣冠禽兽,偶尔一两个为大雍王不平的声音很快便被彻底埋在了人群里……

所幸,大雍王平日深得民心,因此大雍国的百姓丝毫不相信这份诏书,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王。

在大雍王执政期间,没出过一桩冤案,没杀错过一个人,没传过什么什么绯闻,官员不压榨百姓,贵族不仗势欺人,自己的王更是勤勤恳恳爱民如子,没有扩建过宫殿,没有大兴土木征发徭役,数十年如一日。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囹圄常空,家家安居乐业。

就算退一万步讲,这件事真是自己的王做的又如何,大雍王比之洛风不知好了多少倍了!取而代之也并没有

上一章 第168章实力3 蜀山剑玄录之剑诀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68章实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