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帝国千秋
本书标签: 幻想 

第一章:艰难变法(东方)

帝国千秋

德宋末年,因制度原因,德宋王朝常年积贫积弱,外部受猛安和党夏的威胁,导致战乱频发。为解决内部稳定,统治者荒年募兵,大量流民招入军队。

冗官,冗兵,冗费之增,使其财政入不敷出,以形积贫。

王临甫对此上书皇帝以求变法说道:不行以变法,恐复前朝之乱,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不自知其无以称职,而敢缘使事之所及,冒言天下之事,伏惟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

但没有得到仁宗的采纳,直到后来神宗即位,神宗希望能够改变如今积贫积弱的现象,并起用王临甫为江宁知府。

四月,王临甫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于是……

朝堂上……

“圣上,依臣之见,若要改善积贫积弱之局面,应当革新现有法度。如今此局面并非是我大宋对外开支过多,而是内部生产过少。臣认为,只要生产提高,那么就可以解决之前的冗费现象。这样通过生产粮食或者丝绸一类的,通过丝绸之路卖到其他地方,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财,冗费现象就可以得以解决。但是这不足以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冗兵和冗官。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他们共同点在于就是人数过多导致国家大部分的财政都用在他们的身上,加上内部生产过少,消耗大,所以就出现了冗费,冗兵和冗官的现象。”

“爱卿所言极是,但可有良计解这燃眉之急?”

“治国之道,效法于古也,革现今之法,整军备,裁冗兵。官僚富豪者多土地,庶民苦于徭役,日积月累,必兴其反。若废除此等人士,天下自是太平之象,兴盛之局。”

就在这时旁边的文武百官开始议论,于是众服为确论,但仍有反对之声。

一位叫苏子和的大臣反对了他的说法,对此他是这么说的:“效法于先代,而不知变通,岂知变法而利宋?若非为善,天下不更乱乎?

另外一位名叫司马君迂也同样反对他,他说:“天下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于是王临甫回言道:“尔等岂知变法非利宋哉?变法之事当不可皆效于古也。应具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方可奏效。天下所生之财货何在于官耶?庶民务农耕于田而生其粮,易粮于市,金银流通赋税于朝也,故天下所生之财货在于民,不在官。”

这一说让皇帝都对他交口称赞,文武百官也都基本信服。 之后王临甫开始实行变法,一系列的新制度也应运而生。

为了新制度的运行,特立革法司给王临甫进行变法。后来苏子和回到湖州后对实行的变法进行批判。

身为湖州知州的苏子和给皇帝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神宗看到后瞬间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前往苏子和家,将苏子和诗文全部搜罗了一遍,并把他带回朝都。

而王临甫那边,已经开始全面变法,颁布了不少新的制度,变法推到了最高潮。也正是此时,危机正在暗流涌动……

变法实行不久,一部分官员认识到了变法的弊端于是朝堂之上……

吕献幽对新法罗列出了十大过失,王临甫被贬为了地方官。

之后上言皇太后表示:“临甫大奸似忠,大佞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临甫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

后来朝堂之上更有大臣说:“新法虽有利宋之处,亦有其弊也。且弊大于利,臣闻市井庶民为避保甲而断双臂,若此长久,苍生必苦于新法,陛下必成千古罪人。”

王临甫反驳道:“臣不知庶民为避保甲而断其双臂,是臣所虑不周,臣提议重修新法,而换苍生之太平。”

但是面对多方反驳,神宗听取多方建议。后王临甫称病在家,继而请求辞官归隐。韩子华等大臣规劝:“新法虽有弊处,但也为我宋廷三冗局面得以善处。”

后虽有挽留,但变法派内部分裂,新法很难继续下去,因长子病故,临甫辞去宰相隐居江宁,法令皆被废止。

神宗去世后,哲宗即位,太后垂帘听政,遣司马君迂为相,新法皆废,之后临甫病入膏肓逝于钟山。

后德宋陷入党争之泥沼,无法自拔。却并未意识到一场更大的危险正悄然降临……

上一章 第一章:圣战开端(西方) 帝国千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联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