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故事重提:诗经
本书标签: 短篇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故事重提:诗经

*此章节为初稿,多有言语不通之处,敬请谅解。

桃夭坐在院子里,望向那棵桃树,花儿开得极致,几乎耗尽生命。

她望得出了神,都忘了过去多久,直到几声少女的嬉笑才将她拉回。桃夭知道,她是想那东郎了。自从那日分离,她心中念着的,便是桃林中的一抹白衣。姊妹们笑她天真,她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思念。

轻叹一声,感叹着已是四月末,自家院落中的花也快要谢了。

正巧,门外一阵喧闹,不知发生了什么。

桃夭没立刻去看,躲在半掩的门房后听着。

大雁独有的鸣叫就这样传入了后院。桃夭有些惊讶,正想着是哪家公子看上了自己的那些个姊姊们,这般急着上门提亲。

思索间,母亲从前厅归来。桃夭急忙要向母亲行礼,却被满脸笑意的母亲制止。桃夭不知何事,被母亲拉到一旁坐下后,没等她问话,母亲便对她说,那位城东的男子想要娶她,今日正是来纳采的。桃夭疑惑,猜测是不是哪一日自己言语不周,说出了自己心悦那男子的事情,才让家人答应得这样快。

想到这里,桃夭心中不免泛起些许苦涩。她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点头。

几日后的家中,火红的灯笼,在门前,院里,迎着客人轻轻晃。

桃夭从来没在家中见过这么多的客人,家人忙里忙外,招待客人。她就在门后悄悄地撇上一眼,没敢上前。

桃夭回身转入房中,望向那件已然放了许久的嫁衣。这是母亲寻了一家极好的铺子为她做的,黑红的衣裙,似寄托了家人的关心。

可她不愿穿。她不愿上那花轿,更不愿嫁与那素未谋面的夫君。她在等,等桃林下白衣,等她的东郎。

她等不到了。

桃夭明白的,她比谁都要明白。

院中的桃,欲要谢干净,只留下些苍白的花儿,还伫立在枝头。桃夭把手伸向窗外,探着头努力去嗅这残留的一丝清香。扶上枝干,桃夭眼中流出几分怜,几缕爱,几许不舍。

她便这般看着,看着风吹,看着桃花,时不时还落下几片瓣来。桃夭没有觉察,面颊上有什么东西正缓缓滑过。

日子从东头渐渐偏向了西边,阳光透过枝叶,照在她身上。

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跑了进来,附在桃夭耳边轻声提醒她,吉时要到了,父母命她快点换上嫁衣。桃夭侧过身,笑得有些牵强。屋内的光线昏暗,小丫头没看清她的表情,只顾拿来嫁衣,为桃夭梳发上妆。

花轿停在宅院前,一阵阵欢声笑语穿过了厅堂,亲朋好友在旁,纷纷道贺。

桃夭穿着那一袭嫁衣,裙尾略略拖了地。黑红的头盖下,没人知晓她的神情。长发上的五色缨穗,随她的脚步慢慢摆动。

顺着对方递来的引手绳,桃夭上了轿。

有孩童跟在轿后,好奇地追随。姊妹们朝着她笑,为她祝福。许多路过的人也都停下了脚步。可惜桃夭看不清外头,只依稀听见路旁的人们的欢声笑语,几声马蹄。除此,只有她心在诉说着。

摇晃着走了许久,轿子停了。有人拉起了她的手,引她出了轿子。她猜,那应当就是她所谓的夫君。

步入陌生的厅堂,几支红烛正在燃烧,火光照暖了她的身体,让她感到些许的安心。或许,嫁与那城东的男子,也并非什么坏事,桃夭这般安慰自己。

她缓缓跪下,与他一同携手拜了父母,拜了天地。

触到喜垫的一刻,桃夭忽然又忆起了东郎,也不知今日自己嫁人,那人是否知晓。她的思绪飘得有些远,直到身旁的男子轻轻拉了拉她,方才回神,起了身。

交拜完毕,他们对席而坐。

卺中的酒被带上了匏瓜独有的苦味,桃夭却并不觉得,她闭上了眼,就这样喝下了那剩余的一半酒。

隐约间,似有宾客道贺的声音。她躲在头盖下,一步步远离了喧闹。其实婚礼,并没有自己想象那般热闹。

桃夭坐在床边。一旁的被上绣了成对的鸳鸯,一朵并蒂正开得绚烂。朦胧的红黑色帐帘,遮掩了她的身影,却遮不住那安静与温婉。窗外残留的夕阳与昏暗的火光融为一体,燃着红烛的新房,只留下了两位新人。

桃夭的心有些颤,闭了眼等待。

变得明亮了。她知,定是她的新郎掀了那头盖。喜帕落下,擦着她的衣裙与长发,落向身后一对鸳鸯。

那人笑了,低头看着他的佳人。桃夭小心地挑开自己的睫,明亮自己的眸。

有泪从眼眶溢出,几滴晶莹滑落,在烛光的摇曳下闪烁。双手紧紧攥住,喉中平添些许哽咽。

那是她的东郎。

那是她不知朝思暮想了多久的白衣公子。只是这一次,不再是一身白色,而是黑红。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东郎。

还是那般墨色的长发,那般清澈的眼眸。这些都已全部印入了桃夭脑海,只要再瞧上一眼,便永生难忘。

东郎俯下身,吻上她的唇。

时间仿佛停止,世界也变得很小很小。一切都归入了寂静,一切都被这一吻吻入她心间最为柔软的所在。而在那唇齿相交的地方,近得似乎可以闻到彼此的呼吸。

他把她拥入怀中,替她擦拭未干的泪痕。

东郎看着桃夭,看着他的佳人,他的新娘,他坚信了要共度一生的人。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的那片桃林下的夕阳,轻启唇瓣,他对她道,从今,你便是我的妻子,我的桃。

她默默点头,压低了睫,依在他的身上。

待到白日里的热闹都散干净,唯剩下一弯明月在枝头,月色透过窗,流进屋中。

桃夭起身,为他斟上一杯酒。

他们一同举杯,双手交织,似要把自己都缠绕进对方生命中,再不分离。这一次的酒中,没有了匏瓜的苦味。

桃夭记得清楚,那一夜的月亮,是她见过最美的,清朗的就像她的东郎。东郎也记得,那天她为他斟的酒是他尝过最好的,就像她那般温柔鲜艳。他想,或许是那次桃林下的相遇,才让他有了这样美好的女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最后,歌声传了很远很远,穿过了千百年,来到我们身边。它依旧在诉说,诉说那一株桃花,那一位佳人。

上一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修改一次) 故事重提:诗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