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游戏同人小说 > 少女前线:
本书标签: 游戏同人 

低辐射广域性感染症1

少女前线:

低辐射广域性感染症

折叠

警告:本段影像资料涉及机密文件代号:“Byatis-1976-05-30”。如果你没有相关资料的观看权限,请立刻离开并向所在部队机要官报告,违者可被处以枪决。请在六十秒内执行。

■影像资料:

波浪在码头下无声地翻着,聚光灯刺透水面照向湖底,穿透格外清澈的地下湖水,但很快被湖水吸收,给人一种无底深渊的感觉。一队海军陆战队员在平台的四角待命着。手中的武器看上去格外复杂,像是枪和摄影机的拼装品,但是都毫不含糊地对着平台中央的潜水池。一艘微型潜艇黄色隆起的形体出现在聚光灯照射范围的边缘,它上浮时周围的水面泛起点着油花的波纹。

□解说

这是在南极冰盖下D 1维克多探戈进行的第十一次“自由女神”系列试验,也是计划中进行的第七次载人试验。试验通过在东方湖底部发现的“门”将微型潜艇传送到设置在D2 洛斯阿拉莫斯的同类设施。在已经进行过的六次载人试验中,五次成功,一次失败,参与人数共十九人,三人殉职。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六次试验,微型潜艇已经脱离“门”的物理影响范围,正在上浮。

□影片转换:

□照片资料:

格曼的个人简历。病理学资料,病历。X光片。在病床上的照片。

□影像资料:

减压舱内,格曼躺在病床上,身体的皮肤内渗出青绿色,脸上的皮肤却是毫无生气的铅灰色,面部的皮肤上已经开始出现老人斑和鸦角纹,呼吸机正在帮助他呼吸。旁边的监视器上显示的生理特征极不稳定。 □解说: 格曼·维纶,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部队技术军士。这是他加入“大筛子”以来执行的第十七次任务,也是“自由女神”试验的第七次载人任务。他本人参与过三次“自由女神”系列试验。在前两次结束后的身体检查中并没有出现异常。这是第三次任务结束后在减压舱内进行的身体检查。格曼身体内的蛋白质正在被吞噬,蛋白质之间的分子键也受到损伤,全身的结缔组织都处于崩解的状态。身体异常老化,伴随有肌无力现象。血液含氧量降低,血红细胞数量减少。骨骼结构改变,钙质富集加剧,骨骼硬度高速增加。

因为技术手段的限制,当时并无法判断格曼·维纶的病情,只能单纯的作为辐射病处理。在从本次试验结束后第61小时,格曼·维纶死亡。当时的骨骼硬度已经接近400HB(N/mm2),已经远远超过钢的硬度了[5]。

而我们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格曼·维纶很明显是Type A型EILD的感染者。与遗迹有长时间接触,较长的潜伏期,24-48小时左右的转化期,身体结缔组织崩解,蛋白质分子键断裂。但是因为格曼·维纶自身身体条件的原因,他没能熬到DNA链开始重新链接。这对他而言应该是一种幸运。

但是这对我们而言就远远称不上幸运了,截止到AD1980年为止,全球各地统计的ED感染者已经超过十五万人。其中成功的转化为EILD Infected的有将近一万例。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各国在压制EILD方面并没有什么积累下什么成功的经验。因为人体的情况不同,转化为EILD Infected之后变化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这让统计学得出的数据和情报在这些战斗中基本上失去了作用,为了对应此类的情况,各国开始成立精锐的对EILD Infected专门的部队,但是因为技术和经验上的不足,部队的死亡率往往极高。

而雪上加霜的是,因为无法明确ED的感染方式和途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ED是无法救治或者预防的,换句话说,只要感染症状发生,感染者就必死无疑。这种情况直到AD1983年,美苏两国联手开始研究对ED用疫苗之后,才逐渐得以缓解。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遗迹武器的威力和可能性依然是难以抵挡的诱惑。AD1981年,陷入阿富汗泥潭的苏联方面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了遗迹兵器——激发态部署的“仆役”。

上一章 南极联邦成立与第一次南极战争 少女前线:最新章节 下一章 低辐射广域性感染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