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二战将领资料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二章 沙漠之狐 隆美尔

二战将领资料

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

人物简介:中文名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

外文名

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别名

Desert Fox(沙漠之狐)、帝国之鹰

国籍

德国

民族

德意志人

出生日期

1891年11月15日

逝世日期

1944年10月14日

毕业院校

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

代表作品

步兵攻击

主要成就

迅速扭转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创作《步兵进攻》,发展进攻力学

出生地

符腾堡邦海登姆市

军衔

陆军元帅

职业

军事家

生涯简介: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

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两极的人物评价: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1]对他的评价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他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他战略的失误,将其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鉴于隆美尔既曾经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又是纳粹政权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军旅生涯:1917年他任上尉连长。1月,在罗马尼亚,因作战勇敢被授权指挥一支执行冲锋任务的先遣队。8月10日,在罗马尼亚的俄德战场上左臂受伤。9月26日,被调往意大利北部。11月,在经过库克山和蒙特山等战斗后,攻下隆格诺恩镇。年底,被德皇威廉二世授予一枚代表着德国军人最高荣誉的功勋奖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转战法国、罗马尼亚、意大利战场。他意志坚强,勇猛过人,刻苦耐劳,善用计谋。第一次参加战斗时,他率领3名士兵击败了20名左右法军的进攻。在喀尔巴阡山一次战斗中,隆美尔率领部队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山路,连续运动50小时,俘获敌人5000多人,火炮30门。隆美尔两次负伤,四次获得军功勋章。

1918年1月,被派往第64集团军司令部担任参谋。11月,德国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2月21日,离开参谋位置,回到步兵团,重新担任连指挥官。

从1919年起,他历任步兵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同年3月,隆美尔到康士坦士湖的弗朗德里查斯芬指挥一个内务安全连。

1920年春,参加镇压蒙斯兰特和威斯伐尼亚工人起义的行动。10月1日,被调往斯图加特的13步兵团担任连长。在那里,他足足待了9年。

1928年,儿子曼弗雷德出生。

1929年10月1日,被派往德累斯顿步兵学院担任教官。

1930年,晋升陆军少校。

1933年10月,被提升为德国中部哈兹山区驻扎在戈斯拉的第17步兵团第3营的指挥官。

1934年,第一次与希特勒在戈斯拉相遇。

1935年,晋升陆军中校,被调到著名的波兹坦军事学院担任教官。

1936年9月,成为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

1937年年初,所著《步兵进攻》的出版,受到了希特勒的重视。2月,晋升陆军上校,兼任希特勒青年团作战部的特别联络官。

1938年,德奥合并后,被希特勒派往新维也纳的马利德希亚军事学院任校长。1939年3月,担任“元首大本营”的指挥官。8月,晋升陆军少将,并负责德国为入侵波兰而建立的元首战时司令部的指挥工作。8月25日,率领元首战时司令部的警卫营开赴前线。9月3日至26日,负责希特勒到波兰前线视察的警戒工作。10月2日至5日,二赴波兰,参加胜利阅兵仪式。

1940年2月,担任第7装甲师师长。5月至7月,第七装甲师在法国战役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攻无不克,被称为“魔鬼之师”。

1941年1月1日,晋升陆军中将。2月,被任命为德国非洲军军长,远赴利比亚协助意大利反击英军。16日,他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指挥权,德军攻占了恩努菲利亚。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采取大胆行动,把数量不多的德军和意军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向前挺进了450英里,给英军以意外的打击。九天之后,他又指挥部队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和机场,占领了马萨布莱加。3月31日,攻下卜雷加港。4月2日,攻下阿杰达比亚。4月9日,攻下梅基利,使整个巴尔赛高原落入轴心国军队之手,英军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布鲁克的部队。隆美尔的进攻使英军损失惨重,曾指挥英军打败意军的理查德·纽金特·奥康纳将军也成了德军的俘虏。至此,非洲战局已基本被扭转。4月11日,第一次进攻托布鲁克遭到失败。5月15日,挫败英军的“短促行动”计划。6月15日,重创英军的“战斧行动”。6月,被任命为德国”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晋升装甲兵上将。12月4日,不敌英军的进攻,撤回到托布鲁克以西。12月16日,主动撤离昔兰尼加半岛,并于1942年1月2日撤到卜雷加。

1942年1月,隆美尔获栎树叶双剑勋章,升任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1月21日,在阿杰达比亚向英军发起反击,大获全胜。1月28日,不顾墨索里尼的命令,奋起反击,收复班加西。1月29日,晋升陆军上将。5月26日,向托布鲁克西部的卡扎拉防线发起进攻。6月20日,攻克托布鲁克。6月22日,被希特勒提升为陆军元帅。6月23日,攻入埃及。6月24日,攻克西迪巴腊尼。6月29日,攻克马特鲁。7月1日,进攻阿拉曼,未获成功。8月19日,身患重病。8月30日,第二次进攻阿拉曼,再遭失败。9月23日,回国治病。10月25日,重任装甲集团军司令。11月2日,不敌蒙哥马利,在阿拉曼之战中战败。11月3日,被迫撤军。11月6日,冲过蒙哥马利四次包抄,抵达马特鲁。11月8日,撤出埃及。美英联军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11月15日,撤到班加西。11月23日,撤至卜雷加。12月11日,继续西行。1943年2月,德国组建非洲集团军群,下辖德国第五装甲集团军和德国—意大利第一装甲集团军,隆美尔任总司令。2月14日,向艾森豪威尔的美军发起进攻,重创美军。3月9日,离开非洲,被调回大本营。他曾对他的儿子曼弗里德说,他已经失宠了,并认为不能再希望得到任何重要位置。于是,他开始写回忆录。3月11日,被希特勒授予骑士十字勋章上佩戴的钻石。7月15日,担任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总司令。7月25日,率B集团军群调防希腊。11月21日,正式离开意大利。12月1日,开始巡视西线沿海阵地。[2] B集团军群司令部改驻法国,隆美尔被命令负责沿海要塞工事的构筑,即“大西洋壁垒”。

1944年1月10日,隆美尔正式担任西线B集团军群总司令。6月4日,回德国为妻子过生日。6月29日,执意要谈政治问题被希特勒赶出会场。7月17日,隆美尔乘车视察前线返回途中遭美军飞机袭击,他被摔出车外而负重伤。8月1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宣称自己还活着。7月20日,在反对希特勒的集团暴露后,希特勒逮捕了一些军官。在被逮捕的军官中,有隆美尔的老战友和下级,隆美尔曾经亲自向希特勒要人。因此,他也成为了希特勒怀疑的对象,他被指控为谋杀希特勒的同案犯。9月3日,被解除B集团军群总司令一职。10月1日,向希特勒写了一封长信,表明自己的忠诚。10月4日,陆军荣誉法庭在其缺席的情况下确定了其参加密谋活动的罪行。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药给隆美尔,并传达了希特勒的允诺:如果服毒自尽,将对他的叛逆罪严加保密,并为他举行国葬,其亲属可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否则,将受法庭审判。隆美尔选择了前者,服毒自尽。10月18日,德国为其举行国葬。陆军元老龙德施泰特元帅致悼词,在悼词中他高度评价道:“他的心属于元首。”希特勒为其送葬。此时此刻,希特勒还在利用隆美尔的声誉为其摇摇欲坠的第三帝国效劳。

主要影响:进攻力学(杠杆战术)战术的核心内容是正面佯攻敌人,而将主力迂回到被攻击方的后方或一侧,给敌人以致命打击。在北非战役敌众我寡的的情况下击溃英国著名的第八集团军,隆美尔也因此一战成名。

人物评价: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这个人一到北非,便以闪击战术屡败我军,不仅挽救了处于危险中的意大利军队,而且还扭转了整个北菲战场的战略态势,仅数月的时间,他就吞噬了我军在北非战场上的所有战果,并把战线推到阿莱曼地区。为此,人们都称他为“沙漠之狐”。一个勇敢的对手在同我们作战,虽然我们双方在战争的格斗中相互攻杀,但请允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4]

德国历史学家弗兰茨·梅林:①埃尔温·隆美尔就是在军事上为法西斯军国主义者对外侵略扩张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典型代表。隆美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名将,深得希特勒的器重。……在德国入侵法国时,他指挥的第七装甲师进展神速、挺进最远,被称力“魔鬼之师”;在北非战场上,他指挥德国的非洲军团在兵力相差悬殊,战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屡败英军,并一度进抵阿拉曼、逼近埃及的开罗城;在盟军大规模反攻时,他又成功地组织了千里大撤退,被称为“沙漠之狐”;在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时,他主持修筑了著名的“大西洋壁垒”,并指挥了诺曼底抗登陆作战。为希特勒的心腹爱将,他为纳粹德国付出了犬马之劳,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德国国防军26位元帅之一。②从某种意义上说,隆美尔是历史上的幸运儿。他不仅在生前就已红遍德国、妇孺皆知,而且在希特勒纳粹政权覆灭后,其他法西斯帮凶一个个变得臭名昭著,被世人所唾弃的情况下,隆美尔的名声反而扶摇直上。

荣誉勋章:德意志帝国符腾堡勋章(Württembergische Goldene Verdienstmedaille):一级(金质),1915年2月25日授予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军功勋章(Militärverdienstorden):四级(佩宝剑)

德意志帝国 符腾堡菲特烈勋章(Friedrichs-Orden):一级(佩宝剑)

德意志帝国符腾堡军功勋章

德意志帝国铁十字勋章:二级,1914年3月22日授予

德意志帝国 铁十字勋章:一级,1915年3月22日授予

德意志帝国蓝马克斯勋章:1917年12月10日授予

德意志帝国重伤勋章:1918年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国铁十字勋章(1939年型):二级,1940年5月17日被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国 铁十字勋章(1939年型):一级,1940年5月21日被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国骑士铁十字勋章,1940年5月27日被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国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1941年3月20日被授予(全德军第10位)

德意志第三帝国橡叶佩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1942年1月20日被授予(全德军第6位)

德意志第三帝国钻石橡叶佩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1943年3月11日被授予(全德军第6位)

德意志第三帝国重伤勋章:一级(金质),1944年8月7日被授予德意志第三帝国装甲兵勋章(Panzerkampfabzeichen):二级(银质)

德意志第三帝国联合飞行侦查勋章(Flugzeugfuhrer-Beobachter Abzeichen mit Brillianten):一级(镶钻石)

意大利王国英勇勋章:二级(银质),1941年4月22日被授予

意大利王国殖民星章(Ordine coloniale della Stella d'Italia),1941年4月28日被授予

意大利王国军事勋章(Ordine militare d'Italia):第二级(大军官级),1942年1月15日被授予

罗马尼亚王国米歇尔英勇勋章(Ordinul Mihai Viteazul):第三级与第二级,1944年7月10日被授予

两次于国防军日报上被提及(1942年6月26日与1943年9月10日)

上一章 第一章:闪电战之父 古德里安 二战将领资料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 铁血英雄 叶夫列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