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一章·网络文学写作基本概念

别说你懂写网文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学和商业写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手机和平板等移动设备上进行阅读,由于阅读的便利性增加,网络文学的用户群扩大,使得网络文学的市场变得更大。

目前网络文学作者,月收入最高可达十几万甚至上百万,可谓日进斗金。网络文学的发展潜力和其带来的无限机会,使广大文学创作爱好者特别是网络文学创作爱好者纷至沓来。

什么是网络文学,怎样才能创作出读者喜欢和追看的网络小说,如何进行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创作和运作?这些正是我要解答的问题。

在这里,需要对网络文学重新解读和定义,让作者了解网络文学最重要的,除了内容,还需要与读者进行即时互动,掌握读者群体的动态,才能获得成功。还需要分析网络文学的前景,从网络文学的各种渠道拓展,挖掘网络文学的发展潜力。

写网络小说似乎很简单,但是成功者很少,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小说作者?

一、什么是网络文学及网络写手

什么是网络文学,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网络写手?

大家都知道网络文学是一块大蛋糕,但是没有人知道这块蛋糕有多大。

(一)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爱好者、网络写手1.网络文学:利用网络载体发表,且进行作者与读者即时互动的文学。

2.网络文学爱好者: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作者。

3.网络写手:能够从网络文学中获得足够维持生计的稿酬的网络文学爱好者。

(二)网络文学的定义

1.网+络+文学=网络文学

一直以来,网络文学这个词都没有一个完整、客观、科学的解释,所以有必要重新解读网络文学:网=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络=联络,即时互动;文学二字就不多说了。

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作者与读者及编辑联络、沟通、互动的时候,会对作品产生影响,作者可能会根据编辑或读者的意见、建议,修改文章,改变情节。

以前解读网络文学,都是把网络联系在一起,但还是无法将网络文学跟发表在网络上的传统文学进行定义和比较,不过把网和络二字分开后就没有问题了。为什么要重新解读网络文学呢?其实是想告诉大家,要想在写小说上获得成功,不仅要有内容,还需要选择载体,更需要加强沟通。

2.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对比

(1)内容: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内容上其实差别不大。

(2)载体:传统文学——实体书、报刊和杂志;网络文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3)沟通:传统文学——寄信、签名售书和讲座;网络文学——线上互动。

传统文学是在纸质出版物上刊载的,现在多了网络和移动互联网这两种载体。而这两种载体又包含很多网站、渠道商、内容提供商以及手机阅读软件等。

载体的不同,会影响读者对内容的一些需求。

以前看书,我们是买一本回来慢慢看完,因此对这本书的排版要求、内容要求,读者只能是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他们无法选择。而现在我们看的是连载,所以读者会有选择性地挑选排版好、内容优秀的作品;更因为网络文学发展迅速,1亿字的小说不好找,100万字的小说多的是,你写得不好,我大可以换读别的小说。

就传统文学而言,读者想要把信息传递给作者,就需要寄信到出版社,再由出版社转交给作者,然后由作者挑出部分信给予答复。而网络文学可以立即联络,例如我在书评区留言,作者看到之后,几分钟就进行了答复。当作者觉得读者的某个意见对文章创作有帮助时,作者会把读者的意见融入自己创作的文章里,甚至还可以把读者当成小说里的角色描写。正是这种即时互动的存在,使得网络文学拥有了与传统文学不一样的魅力。

3.为什么要进行对比和重定义

(1)载体:知道网络小说的“网”字含义是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思考,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在互联网上受到读者欢迎。

(2)沟通:加强与读者的联络与沟通,应该是网络文学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而且还是最重要的工作。

(三)网络写手的价值体现方式

网络写手的价值体现方式有以下四种:1.千字稿酬:千字稿酬是指1000字能够得到多少稿费的计算方式,一般是在网文作品被买断及出版实体书时会用到这种方式计算稿酬。

2.订阅:网络文学的订阅是按照千字0.03~0.05元的价格,按照读者购买数量决定作者的收入。一个章节读者付费购买一次,算一个订阅。衡量作者稿酬一般可以用简单的平均订阅估算,即所有订阅次数除以总章节字数,再乘以一个章节的单价。

千字0.03元,如果平均每章节订阅次数达1万,那就是千字300元,作者能拿到手的大概是六成,也就是千字180元,一个月写20万字,那就是3.6万元。

3.衍生版权:衍生版权一般是指繁体和简体出版,由于游戏、影视、动漫等衍生版权目前偏少,特别是影视,明星对影视的影响远比作品对影视的影响大。所以衍生版权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网络写手的价值判断标准。

4.月收入:月收入是网络写手每个月所获得的稿费。

如果无法从这四种价值体现方式取得足以谋生的稿酬收入的作者,只能算是网络文学爱好者,不能称之为网络写手。

(四)网络写手实力影响力数字模型网络写手实力影响力数字模型主要是从读者、收入、名气、版权增值收入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通过这个数字模型,就可以判断出一个作者的实力、影响力。

1.读者

读者分两类,一类是付费读者,一类是非付费读者。

在网络文学领域,点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大部分媒体也多采用这个数据来判断网络写手的人气,但是点击数不仅容易造假,而且跟网站的推广力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只能作为参考。

一本书的读者总数,最直观和科学的指标应该是收藏,读者愿意把一本书收藏起来,才有可能付费,而付费读者则体现在订阅数量上。

2.收入

决定网络写手收入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买断千字稿酬,一是读者订阅分成稿酬。前者需要综合考虑作者的名气、实力、影响力和网站的收书策略;后者则是作者实力的真正体现。因此从作者收入判断作者实力和影响力的数字模型,应该是以订阅数据为准,以买断稿酬为辅。

而订阅数据分为最高订阅、平均订阅和即时订阅三种。最高订阅是作品订阅数最高的某个章节,这个数据可以判断出最高付费的读者数。平均订阅是作品所有章节订阅数除以付费章节总数平均下来的一个均值,这是网络文学最常用的收入指标,通过平均订阅可以计算出作者的基本实力。即时订阅是作品在24小时(手机端)或者48小时(无线端)内更新的章节订阅数,这个数据主要体现了追读的读者数目,也就是铁杆粉丝数。

3.名气

作者的名气考核标准其实不是很精准,不过百度指数可以推断出大部分读者对该作者的认可程度,只有读者认可或者需要了解这个作者,才会去搜索他的笔名。

4.版权增值收入

网络写手的版权收益主要包括电子及无线订阅稿酬、电子及无线道具增值稿酬、实体书出版和影视游戏动漫改编、周边道具、授权费四个方面。

电子及无线订阅稿酬是网络写手的基本收入来源,因此版权增值收入主要体现在道具、出版和授权,鉴于出版及授权费只有少部分作者才能有机会获得,因此可以用道具来判断作者的版权增值潜力。

最常见的道具就是打赏、推荐票、月票等,读者通过打赏来激励作者,通过投票让作者上排行榜来支持作者,这些活动都能产生额外的增值收入。

(五)网络文学的多渠道拓展

1.出版:繁体、简体、外文、动漫、电子、无线。

2.改编:电影、电视、动画、漫画、游戏(手游、端游、页游)。

3.活动:签名售书、综艺节目、讲座培训、参加会议。

4.授权:版权、笔名销售、作品周边、同人授权。

二、三步学会写网络小说

写小说,听起来就很难。当一个人心里有了“很难”的想法时,他就无法实现想写出自己心中故事的愿望。还没尝试,就已经给自己设置了障碍,那还怎么写小说?就好像爬山一样,你还没有爬就觉得你爬不上去,爬到半路如果遇到困难你就会想下山。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拥有一颗披荆斩棘、不畏前路的恒心,才有希望成功。写小说真的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把小说写完,难的是如何把小说写得好看。

网络文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了最耀眼的明珠,很多原本一贫如洗的宅男,靠着写小说成为万众瞩目的名人、家财亿万的富豪。任何行业都是一个金字塔,大家永远只会看到金字塔顶尖的那几个人的风光,却没有人去思考金字塔底层人们的辛酸。作为一个想写网络小说的人,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成为金字塔顶尖的那几个人,而不是成为网络文学的垫脚石。

网络小说是一种商业化很强的文学,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但我想问这些人写小说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答案归纳起来只有三个:名、利和梦想。我个人认为,写小说谈名利太庸俗了;谈梦想,太虚幻了;我要的是得到读者的认可。有了读者的认可,梦想能达成,钱财名利唾手可得。

作者想得到读者的认同,可你知道读者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追求什么,心里面想的是什么吗?而这些问题,当你用一种商业化的眼光去看时,就能找到答案。从商业化角度看,读者群就是市场潜在购买群,做好市场调研,就能写出读者喜欢的小说。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这么多要求,我就是简单地写小说而已,不想太复杂。

如果写着自己玩自己爽的话,那怎么写都行,但如果想得到读者的认同,就必须比别人写得精彩。下面就看一看如何三步学会写网络小说。

第一步,市场调研,如何写一本读者喜欢的小说。

首先,需要对网络小说的读者群体进行分析,这群读者必须是习惯使用电脑、手机或者数码阅读产品的人。网络小说是有载体需求的,这个需求决定了小说的读者群体是在15岁~35岁之间的年轻人。年纪小的要学习,年纪大的要养家,都没有时间看书。

其次,这群读者受到社会经济现况、时代节奏、社会地位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需求。在当今社会,工资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工作不好找,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生活压力大,需要阅读作品来舒缓他们紧张的神经。读者群体是以一群用看小说打发时间或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追逐梦想的普通人为主。

从网络小说的读者群看,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轻,欲求不满的年轻人;普通,希望可以自己掌控自己命运的普通人;简单,不喜欢繁杂东西的简单心理的人;快节奏,生活在快餐时代的快节奏习惯者。可见,网络小说读者群的普遍阅读需求是:讨厌麻烦,讨厌等待,讨厌烦琐的东西,讨厌绕来绕去的东西,讨厌让人看不懂的东西。所以,一部简单、容易读懂、读起来不费劲、轻松不沉闷的小说,也许不会很红,但是肯定会有人愿意看。

《红楼梦》在四大名著中的流行程度远不及其他三本书,这是为什么呢?虽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原因是《红楼梦》读起来很费劲。

分析完读者群体,那么就可以针对读者群体来写他们喜欢的作品,也可以引导读者喜欢你所创作的作品。

读者喜欢简单,所以作者的写作基础一定要好。要是读者每次看你的书,都要猜这个字是不是错别字;要是你的书,一个段落十几行,上行看了跳到下行,那么,你的书能火才怪。

读者群体生活节奏快,看不了慢情节,不喜欢看了十几章还不知道谁是主角的书。

因此开头尽量以主角为聚光点,把场景细节、人物外貌、背景设定、等级全部丢到第五章以后。无关紧要的那种一次性出场的角色通通不要,乱七八糟的配角该删除的删除,该移到后面的就移到后面;让读者在看完三五章之后,就喜欢上主角,想要跟随着主角的成长,去追求他们缺乏的东西。

简单地说,就是尽量以强代入感的写作方式,加强主角在读者脑海里的印象,让读者身临其境以为自己就是主角。

为了吸引年轻的普通人这个读者群体,主角的起步不能太高,允许有金手指、作弊器,让主角在平凡的生活中,拥有足够让他们不平凡的理由。这些只是对网络小说读者群总体心理的解剖分析,具体到每一种题材的受众心理,就靠写该类作品的作者去揣摩、去思考,也可以找同样写该类题材的作者进行探讨和分析。

简单从都市小说来分析,一本以高富帅主角狂踩矮穷矬反角的书,其吸引力远远没有以社会底层主角反踩官二代来得强。

第二步,写好开头,如何写好小说的开头。

一本书的精髓就在开头,写作自古以来有“凤头猪肚麒麟尾”之说,凤头的意思就是简单精要,没有繁杂的东西。现在的读者,看小说是为了休闲消遣。千万不要把太过复杂的东西放在开头,越简单越好。前3万字有多重要?可以这么说,读者喜不喜欢一本书,只需要看前3万字,它决定了一本书能否让读者追看下去。

首先,强化主角的存在感,迅速让读者对主角产生好感。

真正畅销流行的小说,大都是开头时主角及几个配角出场,甚少有太多的配角出现,影响主角存在感。

我常问作者,开头3000字里,如果有十个人物出现,你能记住多少个名字?与其十个名字只记住一半,不如减少其他人出场,让读者只记住两三个名字。而且如果有十几个人物来和主角竞争存在感的话,这样的小说,成功率会低很多。

其次,要有一个引领全文的伏笔或陷阱。

伏笔和陷阱其实很难界定,伏笔是潜藏的暗线,日后慢慢地揭开谜底;陷阱则是预设假的答案,误导读者,到了揭开谜底的时候,彻底翻盘,颠覆读者认知。开头埋设伏笔或陷阱其实很重要,一般要埋设两个以上,一个是长线,一个是短线,在3万字内,短线伏笔要立刻揭开,让读者看到谜底之后,会回头重看开头,这样可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当一本书能够让读者翻回开头再找自己印象中的伏笔时,那这本书已经成功了。

第三,要学会给开头瘦身。

瘦身,就是把没有用的东西删掉。如何判断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没用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根据已经写出来的3万字文章,再次写一段大概300字的细纲。所有的情节都围绕着这个细纲去转,凡是没必要的形容词、人物描写、场景背景、细节设定等一律删除或者移到后面。这个瘦身手术也仅仅限于前3万字,多了没有必要,也浪费时间和精力,有那个时间修改,不如写新书了。

总而言之,小说开头瘦身,要基于原故事情节脉络修订基础错误,比如错字、标点、段落、长句等,减少烦琐语句,减少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如非重点角色、外貌细节描写,减少过多的场景及设定描写等。

第三步,保持惯性,让读者追看你的作品。

3万字先让读者喜欢上你的书,接下来,就是要让读者养成阅读惯性。那么如何培养读者的阅读惯性呢?

1.要定时定量更新,在满足作者创作速度和读者阅读需求平衡的情况下,偶尔小爆发一下。

一本经常断了更新,或者今天一章,明天五章,后天一章,大后天一章这样乱更新的小说,是很难培养出读者惯性的。

网络小说里有一句常见的读者评论,叫作“养肥了再杀”,一般来说,得到这个评论的作品,质量都挺不错,但是要么是字数太少、太瘦,要么就是更新不给力,所以读者宁愿不看,等积累一段字数了再看。

2.要做好1万字有个小高潮,3万字有个中高潮,6万字有个大高潮的节奏规划;伏笔套伏笔,高潮接高潮,偶尔挖个陷阱让读者跳。节奏好的作品,由于高潮连续不断,读者刚刚看完,马上又是一场紧张刺激的场景延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阅读惯性了。

什么时候让读者开心,什么时候让读者悲伤,什么时候让读者愤怒,什么时候让读者害怕,什么时候让读者厌恶,什么时候让读者喜爱,什么时候让读者产生欲望。比如,先让读者悲伤,然后到愤怒,愤怒到厌恶,厌恶到害怕,最后安排一个开心的情节,可以让读者喜爱,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调动读者阅读情绪的情节。

一些高手还能通过不断地蓄积能量,通过暗示手法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逐步加强这种欲望,然后爆发出来,让读者的欲望得到满足。

3.文章要学会制造悬念。

如何让读者手不释卷,悬念的设置至关重要。虽然是非常小的技巧,却是成功吸引读者的关键。悬念是什么东西?悬念就是电视剧插播广告之前的30秒,就是一集电视剧完结的后30秒。小悬念在章节结尾要尽量出现一点儿,如果以3000字为一章,那么在2500字时,就要考虑章尾的悬念。

留置小悬念的目的,是让读者无法丢书,一章章地看下去。小悬念的设置有很多技巧,需要自己摸索,最简单的技巧是疑问句,其次是人物的命运,当然事关生死是最佳的悬念,情节的转折也是悬念的一种,效果也很不错。哪怕这个悬念翻到第二章只是无关紧要的人,可你也成功地把读者带到了第二章。

4.培养读者付费阅读的习惯。

很多作者在开头就大量灌水,堆砌大量的形容词,引出多个无关紧要的人物,甚至有的作者花费大量的笔墨去描写那种一出场就死的龙套。这样的行为,跟找死没有两样。没有付费价值的文章,写得再多、再华丽,也是白写。要培养读者的付费习惯,就要学会调动读者的投票欲望,如果读者连免费的投票都不愿意投给你,那么让他掏钱想必就更犹豫了。只要读者能在开头养成惯性,后面只要不乱写,读者都会追看的。

其实写小说不难,难的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平台,难的是科学合理地写,难的是有足够的坚持;当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又能够科学合理地写小说,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三、如何提高作品吸引力

网络文学的门槛其实很低,有一台电脑,会打字,会编故事的人就会写小说,但是如何把小说写得精彩并且吸引人,这就得靠作者的积累了。但很多作者由于阅历及阅读量积累太少,而创作又要占据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且阅读的方式不对,找不到提升作品吸引力的方法。我们通过以下五种方式,让大家了解网络小说的精彩,不仅仅是在情节或者人物上下功夫,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吸引读者阅读并追看。

代入感——让读者快速代入并喜欢上小说的角色。

期待感——设置目标让你的作品能够引人入胜。

节奏感——让读者的心跳跟随你的作品情节跳动。

合理性——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掐高潮——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这五种方式,是最常用的写作技巧,但是很多人在用,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技巧提升作品的吸引力。

(一)代入感

什么是代入感?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当你因为某个情节捧腹大笑,因为某个情节潸然泪下,因为某个情节心酸纠结,因为某个情节恨不得咬死作者时,你就已经完全代入到小说里面的角色生活了。

所谓代入感,是先代入后才能有所感。所以,代入感的前提条件是让读者能够认可作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代入感其实可以细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认可、共鸣、代入和掌控,我们可以通过这四个部分,完成一个完整的读者代入引导。

1.认可:快速让读者喜欢上文章的某个角色、某句话、某些情节。

2.共鸣:用某些共鸣点来提升读者的认可度,比如通过与大部分读者共同的生活遭遇,来让读者与主角的遭遇产生共鸣。

3.代入:通过不断地寻找共鸣点,让读者觉得自己就是小说里的某个角色,这就是代入。

4.掌控:合理掌控文章角色的命运,掌控读者的阅读情绪,从而提升作品的整体吸引力。

(二)期待感

一部成功的小说,必然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如何引,胜又是什么,引人入胜这四个字,其实就是期待感这种写作技巧的应用。

胜,原意是胜景,放在小说里可以是整部小说,也可以是小说里的高潮,也可能是一个小故事的结局,也可能是整体故事的一个大结局。我们必须制造机会,让读者能够看到我们所设置的高潮和结局——这样读者才可能掏钱或者投票支持我们。

“引”这个字,重点就在于利用种种方式,引起读者的好奇感、期待感,引起读者追看下去的欲望。如果一部作品,读者看了,一点儿追看的欲望都没有,那就没有任何继续写下去的意义了。

在这里,我把期待感分解成六个部分:种因、提醒、连环、误导、好处和结果,通过这六种增强期待感的手法,让读者对作品产生期待。

1.种因:埋下伏笔及挖坑,种下前因吸引读者。

2.提醒:强化伏笔存在感,提醒读者之前所种的因。

3.连环:单纯的单情节故事的期待感是很弱的,连环伏笔手法,一环扣一环,期待感会不断地积累,吸引读者追看。

4.误导:利用误导和诱导的手法,让读者对情节产生错误的判断,一旦读者有了判断,他们就想看看结局是否和他们判断的一样。

5.好处:预先给予一部分好处,让读者感觉主角可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6.结果:伏笔的完美结局、坑的填充、陷阱的破解和谜题的揭幕。

(三)节奏感

节奏感是音乐的专用名词,而小说里的节奏感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文喜看山不喜平。

一直是平平淡淡的小说,肯定不是好书,而一直是高潮迭起的小说,也未必是一本好书,最常见的反面教材就是不会用句号,整篇都用感叹号结尾的感叹流小说。下面是增加节奏感的四种方式,其实增强节奏感有很多办法,这四种只是比较常用、常见的方法。

1.轻重缓急:在一个偏重场景描写的缓慢情节之后,一般要安排紧张的情节来消除读者的倦怠感;而连续的高潮及战斗场景,一般要安排比较舒缓温馨的场景来安抚读者。

2.气氛渲染:通过气氛渲染的方式,来调控小说的节奏感。

这里举一个例子,《天才相士》在上架前的最后一章末尾这样写道:窗外的天**然变得阴霾起来,淅淅沥沥的小雨洒遍了大地,整个天地变得模糊一片。夏小青放下手中有些发烫的手机,转头看着窗外,她拨打出去的电话只有一句话:

“我要……潮白河……断!……流!!”

我们看这个例子的渲染效果,通过天空、小雨等场景描写,可以让读者代入一种沉闷的气氛之中,而发烫的手机顺理成章地把话题转到电话上,让读者关注电话的内容。省略号和感叹号是为了加强语气效果。这个段落是这部作品在上架销售前掐的节点,因为节点掐得好,所以这本书的销售成绩非常好。

3.目标设定:通过长期、中期、短期三种目标设定,为完成目标而推进情节的发展,从而让文章产生环环相扣、紧紧相连的感觉。

4.起承转合:好的转接方式能让文章浑然一体,减少情节转折及场景切换所带来的节奏断裂。

(四)合理性

小说的合理性,归纳出来其实也只有一句话,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一部不合理的小说,很难得到读者的认可;而一部合理且结局出乎读者意料的作品,势必会博得读者的青睐。

1.情理之中:小说的一切都要符合情理。逻辑严谨,哪怕是歪理,只要你的背景和设定能够支持你的YY(意淫)内容,那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小说自然就好看了。

2.意料之中:读者会对小说的情节后续发展进行预判,如果小说的情节和结局符合读者的判断,读者会有一定的认同感,当这种认同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读者就会对小说的代入感加强。

3.意料之外:作者安排的结局远远出乎读者的意料和预判,由于这个结局又符合情理,读者会觉得作者很厉害,写的情节非常有意思。

(五)掐高潮

在传统文学里,掐高潮这种手法虽然有人用,但用的人少。不过有一个地方对掐高潮手法用得比较多,那就是评书,掐高潮其实就是评书里最常用的一句话:“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网络小说一般都是在网络上连载,为了保持人气,增加读者的追读想法,掐gāo cháo成为网络小说最常用的手法。高潮点是文章中最能吸引读者仔细阅读,并且能让读者感觉满足或者刺激的转折点。掐gāo cháo是为了控制文章的节奏,在读者看到欲罢不能的时候猛然停住,让读者不得不追看下一章。掐gāo cháo的方法是设置悬念,挖坑,设陷阱,埋伏笔。我们通过伏笔来埋设陷阱,让读者考虑这个伏笔的结局;通过一系列事件来逐步揭开伏笔中所蕴含的悬念,最后解决悬念达到高潮。

这是一个故事的完整架构:伏笔→读者入陷阱→思考结局,开始阅读→作者布局→解开一个又一个的小伏笔→揭开最后的伏笔→高潮。

作为作者的我们,可以在整个文章架构中设置无数关卡,掐住高潮,吸引读者不断地阅读下去,直到这本书完结。

一般来说,能够掌握上述五种方式的作者,基本上都能写出吸引力很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一些当红的网络小说,这些作品其实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上述五种方式来提升吸引力。

四、网络小说的创作要点

其实网络小说的创作要点很简单,我们要用心去想,用心去学,用心去写。总结起来,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讲述网络文学的创作要点。

(一)分析读者群心理,思考作品定位1.适合读者群

写任何一本小说,都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小说题材及内容,对哪些特定的读者群的吸引力比较强,以及考虑避免写这些读者群所不想看到的情节内容。重点要考虑到读者群是哪一类人、阅读需求是什么、读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2.适合载体

移动阅读及网络阅读是主要的载体需求,载体需求决定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因此,在创作的时候,如果能考虑载体需求,将会让作品的成绩更加理想。比如在手机上看书,一个段落上千字,根本无法顺利阅读,用手机阅读的时候,100多个字的段落是读者最容易接受的。

(二)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及联系,掌控读者的阅读情绪第一步是有意识地在文章里制造一些可以满足读者欲望的情节,使其得到满足。掌控读者的阅读情绪就是利用我们的创作手法,利用文字满足或者吸引读者去代入主角人物的成长和生活,从而满足读者的欲望和诉求。作者可以利用情节起伏、人物成败、布局勾画,把读者的情绪掌控在手中。

第二步是掌控文章高低起伏的节奏。在文章中,交互穿插可以引起读者产生感觉的情节,就是掌控文章的节奏。

第三步是做好正负情绪反差的对比。千万不要让负面情绪过于长久,导致读者心情低落;也千万不要让好情绪过于长久,导致读者阅读快感阈值过高,接下去的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

一般来说,如何控制这个度,很多人无法做到,但是一定要记住,最惨不能惨过三章,最爽也不能爽过三章。1万字之内,要让读者看到变化。如果无法达到在1万字内看到变化,那就让读者看到有发生变化的希望,也就是说,埋下一点儿伏笔,让读者觉得事情可能有转机。

第四步是负面情绪必须要有转圜的余地。以金庸的《天龙八部》为例,网络上有一个段子,说金庸写《天龙八部》时屡次出差,找倪匡代笔。第一次出差回来,阿朱被打成重伤,金庸写一幕聚贤庄之役,把阿朱救活后又走了;第二次出差回来,阿朱被写死了,金庸回来后,写出个与众不同的阿紫,又走了;第三次出差回来,阿紫又被打了个半死,金庸没奈何,把萧峰发配到长白山,救活了阿紫,又走了;第四次出差回来,倪匡到底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这次金庸真生气了,把倪匡打了个半死,好不容易让阿紫的眼睛复明,又走了;第五次出差回来,萧峰终于死了。

这个段子的真实性已经不可考,但是这个段子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看起来已经步入绝境的情节,其实还是可以想办法圆过去的。

(三)做好大纲和细纲,让你的小说拥有三次创意时间(大纲、细纲、创作)

大纲就是备忘录+人事时地物+升级体系+背景设定+主线情节+支线情节+补充及备注。大纲只是作者的备忘录,让自己脑子里有一个底而已,如何写其实并不重要。一部作品的大纲,作者必须要先搞清楚,你的作品主线是什么,作品角色所有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为主线服务的。

细纲是指具体到每一个章节的概括性文字,一般一个3000字章节的细纲不超过100字。写过小说的,找自己以前的作品,没写过小说的,可以随便找几本书,按照每个章节写几十个字的纲要,这就是细纲;从细纲可以对作者的情节、布置、布局、人物等进行反推。

三次创意时间是指作者在设定大纲、细纲和创作的时候,都会对纲要和文章进行修正,设定大纲的时候是第一次灵感创意,设置细纲的时候是第二次,具体创作的时候是第三次。

写好大纲,第一要明确主线;第二要做好升级体系的设定;第三开始根据主线和升级体系逐步安排情节。

1.布置场景地图。某些可以烘托气氛的特殊地图要标注。特别在此说一下,场景地图写得再详细再花团锦簇,也是没有人会用心看的,只有当最需要的时候,描写景色才会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感觉。

2.出场人物设定。设定主角、反面角色、人物性格、人物性格转换、性格转变原因和人物关系。

3.任务设定。任务分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支线任务就是所谓副本,任务目的及奖品、额外收获。作为一个大纲,我们要设置好主角在完成任务时的奖品,这个奖品有很多,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品,可以是法宝装备,甚至只是一句话、一条线索。

额外收获,则是让读者感觉到,主角这一次冒险,得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真爽。请记住,不管是什么小说,主角得到的东西,尽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开篇就让读者知道或者能猜到的收获,另一部分则是让读者意想不到的收获,即额外收获。

4.前后伏笔埋设、目标、爽点,这些可以自由发挥,这些东西名字不一样,但是意义差不多。把伏笔体现在大纲里,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在设定伏笔后,旁边注明什么时候揭露这个伏笔,或者怎样引出伏笔,等写到伏笔的情节时,就能注意到接下来如何引出伏笔了。不过作者在写大纲的时候,做好自身伏笔设定,并且直接揭出来,以后写东西就会目标很明确。

5.补充及备注,需要注意的细节提醒。

(四)坚持到底,保证作品更新不断,作品更新速度可以满足读者需求

网络小说里,最多的是写了一半没继续写下去的太监书,挖坑没有填、草草结尾的烂尾书。

真正完本的书很少,真正成功的作者是能写完全本的作者,他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放弃。

我们看站在网络文学作者金字塔顶端的几位大神,都觉得他们很成功,但是他们都是在创作了较多的完本作品以后才最终登顶的。没有一颗坚韧不拔、坚持到底、坚决完本的心,就没有机会在网络文学这块大蛋糕上啃一口。

保证作品更新不断及保证作品更新速度,这其实是一个好作者的口碑和信用,人们喜欢和谁做生意?当然是口碑好、信用高的人了,就算网上购物,也会看一下用户评论和店家信誉度。

也许有人会说,大神们的成绩好,动力自然好,扑街作者的书成绩不好,自然就没动力写了。但是这样说的作者,请去考虑一下,大神们也是从扑街作者走出来的,不是每个作者都是一本成神的,如果当初他们不坚持到底,现在哪来的成绩呢?

(五)强化基础,不能让基础性错误导致读者流失这是我开始进行网文创作培训就一直在强调的事情,当一部作品问世时,太多读者质疑语文老师是否为其他人员时,这本书的成功率已经很低了。

以前看书、评书,有作者跟我不耐烦地说:“你不要老是说长句、长段、错字好不好,你看看内容,看看情节,看看爽点行不行?”

什么是基础?基础就是读者还没看作品内容,就能够决定看不看书的那些东西。

比如错字,1000个字里有30个错字的书,能看吗?比如长段,一个段落十行800个字的书,能看吗?比如长句,一个句子有十几个逗号的书,能看吗?比如长单句,没加任何标点有40个字以上的单句,能看吗?比如对话,百分之五十是引号开头的书,百分之八十是对话的书,能看吗?比如标点,不懂得用标点,所有句号都用感叹号来代替的书,能看吗?比如逻辑,放个屁就会崩死一个人的书,能看吗?

基础的东西很多,具体包括以下七点:1.错字。错字率低于千分之五,也就是一章3000字不能超过十五个错别字。

2.标点。标点符号应用规范,没有超长句子(一个句号前面有连续超过五个逗号的句子)。

3.排版。段落不超过300个字,以一行80个字为例,就是不能超过4行,排版科学,没有连续字数差不多的段落。

4.对话。以对话推动情节,避免对话形式单调,以大量的引号开头,要采取多种不同的对话方式。

5.简洁。文章简洁不拖沓,章节前后没有与文章内容无关的情节、名言警句等。

6.逻辑。无逻辑错误,没有不合理情节,作品的合理性可以推敲,没有那种无法用合理理由解释的问题。

7.画蛇添足。没有补充性文字、作者语、作者旁白。

作者的文笔基础,决定了读者所认为的作者态度,从而决定读者自己的态度。比如,读者认为作者根本没用心在写作,那么读者就不会用心去阅读,甚至还没看书的具体内容就已经放弃了。如果你有大神的名气和读者群体,那么,随便写点儿东西,都能得到一批读者的追捧。如果你没有,那么,你的基础是不是比大神好呢?你的文笔是不是比大神好呢?你的情节是不是比大神好呢?你的爽点是不是比大神好呢?总得比大神有多一点儿好,你才能得到一批读者群体吧?

我总是跟新作者说,你和大神在读者基数上没得比,人家一个书名就能有几万个收藏。你的文笔、爽点、情节也未必比得上大神,你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把基础打好。而基础也是新手及扑街写手们唯一能在最短时间内赶超大神们的东西。

(六)保持平常心,不要被读者评论和作品成绩影响自己的创作心态很多作者不知道自己的书到底好不好,到处求评。听到好的评语开心,听到不好的评语失落,甚至影响到写作状态,这其实是信心不足的表现,对自己的作品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呢?

1.我的地盘我做主。小说是一个世界,创作小说的作者是这个世界的上帝,上帝会偶尔聆听信众的祈求并给予适当满足,但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要求。读者只是旁观者,你可以指手画脚,可以讥笑谩骂,可以夸奖;但最后这个世界的主宰权,还是作者的。这就好像皇帝,大臣可以建议,可以骂皇帝,但皇帝拥有最后的否决权。

2.别人的意见未必全是对的,就算是对的,也未必是作者的能力所能修改和采纳的,更何况有的意见只是读者的错误意见。所以不能看到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就急着去修改,而是要判断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并考虑有没有修改的必要,如果要修改,最好不要影响日常创作。

经常看到一些作者,因为一些问题,对文章进行了大改,可问题是,网络文学是连载吸引读者追读的,如果断了更新,读者就会离去。而离去的读者,又不会回头看修改过的作品,最后导致了作品失败。

3.重视书评所指出的错误,能改正想办法改正。重视读者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比作者本身的设想还好,不妨采纳应用。

4.读者评论是浮云。写自己的书,让别人说去吧。书评只是浮云,浮云飘在你头顶,也许可以为你遮太阳,但别把书评太当一回事。

对评论,可争取的态度是:有用的拿来用,没用的不要管,骂我的不在意,不要偏听偏信拼命改。另外,最好偶尔看看别人的书,自己也写写评论。

5.成绩好坏找原因。确定是更新速度慢,故事情节烂,网站推荐不给力,还是其他原因?很多作者一看到成绩差,心态马上就差了,于是迅速烂尾开新书,殊不知,他的成绩远比有的人好很多倍。成绩太好也要找原因。

是网站安排的推荐给力,是节点掐得好,是伏笔埋得妙,还是更新太猛了?

只有找到成绩好的原因,才能让你的作品一本比一本火。

五、商业化写作

网络文学由于跟商业化写作有很大的重叠性,导致了现在媒体和公众都把网络文学当成商业化写作来解读,甚至觉得商业化写作是媚俗求存。

但是我想对大家说,商业化的网络文学创作,并非媚俗求存,而是在竞争残酷的网络文学市场里,利用商业化写作的方法,通过市场调研、内外包装等手法,来增强自己作品的吸引力,来增加作品的展示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读者。

(一)纯商业化写作并非媚俗求存商业化是基于用户、商业效果、质量、数量、运营等五个方面的考虑,来提升商品的销售量。而商业化写作,也是基于这五个方面进行创作。

1.用户:以读者为本位,考虑读者的喜好、兴趣以及作品卖点。

2.目标:考虑畅销因素和商业效果。

3.质量:保证文学性,相对通俗化,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4.数量:可以批量快速生产。

5.运营:推广、包装、营销等可以提升商业化成绩的运营动作。

商业化写作是一个有具体用户群体,有具体目标导向,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保证数量,并提供运营等提升商业效果的写作模式。

目前网络文学的作者分成四类:

1.网络写手:可以从网络文学创作中得到稿费,并能以此维持生活的作者。网络写手,是一群已经得到了商业化效果的网络文学作者,他们一般是以商业化手段或者不自觉地使用了暗含商业化手段来进行创作。

2.网络文学爱好者:从事网络文学创作,但只是凭兴趣创作,无法得到稿酬,或得到的稿酬不足以维持生活。

3.淘金者:被网络文学前景所吸引来的、打算以网络文学创作得到商业化收获的人。淘金者,是以纯粹商业化目的而来,一般是被媒体误导,目标很明确,但是未必知道网络文学创作的规则。

4.工作室:集体创作者,商业化目的很强。工作室是单纯的商业化创作,拥有完整的规则和渠道,好的工作室收入很高。

有价值的作品未必有商业性,但是有商业性的作品,必定有价值。成功的作品就算不是为了商业化而创作,作品的质量以及创作手段是符合商业化规则的,这也是作品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商业化写作并非媚俗求存,而是要明白市场规则和规律,才能够在严峻的市场里生存下来,就好像如果不了解丛林规则,就无法在丛林之中生存一样。

(二)商业化写作的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就是通过用户、市场、运营、产品等四个方面,来研究商业化写作规则和规律的行为。想要卖梳子给和尚,就必须找到和尚买梳子的理由,否则这梳子是卖不出去的。

调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用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质量的要求,对速度的要求,对作者的要求,支付的欲望;要了解市场的流行和需求、规则和漏洞;要了解运营方式,效果预估,运营禁忌;要了解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

(三)产品外包装

三国时期的庞统和张松很有才华,但是他们两个都因为外表长得差,导致了空有才华没人赏识。

既然已经选择了商业化写作来创作网络小说,那么,首先要对产品,也就是所创作的网络小说进行包装,先进行外包装。网络小说的外包装,指的是笔名、书名、封面、简介、角色名等这些读者第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通俗易懂容易被接受、符合法规不引起反感、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容易给读者留下印象及话题讨论才符合商业化的标准。

(四)产品内包装

先写一个商业性强、容易受读者喜欢的开头,再写一个能够让读者爱不释手的故事。开头非常重要,现在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当读者在3万字内还看不到吸引他们的东西,他们就会放弃。不过要想写读者喜欢的开头,其实很困难,因为众口难调,很难有一个开头会受到所有读者喜欢,而读者喜欢的点,也未必相同。

因此几个开篇禁忌十分重要:

1.出场人数多。

2.背景设定多。

3.无关紧要描写多。

4.不直接切入主题。

5.开篇十忌。一忌陈词老套;二忌故弄玄虚;三忌开头突然;四忌无用解释;五忌凭空抒情;六忌绕大圈子;七忌名言警语;八忌开头重复;九忌盲目写景;十忌盲目引用。

小时候写作文经常会写道:“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这种场景描写一般是作为开局用的,很多作者都在用,包括我自己。但是有的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个天气,也有的在天气和场景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但是这些作者是否知道,场景描写其实是画龙点睛之笔,应该是一种气氛的渲染。

(五)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疲累和厌烦看小说,眼睛会累,心也会累,好的作者,会在文章中自觉不自觉地舒缓读者的不舒适感。

一本基础好的书,总会比基础差的作品容易受到读者欢迎,而一个版面清楚的作品,会让读者有赏心悦目的感觉。甚至高明的作者,能够在文章中调节读者的阅读情绪,掌控读者的阅读感觉。

(六)加强和读者、编辑的联系

1.让人记住:要让你的编辑知道你的存在,增加自己的曝光率,不要让编辑忘掉自己。

2.善于沟通:要善于跟编辑沟通,而不是很单纯地打招呼问好。

如果通过QQ(腾讯即时聊天工具)找编辑,我个人的建议是把自己要问的事情,要说的话,全部打好,然后一口气发给编辑。如果每个作者跟编辑打一次招呼,编辑每次回一个你好,编辑在大早上就别想做事了。

所以,跟编辑打交道的要点就是别讲废话,直接给对方留言,等待对方的回复。

3.小事不扰:小事尽量别在节假日去联系,节假日找编辑,你想要办的事情未必能办好,而且事情还有可能被编辑遗忘。网文编辑一般只负责审读内容和推荐,技术类的问题一般要反馈给公司技术部门才能解决,跨部门的事情需要在工作日的时候才能解决。

4.作品要好:作品才是作者受到编辑青睐的最佳法宝。

5.不亢不卑,无畏无惧。

(七)挑选一个合适的发表载体

发表载体很关键,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小说所能发表的载体有很多,我把它们分成了三类:

1.电子出版:WAP(无线应用协议)端、电子书下载。

2.无线出版:阅读基地、手机阅读器。

3.实体出版:繁体、简体、外语翻译。

网络小说最主要的发表载体是电子出版和无线出版,实体出版限于现在的出版环境和网络小说题材等多重因素,只能作为辅助参考,而且实体出版在人气积累上远不及电子出版和无线出版。

每一种载体的读者群体各不相同,他们对小说内容的要求,对排版的要求,对情节节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选择好载体之后,要去思考这个载体的读者群体的口味,才能写出让读者满意的作品。

商业化写作其实远不止上面所说的七点,但是这七点基本的创作要求如果能够达到的话,还是能写出一部商业化比较强的作品。

上一章 序 别说你懂写网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章·二节·写小说需要知道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