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当然是水字啦
本书标签: 现代 

无题

当然是水字啦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世的作品极少,画幅也不大,然而他仍然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和艺术家之一。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于他的经典名作,惊叹于他多方面的才能,敬服他追根究底的求真态度,以及他对美独特的领悟力和原创力。

由于达芬奇在科学研究上的突出表现,后人也视之为科学家与发明家,甚至认为如果达芬奇将其科学研究公诸于世,可能会影响当时的科学发展。不论如何,达芬奇最重要的使命毕竟还是在艺术上——是他在美术成长的关键时期将人类的绘画引领到成熟甚至完美的程度。

回顾达芬奇一生的艺术创作,多数作品都没有完成,这一点也经常为人(特别是他的委托人)所诟病。即便如此,从他所留下的少数真迹和手稿来看,达芬奇在艺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已经是洋洋可观。

达芬奇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他“求真”的精神。他把绘画视为一门科学,讲求方法,要求客观。“求真”不是对事物表象的粗浅模仿,而是要洞彻事物的本质和原理。因此他借助科学,深入了解事物和生命的内在结构、性质、成因和运作方式等等。他在解剖、数学、植物、地质等等方面的研究确实有力的帮助了他艺术上的写实表现;但不可否认的,这些耗费时日研究也是使达芬奇分心不能专注于艺术的主要原因。

达芬奇的纪念像

然而达芬奇认为涉猎广泛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全盘了解自然,才能真实表达万象。他认为只擅长某种题材或“只能画好一样东西的画家 ”不值得称颂。达芬奇在《论绘画》中写道﹕“画家应当像一面镜子,真实地照映出镜前的万事万物。如果要画人物,就要像活生生的人。要画白云,就要像真正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不但如此,还要用心灵之眼去吸收眼前的一切,找寻其中的意义。”

所以达芬奇的作品中,从人物主体到周边的一草一木,以至远山、天空都有理有据的铺陈在画上;也由于掌握了自然的原则,即使是想像构思的东西也会符合逻辑而有真实感。此外达芬奇的创作构思兼顾外形和寓意,肖像也从外表到内心无所遗漏的刻画。所以达芬奇的求真,是从深层到表面、从精神到物质的全面写实。

综合达芬奇在绘画技法和观念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晕涂法的运用﹕不用轮廓线而直接以明暗来界定形状,是更接近于真实视觉感受的画法。光线除了突显人物之外,细腻的渐层变化还可以使人体皮肤显得柔和,调子更丰富,营造出神秘的气氛。这种手法直接影响到威尼斯画家如吉奥乔尼(Giorgione)和提香等人,并且延续至巴洛克以后。

2. 空气远近法﹕这个表现法来自达芬奇对大气现象的实际观察。由于越远彩度越低,偏寒色的低彩度有助于空间的推远和突显前景主题。同时从朦胧的雾气中表现了空气湿度和光线透明流通的生机感。这个达芬奇特色的背景处理法不仅改变了米兰画派画风,后来的拉斐尔(Raphael), 安德烈·德尔·萨托(Andrea del Sarto)和弗拉·巴托洛梅奥(Fra Bartolommeo)也都学自达芬奇。

3. 宾主关系﹕15世纪的画家有时在背景处理时过于琐碎、僵硬,经常干扰到前景的主题的视觉效果。达芬奇则合理解决了宾主之间的关系,简化背景或统合画面的秩序(例如以透视法),使背景服膺于整体需要,以强化主体的重要性。

4. 在真实与理想中找到平衡﹕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在模仿自然的时候,往往未能兼顾美感。而达芬奇写实的同时还能“赋予笔下人物优雅的风采”。他主张速写时应该多“挑选美丽的容貌”作为创作的资料库存,所以他笔下人物形象优雅而真实。而《最后的晚餐》中真实生动的历史场景结合着画面均衡、和谐又充满律动的构图,更是写实和美学原则的空前完美结合。

5. 达芬奇对描写人物内心的经验也给予后人启发。如《蒙娜丽莎》以表情和眼神传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或如《最后的晚餐》中以肢体动作和手势来表达众门徒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态。《论绘画》中如此记载着﹕‘绘画中最重要的事是人物的体态应表现出他的内心状态,如渴望、鄙视、愤怒和同情等等。…’所以在达芬奇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有灵魂,有情感,有思想的。

上一章 无题 当然是水字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