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道德经智慧故事
本书标签: 短篇 

轮扁斫轮的故事

道德经智慧故事

春秋末期,齐国有一名叫扁的工匠,他十分擅长制作车轮,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轮扁”,也因为他的技艺高超,就被征召到齐国的王宫里去服务。

有一次,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而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他见齐桓公读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不禁感到好奇,就先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小心翼翼的走到堂上去问:

轮扁😊敢问大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

齐桓公这是圣人的书啊,里面写的都是圣人说的话!

轮扁😲那么,圣人现在都还活着吗?

齐桓公(概叹一声)可惜啊,他们早就不在喽!

轮扁听了若有所思,顿了一下,说道:

轮扁既然这样,那么您现在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一听这话可了不得了,勃然大怒,“啪”猛拍桌子,呵斥轮扁道:

齐桓公😡大胆!寡人读书,你一个做车轮子的怎敢妄作议论?怎么能说这是圣人留下的糟粕呢?你来说说看,要是说的有道理就免你的罪,要是说的毫无道理,立刻斩首!

轮扁见到齐桓公如此震怒,不禁大吃一惊,但是随即镇定下来,很认真的说:

轮扁😲大王息怒。我是从我做的事中亲身体验出来的。您看削木头做车轮子这种活儿吧,如果动作慢的话,虽然省劲儿,但是做出来的轮子不牢固,如果动作快的话,尽管很辛苦,但是做出来的轮子却不符合规格。只有在不快又不慢的情况下,才能得心应手,做出最好的轮子来。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然而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把其中的体验明白的告诉我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所以我现在都七十岁了,还得自己一个人出来做轮子,我是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这份手艺传给别人的,等到我死了,我的手艺也就跟随我一同进了棺材了。像圣人的书,其实也都是一样的,那些圣人很伟大,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所领会出来的精妙的道理,并不能够如实的写在书里面,至于那些不可传达的精髓,已经同他们一起死掉了,所以他们在书里面留下的都是糟粕啊。

齐桓公听了轮扁这一番解说,觉得确实有道理,因而也就没有再怪罪他。

这个故事就是《庄子●天道》篇中所记载的“轮扁斫轮”的故事。轮扁虽然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平民,但是他所讲的道理确是极其深刻的。这里面就体现出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能够讲述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最精深的道理。

道德经智慧故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诸葛亮抱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