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苏联——红色巨熊的崛起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苏维埃的崛起

苏联——红色巨熊的崛起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是存在于1922年至1991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由苏联共产党执政。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共领导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8]苏联于1941年卷入二战,爆发卫国战争,[51]于1945年4月30日占领柏林,同年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52]与美国一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被称为超级大国。苏联于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冷战格局完全形成。1980年代初期,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在19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进行国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改革,但失败。1991年8月,苏联国内爆发八一九事件。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叶利钦,苏联解体。[1]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53]它的领土涵盖东欧的大部分,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国隔海相望。

苏联在20世纪世界舞台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47]在科技领域,苏联航空航天与美国并驾齐驱,大量科技力量和成果集中在核武器、导弹、 原子能、空间技术等尖端部门。[50]军事上,苏联常年保持很大的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并在全球多地有驻军。在核力量方面与美国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49]

中文名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外文名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时间范围

1922年12月30日 至 1991年12月26日

简称

苏联

所属洲

欧洲、亚洲

相关视频

70万播放|09:48

苏联革命事业的胜利,不是最终的胜利「工人阶级“血泪史”05」

73.1万播放|09:55

最后的抉择: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的猫鼠游戏,普京是最大受益者?

30.9万播放|07:35

“大国倾覆”:戈尔巴乔夫如何“弄丢”了苏联?

17.5万播放|02:57

苏联在二战中到底掠夺了多少领土?直接侵占的就有60万平方公里

20.2万播放|01:52

如果苏联不解体,世界将会怎样,专家:这3件事美国永远做不到

4.1万播放|07:38

实拍前苏联亡命监狱,继承战斗民族血性,囚犯进去被关到死

54.4万播放|00:49

历史上消失的国家

20.5万播放|10:20

拖垮苏联的战争泥沼!入侵阿富汗是利益使然,还是苏联一厢情愿?

3.4万播放|01:54

为何苏联陈兵百万,集结上万辆坦克,最终却不敢南下中国?

相关星图

苏联解体分裂成的15个国家

共15个词条

14.0万阅读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ərbayc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格鲁吉亚语: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英语:Georgia),位于高加索中西部。北接俄罗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阿塞拜

查看更多

苏联加盟共和国

共15个词条

3.5万阅读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Ukrai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Byeloruss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是苏联加盟共

查看更多

苏联最高领导人

共7个词条

7.9万阅读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任职时间:1985年—1991年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任职时间:1984年—1985年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任职时间:1982年—1984年

查看更多

苏联的改革运动

共3个词条

1.3万阅读

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于1956年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发表了“秘密报告”,对前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柯西金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开始了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勃列日

戈尔巴乔夫改革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该改革以彻底摈弃斯大林主

查看更多

苏联陆军战中大将

共21个词条

4.2万阅读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总参谋长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

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中央方面军司令

查看更多

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共8个词条

7.5万阅读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是存在于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语:Die 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德文缩写:DDR),简称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语: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PRL),位于欧洲中部,北临波罗的海,

查看更多

精品荐读

苏联,骄兵必败

作者:地球知识局

苏联里面还有个德意志苏维埃共和国!

作者:地缘谷

苏联,被掏空了

作者:地球知识局

快速

导航

疆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交通民族外交社会历任领导

历史

革命与苏联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革命形势迅速趋于成熟。[58]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4月,列宁从国外回国,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积极进行宣传并多次领导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 9、10月间革命形势完全成熟,解放运动空前高涨。[58]于1917年11月7日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史称“十月革命”。革命后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会议在11月8日通过和公布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各交战政府和人民建议结束战争,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劳动农民耕种。会议庄严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选举成立了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58]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11月7-16日,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确立。1917年11月-1918年2、3月,首先从城市,然后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作为全国国民经济管理机关。建立工农红军、工人民警和人民法院。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机关和各人民委员部。1918年1月,召开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正式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行土地国有化,消灭民族压迫,废除等级划分、等级特权和等级限制,宣布所有居民统一称为公民,保证了无产阶级对国家和教育的领导。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后,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58]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日本、波兰、美国等国因不满俄国单方面退出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以及沙皇俄国债务等问题,对俄国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国内有数量庞大、所占地域极其广阔的白军,由高尔察克、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分别在各地指挥,发起了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苏俄内战。原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趁此俄国内战的良机,也相继建立了数个独立主权国家。经过近4年的俄国内战,在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维埃红军击败了白军,处决了高尔察克,将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人赶出国境;并击败了外国军队的联合武装干涉,逼迫美国、英国、法国从列宁格勒、乌克兰和外高加索撤军,逼迫美国、日本从西伯利亚撤军,保卫了新生的苏俄政权,使其生存下来。

外国军队对苏俄的干涉

早在1917年底至1918年初,列宁根据苏维埃俄国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认为,革命和斗争的发展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1918年夏天,随着捷克斯洛伐克军的叛变和国内战争的爆发,俄国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国家资本主义随之中断。国内战争结束后,俄国在1921年春天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国家资本主义。列宁在世时的新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1年3月到10月,新经济政策是从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始的。粮食税就是国家用税收的方式向农民无偿地索取。但是用税收的方式取得的粮食,连勉强维持军队和工业企业都不够。粮食税同时还规定,农民在完成粮食税后留下的剩余粮食和其他产品可以用来自由交换,既可以同社会主义工厂的产品进行交换(或者说商品交换),也可以在各个小业主之间进行交换即自由贸易。[55]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阶段,虽然已开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但还被限制在地方的和非国营的范围之内。第二阶段国营企业也改行经济核算即实行市场经营方式,全社会都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经济领域一切经营主体都在市场关系的基础上运作,已形成完整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至此,列宁1918年春天的第二个假设,经过实践的修正和检验,已经变成了科学理论。与此同时,列宁国家资本主义的路线也最终形成。[56]

列宁与斯大林

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为抗击共同的敌人,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共产党提出了联合问题。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2]

工业化建设与挫折

列宁逝世后,苏联面临着几个重大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是领导人的问题,二是政策的转向也就是如何以何种形式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其结果就是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59]

列宁逝世后不久,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冲突便公开化了。为了防止托洛茨基掌握最高权力也利用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矛盾,斯大林与后二者结成同盟。三人一起借口以前托洛茨基与列宁的分歧,很快就撤销了他的主要职务。不久,由于建设社会主义路线的分歧,斯大林击败了持反对意见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击败了三人后,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化,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四是高积累高投资,也就是要求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作出牺牲,这与第三点紧密联系。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反对这样的做法,他们组成了托季联盟反对斯大林,但是他们的方案却是不可取的。于是,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打倒了这些人,

上一章 十月革命 苏联——红色巨熊的崛起最新章节 下一章 革命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