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名家随笔图鉴
本书标签: 现代  图鉴  随笔 

杨绛:吾先生

名家随笔图鉴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有苹果树和桃树等,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我和女儿常去买,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果园因此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见他爬在梯子上修剪果树,和工人一起劳动,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我们先生”。我不知道他们当面怎么称呼,对我们用第三人称,总是“吾先生”。这称呼的口气里带着拥护爱戴的意思。

虞先生和蔼可亲。小孩子进园买果子,拿出一分两分钱,虞先生总把稍带伤残的果子大捧大捧塞给孩子。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看见虞先生坐在树荫里看一本线装书。我好奇,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就近前去和他攀话。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从此我到了虞园常和他闲聊。

我和女儿去买果子,有时是工人掌秤,有时虞先生亲自掌秤。黄桃熟了,虞先生给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好的从树上摘。他还带我们下窖看里面储藏的大筐大筐苹果。我们在虞园买的果子,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三反运动刚开始,我发现虞园气氛反常。一小部分工人——大约一两个——不称“吾先生”了,好像他们的气势比虞先生高出一头。过些时再去,称“吾先生”的只两三人了。再过些时,他们的“吾先生”不挂在嘴上,好像只闷在肚里。

有一天我到果园去,开门的工人对我说:

“这园子归公了。”

“虞先生呢?”

“和我们一样了。”

这个工人不是最初就不称“吾先生”的那派,也不是到后来仍坚持称“吾先生”的那派,大约是中间顺大流的。

我想虞先生不会变成“工人阶级”,大约和其他工人那样,也算是园子里的雇员罢了,可能也拿同等的工资。

一次我看见虞先生仍在果园里晒太阳,但是离果子摊儿远远的。他说:得离得远远的,免得怀疑他偷果子。他说,他吃园里的果子得到市上去买,不能在这里买,人家会说他多拿了果子。

我几次劝他把事情看开些,得随着时世变通,反正他照样为自己培植的果树服务,不就完了吗?果园毕竟是身外之物呀。但虞先生说:“想不通”,我想他也受不了日常难免的腌臜气。听说他闷了一程,病了一程,终于自己触电去世。

没几年果园夷为平地,建造起一片房屋。如今虞园旧址已无从寻觅。

有些事,明知道是错的,我也还是会去做,比如考试。行而上学,不行退学。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快考试了你还啥也不会。为了督促自己去学习,把水杯放在了自习室,现在用碗喝水。你看这张试卷它又大又方,就像这个同学我又傻又慌。有的人复习起来像孔子温故而知新,有的人复习起来像女娲补天,我复习起来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考试最崩溃的时候是看到一道题,模糊地记得老师讲过,但清晰地记得当时我没听。每当我准备认真学习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得非常有趣,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吸引我。今天过安检时一直响,安检员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学生,他说难怪检测出钢铁般的意志。不是我吹牛逼,以我现在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况,以及我对未来经济趋势走向的了解,不瞒你说,以后整个城市的地都是我扫。

上一章 渡边淳一:丈夫这东西 名家随笔图鉴最新章节 下一章 马雁:独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