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楚氏第一少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种田文  穿越历史架空   

第十二章:左佥都御史 宋灏

楚氏第一少

却说徐丰年在听完张年盛的话后,脸上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

随后看了下朝堂之上的陛下,见陛下脸色淡然完全看不出任何表情,这才对着张年盛诉苦道:

“张大人,您误会本官了,我虽是京兆府尹,但是昨日本官偶感风寒,身体有些不适,故昨日全是少尹代我主持的。”

说完之后转过头看向陛下恭敬道:“陛下,臣所说皆属实,不信的话,陛下派人一查便知”

楚孝天知道今天的事不处理好的话,估计这张年盛要诉苦一天。于是点头便让左武卫去将当日的事情经过调查了解。

半个时辰之后,左武卫的一名卫卒将事情的经过,在朝堂之上陈述出来,众人皆细心听着。

待那名卫卒将事件的经过,完完全全的在殿上细述一番之后。众人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张斐宇调戏城中的弱女而被楚云给打了,这楚云虽然也是京城四害,不过倒也做了好事。还好平日对自家的儿子管教有严,不然…”有不少文员猜测议论道。

此刻的徐丰年,正在心中暗暗得意道“还好自己让少尹来处理这个案子,不然身陷这趟浑水只怕是难以洗脱…嘿嘿”

高堂之上坐在龙椅上正在思索如何处理这件事时,突然看向大殿之中的众官员询问道:“依各位爱卿所见,此事如何处理呢?”

楚孝天见无人回应,便把目光落在文官前列的老者身上询问道:“卫爱卿你有何高见……”

话落,只见文官队伍之中缓缓走出一名年方六十的老者。

此人身着一件大紫袍,腰间悬佩着紫金鱼袋的老人,鬓角微白,企图将旁边的黑丝也染白。

一副不怒自威的面容给不少文武百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便是内阁首辅兼太傅卫中嗣。

卫中嗣走出队列之后对着楚皇一番作揖而后才恭敬的说道:

“陛下…首先我汉族乃是天下礼仪之邦,自我朝先皇开国以来,我朝便以礼待人,以法治人”。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

“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我朝从三品官员的儿子,当街欺辱贫穷女,不但影响恶劣,而且还被百姓议论指责。若不加以处置,只怕民间流言飞起。应当关进大牢,杖责五十大板并处以极刑三年……”

楚孝天听完之后也是想对张斐宇处以极刑,但张年盛是自己才刚刚钦封的从二品常州督察使,命令是不能撤回来了,毕竟身为一国之君,口出金言,说过的话不能轻易更改的。

但一想到要是现在对他的孩儿子处刑,只怕张年盛这个老家伙会在后面力不从心,从而影响自己交待他办理的政事。

一时间,楚孝天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当卫中嗣看着楚皇眉头紧皱,不假思索的神情之时。又立马停顿道:

“不过张大人乃是我朝礼部左侍郎,协助尚书大人为礼部的稳定发展出了不少力,所以恳请陛下从宽处理。”

卫中嗣的话语才落下,张年盛感觉自己心情一下舒畅了很多,同时在心里也感激起来首辅大人。

可接下来卫中嗣的话语令他震失望之极。

只见卫中嗣又说道:

“楚云虽然是为那贫苦父女出头殴打了张公子,但动手打人也不对。长安城的治安有京兆府管理,何况还是当朝从礼部左侍郎家的独子,如今张公子还在家养伤,依臣之见…”

说到这时,看了看不远处的楚向龙一眼,便对着楚孝天说道:

“不如就将楚云关进大牢一个月进行反省,而楚大人因为对子管教不严罚俸半年,陛下您看……”

张年盛在殿前下看着陛下正在犹豫欲要做出决定之时,便对着跟自己一向关系不错的同僚左佥都御史宋灏咳嗽了一声。

宋灏和张年盛皆来自于庭州,吴县人士;陈朝未亡之时,张年盛便是礼部员外郎。

后来陈国太监张朔方专政之后,大肆敛财。张年盛见此,便托关系搭上张朔方这条大腿,升迁为礼部左侍郎。

同时,将自己的老乡宋灏引荐上去,随即便封为左副都御史。

陈国灭亡,楚国建立后,楚珩在处理一批陈国的贪官污吏之后。见张年盛还是有点才干,并把礼部管理的还行,就只官降半级继续任用。

后来,楚珩在病逝前,担心新皇驾驭不了这些当初跟着他一起打拼天下的兄弟。

于是,在临死前不但除掉一些王侯公爵,同时将一些有影响的文官提升上来,以此形成文官压制武官的抗衡。

而张年盛也因此官复半级,可宋灏却官降两级成为左佥都御史,被楚珩的心腹顶替。

早在陈国时期,朝廷便设有督察院一职,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

与朝廷的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

其都察院最高的长官为都御史,正二品;其下还设有下设副都御史、协理都察院事并辅佐左都御史工作,从二品;佥都御史,正四品;又依十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仲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构。

而到了楚国时期,楚国先皇楚珩对都察院进行了一点改革,将御史分为左右,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左佥都御史依旧是都察院行使监督职权的长官。

而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只是朝廷外派巡抚(巡抚各地军政和民政)、巡抚使(巡查地方的事物,品秩看官员的官职品级,也有临时加封的官职)官员等朝廷外派的官员的挂衔。

而这样做的目的,其本能是为了能更好监督和节制当地官员,所以便加衔都察院右职,这能大大加强朝廷外派官员的话语权。

言归正传,宋灏看了一眼张年盛之后,便整了整衣着,走出队列对着龙椅上的楚皇作揖恭敬的禀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准奏…”楚孝天一脸淡然地说道。

上一章 第十一章:加封常州巡抚使 楚氏第一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三章:楚皇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