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人生编程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人生  人生哲理     

成长的内核刚需:耐心

人生编程

人都有惰性,但对于刚性的需求,还是执行力很强的,因为这是他生存必需。而变成刚需的过程,其实融合了好多的概念在里面,比如,英语学得很生涩时没办法仍要边学边用,其实就是一种专注,每天都有应用每天都在进步,就是在成长,时间长了就是长期主义。也就是说,成功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我们所讲到的几个概念其实就是总代表,离不开这几个要素。

有时候你仔细想想,就会知道,“刚需”这个东西,本质上来看,根植在价值观上。人们对“成功”的状态的内心描述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表现型”,有的喜欢“进取型”,各个状态,都是人们自己的选择,有的想时时刻刻在人们面前表现得足够好,有的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变化、自己的进步,所以他们并不在乎,或者没那么在乎自己当前的表现;他们知道任何学习、改变、进步都是有个过程的。

这话提醒了我,其实我讲的这些,都是我大脑中的成功的状态的样子,可能和好多人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要指望我们的意识让很多人喜欢,只是有部分有同感的人群就可以了。表现型的成功,未必是真成功,但在内心,很多人却误以为那就是成功,因此,为了成功,设定了很多完成成功的刚需,这些刚需其实是假的,浪费精力与资源的,也是很可怕的假性认知。

是的,真正的刚需,不是英语技能的学成,也不是戒掉了烟,也不是挣了多少钱,其实内在的真正的刚需,是”你成长了吗?“任何以牺牲成长为代价的刚需,一定是假刚需,一定可以放弃掉。因为那样违逆了大道,伤了成长之路,任何行为都得喊停;

这个观点很对,在我们心智仍不太清晰的年轻时代,把很多事情都当成了刚需,但其实他不是,是假性的,用是否有利于成长做为刚需的一个评定标准很有意义。

在众多的正确的刚需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什么?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们说,教小孩子养植物,比教孩子养动物好,为什么?因为养植物更需要耐心,植物的成长往往没那么快,并且很少给出”直接反应“。这很好锻炼孩子们的耐心。

价值观的培养,显然是最需要耐心的,这些概念看起来是那么的虚无飘渺,看上去全是鸡汤。

也正是因为看起来与成长关系不大,与成功离得很远,才导致绝大多数人不重视、甚至干脆不知道自己可以学、应该学、可以练、应该练。

没有耐心的人什么都干不成。怕麻烦的人会麻烦一辈子。为什么有的人更有耐心?为什么有的人更不怕麻烦?因为他们心中,有未来,他们知道现在做的麻烦事是积累是沉淀。这才是用长远的目光来审视现在。

是的,更多的人短视,不是吗?短视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想”马上生效“,甚至,”马上生效“对他们来讲是绝对的”刚需“,如果不能马上生效,甚至哪怕是感觉不能马上生效,他们就会立刻放弃。

这也是这个世界二八分成的分水领之一,急功近利好像是人的天性一样,只有少数人有耐心等待明天的收获,而绝大多数人,生活在焦虑之中,他们没有长远目标,只有短期利益,只要争得当前,管它以后如何过呢?这样的人其实都是把未来赌在了当前,但凡到了赌的状态,那必败就是结果了。很多人不满足现状,其实没有想想,什么是现状,现状,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过去的积累,因为过去天天在赌明天,造成今天还在赌明天,这样的生活能改变吗?只要急功近利,就会永远是不能满足的现状。你看,若是我们把现状清楚地定义为”过往的积累“,那么我们就明白”马上改变现状“要多难有多难---难到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的地步,因为最多,我们只能做到这么一件事儿: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养眼未来,活在未来。因此,成长的最内核心的刚需就是耐心。

嗯,如果价值观里有长期主义,有耐心也是不算太难的,怕的就是从小父母就没有给输入长期目标这个概念。当急功近利成了潜意识后,想改成长远目标就比较难。

难归难,有些痛苦,你是没有办法躲避掉的,比如,说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你肯定要努力的学习;为了维持生计,你肯定要付出一定的劳动;为了保持健康,你也需要定期地做些体育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你都会经历到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些痛苦都是无法躲避的,所以与其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地去消耗这些痛苦。你消耗得越早,他们能够给你带来的收益也就越大,你能够享受的时间也就越长。

真正想明白这个道理后,人就不会那么恐惧这些痛苦,甚至会主动去找那些必将到来的痛苦,把它们提前消化掉。

我怎么才能知道现在的积累就会使未来更好呢?恐怕没有办法吧。因为即使有了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恐怕也有千千万吧。我们都知道该走的弯路一步也不会少,可是我们之所以看书、学习,说白了是为了减少弯路,是不是哪里有矛盾?

因为不知道现在的积累,对未来会起什么样的作用,所以人们普遍会做出两种选择:合理的放弃,或者先做了再说。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放弃,因为这看起来非常合理,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所以干脆不去做,这样你就不会有任何损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不会走弯路。只有极少数人选择先做了再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了再说。至于这种积累会不会有用,他们也不知道,但有积累总好过没有积累。多读书学习是为了少走弯路,但是没有人能够一辈子不走弯路。即便你知道了所有的道理,正确的道路也是你走出来的。如果你懂了这么多道理,仍不去实践,那么再正确的道路对你来说也是没用的。所以不要怕走弯路,要怕就怕自己从来不迈出第一步。

上一章 读书写作是改变的神器 人生编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成功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