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人生编程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人生  人生哲理     

第6章 身心俱修方能健康

人生编程

健康,运动的习惯;

身体是第一位的,但为什么排名在后面呢?任何人都会以为这个习惯排第一位。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里就有健康成长的基因,比如你看那些小孩子,不用管他,都会到处疯跑,动物也这样,他们在一起时,会天天闲不下来的。这是天性里带的。我们所讲的应该做的事,首先是思想意识里的东西,就像电脑的软件系统,编制出指导行为的流程。健康的身体,是硬件设施,还没有听说新的电脑,硬件就很差的,因此,适当的健康运动,是必要的,但不是首要的,就象电脑健盘要经常消毒、控洗,主板要定期清理一下一样。健康是分年龄的,我们关心孩子,一般是茁壮成长之类的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的重要性就越来越体现出来了,想想也有点意思,因为你的电脑不经常清理或清洗,所以就越来越慢越来越出问题,因此,勤擦勤拭的动作就要经常做,健康第一,一向就是中老年人的共识。

哈,这种比喻还是头一次听说。但有一定道理。

其实幸福的童年,给了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其心理健康就保障了,同时整洁的习惯,就会保持生活规律,健康的习惯也包含其中了,这些正能量的正确的行为都是一通百通的,不是独立存在。

人的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物理健康都可以康复,精神不健康,可是致命的,有可能随时就把好好的身体都放弃了。一个电脑的好用与否,重点是软件系统,人其实也一样。思维不能升级,身体再强,也是病夫。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巨婴一样,个头很大,肢体很强壮,却是玻璃心,经不起任何风浪,随时崩溃,就是很可怕的事情。

是啊,咱们一聊,才更清楚的知道,到底什么更重要。

健康分为心理和身体的,心理健康是关键,也就是说,童年的影响就牵扯到这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这么看下来,我们面对的形形色色的人,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有精神疾病的人,这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

确实,按二八原理,你碰到的每个人八成有毛病,只是病得轻重,你要好好去感受。

哈,这也是为什么人与人相处是最不容易的事情的道理。

古圣先贤所讲的道理,就是按照天道运行的规律总结出来的,比如利他为公、比如致虚守静、比如大道至简、比如内观自省等等,这些行为动作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谁做谁对,谁修得深,谁就拥有更多的支持,更多的资源,这也同时显示出,你总是困难重重、百般艰难,只是因为做的违逆道的事情太多,造成了能量不足,支持不够。这是深层次的原因,其实通过自己的状态你就可以判断,自己病得轻重。。。。

话虽难听,但切中了要害,与前面所说的,越读书越觉得自己缺点大,是一个道理,其实有了内省的意识,就很好了,最起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知了。

健康的身体,我觉得应该把心理和身体的合为一体的去锻炼,比如骑行中听道德经,比如登山中听音乐;比如瑜伽中做冥想,还比如游山玩水中写作;都是精神与体力的双修,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养成健身的习惯本身,就离不开精神愉悦带来的多巴胺的刺激,人只有在不断的尝到甜头时,才有坚持一个项目的动力。当你行动起来,能够感受到身心俱修、无限快乐,相信你会自然上瘾,停都停不下来。

是啊,人生很大的快乐在于,每天都在接受这些多巴胺或内啡肽的刺激,只有这种刺激,才能给人们带来希望与快乐。这就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头所在。

幸福的童年、专注的神态、整洁的习惯、长期主义的做正确的事,拥有无比健康的身体和健身习惯,这样的人生,也算是开挂了吧。。。。

我们所聊到的一些概念也好观点也罢,就是指的在孩童时代,就要建立一种正确的思维,一种正确的操作系统。而我们目前都已经到知天命的年龄,意识到这些意识的重要性,其实要修行就是“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

改变,谈何容易,一些固有的程序已经沉淀下来,特别是一些习惯,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比如熬夜、比如玩游戏、比如沉迷于酒色财气,改变,意味着脱胎换骨,非常难,所以有人讲,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则是神经病。。。

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因为看到新的理念,就会立即发生改变,特别是成年人,他们所有的动作都已形成了记忆习惯;改变自己,其实就是像经历一场炼狱一样。

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改变呢?

“创伤”,创伤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当创伤发生时,比如残疾,比如失去亲人,比如重大疾病,再比如经历过生死,或者是牢狱之灾。发生类似的事情,会给个人造成重大的情绪影响,他会不断重复的思考发生这件事情的原因所在,越来越多的思考,就会形成类似事件的因果链,以至于一旦发生什么样的因,就会从潜意识里直接想到了那个结果。人在发生创伤事件后,人们会在大脑中不停地重温它,并且引发连锁反应。

那是什么呢?为什么人们发现,克服创伤这么困难?

你对生活中一些经历的情绪反应越强烈,你的情绪波动就越大,你就越会关注事情发生的原因;当大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原因上的那一刻,它就会产生一个瞬间印象,这就是所谓的记忆;所以长期的记忆是由对你情绪的冲击非常强烈的经历创造出来的,所以从神经学上来看,当人在脑回路中回忆之前发生的经历,大脑会随着情绪来释放化学物质,所以当你对某人或某事有情绪的反应时,大多数人认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证明,如果你放任这种情绪反应,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天,这就是所谓的心情。

哦,可不是吗,心情就是一种持续的情绪反应。

假如你对别人说:嘿,怎么了?我现在心情不好,五天前发生了这件事,我心里一直过不去。假如你把同样的情绪反应持续几个星期或几个月,这就成为了你的脾气。你为什么这么苦恼,因为九个月前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如果你把同样的情绪反应持续几年,那就成为了你的人格特质。所以学习如何缩短你的情绪反应和心理不应期,才是改变真正的开始。

所以当一件事发生后,人们会不断的回忆这件事,因为压力荷尔蒙,提醒你注意刚刚发生了什么,因为你要为同样的事再次发生时做好准备,大多数人70%的人生用于生存上生活在压力之中,所以他们会经常用过去的经验预想未来会发生的最坏结果,他们只不过在具无限可能的量子立场中选择了最糟糕的结果。纵使恐怖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接受这些想法。他们调整自己的身体去习惯适应这种恐怖的状态,长久下来,你的身体会不自觉地感到恐慌,你甚至无法预测他何时到来,因为你已经潜意识的程序化了,

是的,潜意识形成了。

所以当你对一个人说:你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会说 “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十几年前的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从那件事以后,他们再也无法发生改变,因此那些过往经验所带来的情绪,往往会给身体和大脑带来冲击,人们对那些情绪冲动上瘾了,他们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和既有情况,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的局限。那么做,至少他们能感觉好受一点。

这个既深奥,还合理。。。

当谈起改变的时候,你问对方“你为什么会这样”,每当他们会想起那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和身体都会发生相同的化学反应,仿佛相同的事情又发生了,那件事情发射出并连接起相同的电路,并且将相同的情绪信号传递给身体。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你的身体是无意识的心智,它无法分辨出这样的情绪究竟是生命中的实际体验还是单纯靠想像创造出来的。于是你的身体会相信,他正在经历着由过去相同 的经验,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一年365天都是如此,所以当这些情绪影响了你的思想,然后这些想法创造了相同的情绪,同样的情绪又影响了同样的想法,现在整个人的状态都在过去,所以想要改变,最难的部分就是不再做和前一天一样的选择,当你决定做出不同的选择的那一刻,准备好,因为这样会让你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激发和接通这些脑回路。他们变得极其顽固,所以你有一个想法,然后大脑中情绪就会运行,你的情绪会紧接着这个想法而来。如果你感到害怕什么,你就会感到焦虑,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对你的身体说:是啊,你很焦虑。

嗯,原理上应该就是这样。

于是你就开始想更多与之关联的其他事,这种循环的冗余,把你的身体调教成潜意识的大脑,所以当我们谈到改变时,当一个正在尝试做出改变并且做出不同选择时,忽然间,他们产生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感受。于是,身体会告诉说:你已经做了这些事情30年,难道你现在要停止痛苦,停止感到罪恶感及羞愧、停止抱怨或责怪或找借口或者停止为自己感 到悲哀?身体正处于未知的状况,他会告诉你,他想回到以前熟悉的地方,于是身体开始影响你的心智,并说到:明天再开始吧! 你的性格和你的妈妈很象,你永远也改变不了,这对你来说是不管用的,这感觉不太对,如果你对这些想法做出回应,并信以为真,那么,同样的想法,会引领你做出同样的选择,引导重复同样的行为。这将创造出相同的经验,产生相同的情绪。

上一章 长期主义 人生编程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变成刚需,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