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重生之罪恶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邀请驻站 

毫无理由可言

重生之罪恶

二战时意大利是个什么样的存在?盘点意大利二战军事史!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作为二战时期的轴心国阵营,德国、意大利、日本,意大利无疑是最弱鸡的一个。在很多人的眼中,二战时期的意大利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据说是上帝在大战前感觉到气氛过于紧张,所以专门派意大利人来活跃气氛的,所以意大利也被我们称之为意呆利。

  意大利在二战的表现惨不忍睹,尤其是在北非战场,简直是被远离本土的英国军队吊打,留下了被盟军成亩抓俘虏的传说。那事实真的如此?所有的意大利军队都是“战五渣”吗?下面,请让我们看下这两个战例,再来下决断。

  1941年9月27日,为了保住在轴心国的威胁下的马其他,英国决定向处境艰难的马其他运送重要物资,英国人组织了包括9艘运输船在内的WS11X船队。为了保护这一重要运输船队,英国人组织了“威尔士秦王”号、“纳尔逊”号、“罗德尼”号三艘战列舰,一艘“皇家方舟”号航母,以及7艘轻巡和18艘驱逐舰以及其他数量的护卫舰为船队护航。

  这样庞大的船队当即被意大利人侦察得知,并派出第36鱼雷机联队分两拨向英军船队发起攻击,同时,意大利还派出了CR42战斗机进行护航。第36鱼雷机联队装备SM.84轰炸机。这是一种从民用飞机发展起来的军用轰炸机,性能低下,当携带鱼雷时只能携带一枚,作战能力相当低下。护航的CR42还是双翼战斗机,虽然这种菲亚特战斗机被意大利人自豪的称为“世界上机动性最好的战斗机”,但在二战普遍进入单翼、金属机身的年代,该型战斗机将和SM86轰炸机一样,都属于过时的飞机。

  9月27日下午,当意大利第36鱼雷机联队长布里少校率领第一拨6架鱼雷攻击机在阿尔及利亚沿岸发现了英军船队。与此同时,英军舰艇上的防空炮手也发现了他们,猛烈的炮火向意大利人射来。布里少校当即决定攻击战列舰,可还没有攻击,从英军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管鼻燕”战斗机进行拦截,幸好意大利护航的CR42战斗机及时赶到,接住“管鼻燕”战斗机,一时之间双方战斗机打的难解难分。

  布里少校率领6架鱼雷轰炸机各分3架从左右两翼向“纳尔逊”号战列舰和“皇家方舟”号航母发动攻击,但英国海军强大的火力网击落了5架鱼雷轰炸机,只有布里少校驾驶的轰炸机向一艘轻型巡洋舰成功发射了鱼雷,但没有命中。就在这时,第二拨意大利鱼雷轰炸机赶来,由于一架飞机起飞前故障,所以只有5架轰炸机,但英国人高度戒备,防空火力十分凶猛,第二拨由赛德尔上校率领的轰炸机联队根本无法接近,更别提进攻了。

  就在这时,意大利第24战斗机大队的瓦罗帝中士驾驶者他的CR42战斗机抵达战场,他发现意大利的飞机被英国人刺猬般的火力压制,根本无法接近英舰。就在这时,瓦罗帝开始了其“人生巅峰”的表演。瓦罗帝中士驾驶着他的CR42战斗机忽然冲向英军护航船队上方,并开始作翻跟头,转圈圈,来来回回的上下翻飞,在无数惊呆的英军防空炮手言中国,划出一道道优美的飞行曲线,似乎这不是紧张的战场,而是轻松又愉快的飞机特技表演大赛。

  在这过程当中,瓦罗帝中士驾驶的战机一枪未发!这是什么?这是对英国海军的蔑视吗?回过神的英国防空炮手,为瓦罗帝中士献上了猛烈的防空炮火,几乎一半的能打的防空火力都对准了这架翩翩起舞的意大利菲亚特战斗机,瓦罗帝中士在为英国人献上6分钟的精彩演出后,被送上的无情炮火,他连同他的座机被撕成碎片。

  瓦罗帝用生命为代价的表演,成功的为意大利鱼雷轰炸机制造了机会,而第二拨鱼雷轰炸机在赛德尔上校的带领下抓住机会,进行了决死突击,冒着英军的防空炮火,杀入了“纳尔逊”号战列舰的防御圈内,并在距其450米的距离上发射了鱼雷。“纳尔逊”号战列舰进行了紧急规避,但是距离太近了,还是有一条鱼雷击中了舰艏左舷,并将“纳尔逊”号的鱼雷舱炸得粉碎,这一次上帝决定帮帮英国人,所以鱼雷战斗部并没有爆炸,只有十几条鱼雷弹体被摧毁。

  但“纳尔逊”号短时间内便进入4000吨海水,舰体倾斜严重,航速下降,再也无法开炮,否则有撕裂舰体的危险。在这一天当中,意大利人出动11架鱼雷轰炸机,损失6架,机组人员几乎全部阵亡的代价,成功使得“纳尔逊”号战列舰在其后的6个月的时间内都无法参加战斗。

  除了意大利空军,意大利海军的蛙人作战部队,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1942年12月14日,意大利派遣席勒号潜艇携带三艘代号“猪猡”的人操鱼雷和6名意大利蛙人前往防备森严的埃及亚历山大港执行炸毁英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任务。在当时,这个任务被英国人视作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英国人吸取直布罗陀的教训,在亚历山大港周围设下了层层防御措施-----第一层是在亚历山大港外围布置了一道水雷防线,第二层是亚历山大港在北方有一道防波提挡住了大部分入海口,第三层防御网则是在防范潜艇的防潜网,防潜网上还挂满炸药。第四层是海面上和港口防波提上有24小时的军舰以及人员的巡逻警戒,力保港口内军舰万无一失。

  就是这样一道道的防御措施,使得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上将对外宣布:“亚历山大港是绝对安全的。”亚历山大港的严密防守,的确对意大利的蛙人造成了很大的难题,特别是第三层的反潜网,蛙人对这道上面挂满炸药的反潜网束手无策。也就在这时,真是“天助意大利人”,英军的第13巡洋舰支队返回亚历山大港,6名蛙人操纵着3艘“猪猡”,潜伏在军舰的尾波当中,悄悄的混进了亚历山大港。

  进入亚历山大港后,6名意大利蛙人分成三波向各自的目标-----由此次任务总指挥彭内中尉和比安奇袭击勇士号战列舰,马尔泰罗塔和马力诺攻击航空母舰,安东尼奥和史盖特攻击伊丽莎白号战列舰。最终,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都在各自的目标身上安装了炸弹。唯一的问题是,没有航空母舰,马尔泰罗塔和马力诺只好选择挪威油轮萨功娜号。在完成任务后,他们都无一例外的被巡逻的英军俘虏了。

  接到亚历山大港内俘获意大利蛙人报告的坎宁安上将,起初还轻松的认为,意大利人在生命的威胁下,很快就会招供炸弹的安装位置,谁知道他小看了意大利人。彭内中尉等6人,面对英国的情报官的审问,一言不发,直到最后爆炸10分钟前才开口道:“出于人道原则,我劝你们赶紧撤离,在有10分钟这艘军舰就会爆炸。”而好心的彭内中尉则被勇士号舰长命令宪兵,关进了弹药室。这一次,上帝又一次眷:顾了这名意大利人,当勇士号上爆炸一刻,彭内中尉和比安奇逃出了下层舱室,随着英国慌乱的船员逃上岸,并欣赏了自己部队所造成的的战果,两艘战列舰全部击沉,一艘油轮重创,这意味着英国地中海舰队再也没有战列舰,无疑是将地中海制海权拱手送给了轴心国,可惜德国和意大利并没有抓住这一点。

二战中的意大利号称三大法西斯强国之一,可是他的战史可以说是最富有幽默感的,偶的神啊……怎么意大利这样的国家都能……无语咯……不过既然能号称三强之一,意大利就应该有比其他小弟级的国家强的地方,以下来看看意大利当时的国家情况和战略吧,看看意大利当时如何做会比较划算一些.....意大利与日本一样,被定义为后起的工业国家,一战当中意大利政府曾经抛弃与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转而倒向英法一边,从而获得了一战战胜国的地位,但是,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中,意大利并没有像英、法、美一样捞到什么好处,甚至于还不如仅仅在青岛打了一次小仗的日本得到的利益多。日本好歹从战败的德国手里接收了其在中国的特权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殖民地,还分了几艘德国大洋舰队的战列舰,而且在之后的海军谈判中赚够了砝码,一跃成为与意大利、法国并立而仅次于英美的二等海权国家。而意大利却连德国的一块海外殖民地都没分到!相比于战争对意大利带来的创伤,这点点收获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于是乎,意大利国内经济开始倒退,政局变得不稳,新的思潮开始泛滥……政府无法控制局势……1922年,莫索里尼的法西斯党上台了,意大利成为了第一个独裁集权的法西斯国家。然而,法西斯并没有能够救意大利,从1922年到1931年,意大利的经济局势仍然不断恶化,失业人口也在不段增多,同时,意大利对外的侵略扩张形势也不容乐观。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因为法西斯的独裁和穷兵黩武而有什么大的进步。士气低落内部腐败的意大利军队很快在以后的战争中尝到了苦头……[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希特勒认为意大利和莫索里尼是纳粹德国的榜样而对他们推崇有加,毕竟,意大利也算是个“帝国主义国家”,类似宗旨的政党在那样的国家里取得政权对整个法西斯主义是种鼓励(这里希特勒与莫索里尼还闹了很多笑话)。1935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两场战争中,意大利军队的表现都不怎么样,西班牙内战还稍微好一些,起码旁边还有德国干涉军的帮助,没有出什么大的丑。入侵埃塞俄比亚就比较难看了,差那么一点点就上演了1887到1896年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好戏,要不是英法的绥靖政策和对意大利的压力不够大,很难想象意大利能打下去……总之,战前的意大利外交内困,形势远不如德日两国好(人家好歹军事上过硬,外交冒险也还比较成功,而意大利堂堂一个欧洲大陆国家,陆军水平连欺负非洲土著都有问题,简直就是搞笑……)。意大利在处理二战战略的时候,总是处处想与德国日本看齐,想显得自己非常重要,而实际上,他却是拖累整个轴心阵营的罪魁祸首之一。看看希腊、巴尔干、北非哪个地方有意大利哪个地方就要其他欧洲轴心国部队来填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分散了军力,对意大利最重要的盟友德国而言,为帮助意大利在巴尔干的野心,最最重大的失误就是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入侵,直接分散了本来就很宝贵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而且导致了入侵苏联计划的推迟,换句话说,就是浪费了主要进攻方向上的突击力量,而且在时间上人为的“提前”了寒冬的到来。而这一切,都是由于软弱无能的意大利军队,本来50万意大利军队入侵巴尔干半岛是比较有胜算的,即使不顺利,也不至于那么快就一败涂地。意大利属于典型的癞蛤蟆打哈欠----嘴巴大肚子小……对于意大利来说,二战中比较明智的策略就是在北非采取守势,拖住和打击英国H舰队和地中海分舰队,尽最大可能的切断埃及---苏依士运河与英国本土在地中海的联系。而从意大利的实力上来说,做到这些也是比较现实一点的。意大利靴子深入地中海,撒丁、西西里两个岛又扼守着地中海的要冲,意大利空军和海军的作战思想如果能跟上二战的水平的话,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日子会非常难过的。可惜,意大利拿着当时世界前几位的海军、守着如此良好的地理优势,竟然无法对抗英国一个分舰队……实际上,意大利空军战斗机的性能是很不错的,MC.200系列的水平与ME109属于同级水平,但搞笑的是性能先进的飞机居然没装无线电……这样还能指望意大利空军发挥什么呢?至于陆地战场,不属于意大利的擅长范围,本来应该组织一些比较精锐的部队与其他轴心国军队顶在最前线,而把大量当时属于二流的部队收缩,用于协助德军对付游击队(意大利军队再不济装备也要比游击对强吧)。想象一下,近百万意大利部队作为主力,配合少量德国军队对付游击队,如果指挥得当的话,对游击队的活动还是会有相当的遏制的,这里只说遏制,不说消灭,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游击队都是不可能被彻底消灭的,将其活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可,不要幻想去消灭。意大利对德国最大的贡献居然出现在他倒戈向同盟国一方后……比较搞笑---意大利大量战争物资储备被德军洗劫,导致1943年德国军工生产达到二战时期的峰值。意大利最大问题在于莫索里尼的愚蠢自大和无能,如果莫索里尼不是那么看重所谓的面子,而是与德国分工明细,优势互补的话,也不至于产生那么多失败和笑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统帅的无能更加会误国,个人觉得,莫索里尼是上个世纪仅次于戈尔巴乔夫的第二大败家子......好歹莫索里尼败的是自己的家,戈尔巴乔夫却败掉了70年的苏联......

乔瓦尼·梅塞(意大利语:Giovanni Messe,1883年12月10日-1968年12月19日)是一位意大利将军、政治家和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过北非德意联军和苏德战争中意大利征俄军的指挥官,是少数善用装甲部队的意大利将领。格拉齐亚尼1882年出生,早年加入意大利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7年起,格拉齐亚尼在驻利比亚的意大利军任职。1930年,晋升为少将,1932年,晋升为中将。1935年,格拉齐亚尼任意属索马里总督,晋升为上将,指挥所部意大利军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5月,晋升为元帅,接替巴罗格利奥元帅任埃塞俄比亚总督。1937年2月,格拉齐亚尼遇刺;12月,奉命返回意大利。1939年9月,格拉齐亚尼任意大利本土军司令。1939年10月,任意大利陆军参谋长。意大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0年7月至1941年3月,格拉齐亚尼任利比亚总督兼驻北非的意大利军总司令,指挥对英军的作战,但因其有“恐英症”,一再遭到失败。此后,被召回意大利并解除指挥职务。伊塔洛·巴尔博 Balbo,Italo(1896.6.6~1940.6.28)意大利空军将领,法西斯头目之一。先驱飞行家、黑衫党领袖、殖民地统治者、墨索里尼的指定接班人和私交好友。有超凡个人魅力。是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意大利法西斯理想的典型人物。

意大利:墨索里尼、格拉齐亚尼杜黑巴多里奥意大利的殖民军司令格拉齐亚尼( 1882年~ 1955年)意大利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1908年开始在殖民军中服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0~1934年,担任意大利驻利比亚殖民军队总司令,多次指挥殖民军讨伐利比亚阿拉伯民族的反抗。1935年任意属索马里总督。1935~1936年意埃战争期间,任南方集团军司令,率部从南部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 1937年,任意大利法西斯占领下的驻埃意军总司令,野蛮屠杀当地军民。1937年晋升为陆军元帅。次年任意属东非名誉总督。1939~1940年任意大利陆军参谋长。1940年 6月起,任意大利驻北非殖民军总司令,指挥驻利比亚意军进攻埃及。1941年 3月,因马特鲁港失败被撤销全部军职。1943~1945年,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意大利北部期间,格拉齐亚尼又被起用,在充当傀儡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中出任国防部长。在此任期之内,他积极组织对游击队的清剿和对和平居民的镇压。同时,他还强力组织向德国大规模移民,为经济崩溃的德国输送了大批劳动力。1945年 4月,他被意大利游击队俘获。1950年 5月,作为战犯被意大利军事法庭判处19年徒刑。同年 8月被特赦释放。1955年 1月11日,73岁的格拉齐亚尼在罗马死去。巴多里奥,1871. 9.28~1956.10.31 意大利陆军元帅。1890年参军,任炮兵军官。参加过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意土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40年曾多次担任意军总参谋长,积极推行B.墨索里尼的侵略扩张政策。1926年晋升为陆军元帅。1928年被任命为驻利比亚总督。1935~1941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初期, 任侵埃意军总司令。1936年5月意军占领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后,任埃塞俄比亚总督。1940年12月意军入侵希腊失利后,辞去总参谋长职务。1943年7月参加推翻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的政变,出任新政府总理。同年9月3日派代表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9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3日对德宣战。1944年6月引退。

说起二战中的意大利,网友们纷纷表示希特勒找错了盟友,那么,二战中,意大利人进行过哪些经典的战役呢?

一、埃塞俄比亚战役

意大利其实是被埃塞俄比亚击败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89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是得到了英国、法国支持的,意军采取不宣而战的方式突然袭击,落后的埃塞俄比亚猝不及防遭受重创,首都也被占领,此后,埃塞俄比亚进行了战争动员,人们骑着骆驼拿着古董步枪,甚至长矛和意大利人作战,最终击败意大利。

意大利人于1935年再度入侵埃塞俄比亚,这次,双方的装备差距更大,埃塞俄比亚人像上一次一样开展长期的游击战,到1941年,完全击败了入侵的意大利人。

二、北非战役

根据趁你病要你命的理论,趁着英国本土正遭受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意大利人决定向英国驻非洲军团开战,抢夺非洲地盘。意大利人集中了26万人的军队,配备飞机、坦克等最好的装备,加上离本土近,补给充足,有海军支援,意大利人认为一个月内,英军就会投降。这主要是因为英国人在非洲仅有3万多人军队,并且这是一支杂牌军,印度人、澳大利亚人等等乱七八糟。

英国人一开始还小心翼翼地龟缩防御,但是强大的意大利人一直不进攻,英国人只好派部队去试探性接触攻击,不料意大利人一触即溃,试探成了总进攻,意大利人一溃千里。德国坐不住了,派遣隆美尔到非洲拯救意大利人,哪知道,强大的意大利海军,害怕英国海军地中海分队,竟不敢出战,导致地中海运输线被英军切断,德军过不了海,隆美尔在北非成了光杆司令。

没办法,有一次,隆美尔坐着小型飞机去沙漠里寻找迷路的意大利军队,地面上,一支意大利军队正在做午饭,看到有飞机过来,赶紧端起枪扫射,隆美尔和飞行员开始吓了一大跳,然后就放心了:意大利人的枪法真的差!

三、希腊战役

看着盟友德国人,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划分波兰,还击败了法国,好不威风,墨索里尼感觉面子挂不住了,意大利人继承了罗马帝国优良血统,肯定比德国人更优秀啊,不行,得干点事,为了重现罗马帝国辉煌。墨索里尼研究半天,决定先征服希腊,一来希腊也是文明古国,打败它很有意义,二来希腊是个软柿子,这个国家受英国保护,自己一直不怎么发展军事,而现在英国已经自身难顾了。

说干就干,意大利集中了20万精锐部队,配备飞机坦克,向希腊进攻,希腊方面则进行了战争动员,临时组织了一些国民卫队性质的部队,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意军居然节节败退,在希腊边境,17个满编、装备精良的意大利师,被14个临时组建、装备落后的希腊师合围了!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临时部队,合围了优势的敌人。

四、南斯拉夫战役

南斯拉夫战役,优势的意大利军队依旧打不过落后的敌人,但是这场战争的经典之处在于,德国人从北方进攻南斯拉夫,意大利则屯兵20万在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边境区域,一开始,南斯拉夫集中主力在北方抵抗德军,结果完全挡不住,4天时间首都就被德军攻克,南斯拉夫又动员组建了几个师,这一次,南斯拉夫决定进攻南方边境的意大利人,以打通跟希腊的联系,大约4万新组建、装备落后的南斯拉夫军,竟然突破了20万意大利人的防线,意大利人撤入山区,南斯拉夫军队随后进山追击。

德国人以为意大利盟友又被打垮了,希特勒急啊,德军加紧进攻,南斯拉夫终于投降。经典的一刻来了,南斯拉夫只向德军投降,不肯向意大利军投降,墨索里尼却不干,坚持南斯拉夫必须向英勇的意大利军投降。听说意大利是这么个意见,已经放下武器的南斯拉夫军人,果断捡起枪,向意大利人发起了进攻。

1944年 2月15日 二战意大利战役,进入的第二阶段,安奇奥海滩盟军第6军团被德军第14集团军大部包围,正在血战。盟军希望通过突破德军的古斯塔夫防线,的卡西诺山头阵地,让德国在安奇奥海滩的14集团军处于被动局面,从而让德国C集团军群,首尾不能顾。

当时盟军通过,英国人获取的德军的情报,知道当时德国在卡西诺山头阵地的防御兵力最为薄弱。确实当时的卡西诺山头阵地是由德国第90装甲掷弹兵师防御,但显然在盟军之前的一次进攻让德国第90装甲掷弹兵师损失了大量的步兵力量,当时德国第90装甲掷弹兵师,只有几辆虎式坦克,和14辆四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加上少量的装甲车,勉强在炮兵的掩护下站住脚跟,急需步兵的支援。

1944年 2月15日,英国人对此次进攻行动可谓信心十足,斗志满满。看到这里大家此时就纳闷了,为什么英国人总能在关键时刻获得小道消息,得知德国军队防线情况呢,因为英国人早1941年就破译的德军电文,并且英国人当时情报部门在盟军中是属于最精锐的,所以英国人情报大多是可信的。

但1944年2月15日的进攻行动,美军并没有参加,因为英国人每次有这种情报上军事行动基本都是坑,这次美国人打死也不肯出兵进攻,安奇奥海滩,美军还有4万多人部队还在坑里血战爬不出来。英国人说你们不出兵,我大英帝国也有办法,当时英国人的盟友不止美国一个,还有新西兰,和印度。 英国人决定让新西兰第2师作为主力进攻部队,而这时英属印度的独立步兵旅也是求战心切,认为此战定会捡漏。就这样英国人忽悠来忽悠去,集结当时实力最弱的两支部队前去突破。

第一伞兵师使用的FG-42伞兵枪,该枪具备了步枪,机枪,狙击枪三种功能

当时英国人截获消息是德国第90装甲掷弹兵师,拜德中将发出的电文:“我部急需步兵部队增援,敌人近日动作频繁,防线有被突破的危险。” 当时德军凯塞林元帅,接到消息后马上派出,当时德国C集团群的最后备步兵力量,德国伞兵第一师,但当时情况比较紧急,临时能够马上集结的,只有第一伞兵团和第三伞兵团的2个营预计2000多人由舒尔茨上校指挥,立刻赶赴卡西诺山头阵地增援。

当天的进攻打得十分顺利,新西兰第2师,和印度的独立步兵旅一路冲杀,占领了卡西诺山头阵地下的一个火车站,眼看就要突破了,印度的步兵旅认为此战定能眼眉吐气打一个大胜战,冲在最前头都到山脚下了,当时如果该进攻战役成功的话,确实印度步兵师可是立头功啊,亚洲人把德国人打败了。

当天下午,由德国舒尔茨上校率领了伞兵战斗群2000多人到达,卡西诺防线,德军第90装甲掷弹兵师,在拜德中将指挥下也集结完毕,当时情况比较紧急,临时制定的方案,是由舒尔茨上校率领了伞兵战斗群2000多人进入防线阻击印度独立旅的进攻,第90装甲掷弹兵师击中所有装甲力量向山下火力站突击。

印度独立旅的进攻猛然变成了一场屠杀,德国第一伞兵师,当时装备精良大多数都是老兵组成,身穿绿色的迷彩服,属于正规的一级野战师,并且第一伞兵团的士兵曾经在1940年就执行过特种作战的任务,可谓是当时C集团军群不可多得步兵野战精锐。啊三彻底被打蒙了,刚准备要撤退,逃命。德国第90装甲掷弹兵师的坦克装甲在第伞兵和炮火掩护下,冲下山去,印度步兵旅被忽视了,坦克在啊三的头顶和旁边驶过,直奔火车站的新西兰步兵第2师,显然以当时出现的这种情况,这种场面新西兰步兵第2师是彻底慌了,他们以为印度的独立步兵旅已经被全歼了急忙撤退了。

英国人马上开炮掩护,可怜的印度步兵旅还在还在山脚下,一阵猛烈的炮击,坦克没打到,印度步兵旅却遭了殃被炸死无数啊,连忙呼叫英国人停止开炮。显然当时德军高层就算计好,这样的行动可谓天衣无缝,失去炮火掩护的新西兰步兵第2师,怎么能不败退,而德国部队的炮击可是一次比一次准确。

就这样卡西诺战役第2阶段的进攻行动在一次失败了,印度的独立旅,被人彻底遗忘,他们就在山脚下,整天挖洞找掩护,当时情况别提多尴尬了,整整一个月,盟军炮击,和德军炮击都落到他们身上,可怜我啊三壮志未酬身先死。

大多数阵亡了,但还少数挖坑挖洞成功的,幸免于难,直到盟军第三次进攻他们才得以获救。进攻于2月19日被迫取消,幸存的印度和廓尔喀士兵躲进卡西诺山地四周的掩体。当时盟军部队实在没有多余的进攻力量,只能拿战斗力较低的军团前去进攻,意大利战役是盟军打得最艰苦的战役之一。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都知道这三个国家的首脑,或者俗称第一把手,分别是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希特勒是纳粹德国的第一把手没错,裕仁天皇是日本帝国的第一把手也没错,但墨索里尼并非意大利王国的第一把手,小编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墨索里尼的“上司”,他在二战中的存在感极低,几乎不为人知,但他确实是墨索里尼的上司,连墨索里尼都要听他指挥,他到底是谁?为何连墨索里尼都要听他指挥?

在揭晓这个人之前,先看看当时的意大利是个怎样的国家,当时的意大利,全名“意大利王国”,于公元1861年建立,建立前叫“撒丁王国”,当时意大利境内还有好几个王国,撒丁王国统一整个意大利半岛,重新确定国名为“意大利王国”,政治体制为君主制,一般来说,国名为“王国”的国家,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即国王。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应该猜到这个人是谁了,没错,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意大利王国国王,当时在位的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真正的意大利王国第一把手,1922年,法西斯主义者墨索里尼上台,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墨索里尼为意大利王国首相,墨索里尼开始掌权,由于二战抛头露面的都是墨索里尼,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原来墨索里尼上面还有个不为人知的国王,在意大利王国,国王是很有威望和权力的。

虽然首相墨索里尼掌握实权,不过根据意大利王国宪法规定,首相由国王直接任命,行使国家权力,对国王负责,但国王有权罢免首相,否决议会或首相的提案等,所以墨索里尼的权力,说白了,其实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赋予他的,他的权力来自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支持。

二战爆发后,墨索里尼参与法西斯侵略战争,与纳粹德国的希特勒结盟,都知道二战中的意大利,是出了名坑队友的,不仅战斗力低下,而且消极备战,多次要纳粹德国派军队帮忙,意大利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是因为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本身就不支持侵略战争,还有意大利民众普遍的反战情绪,二战中意大利战斗力低下就不难理解。

由于意大利在侵略战争中没占到多少便宜,导致国内爆发大罢工,民众纷纷要求意大利退出二战,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为稳定国家局势,决定罢免墨索里尼,1943年6月,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召见墨索里尼,勒令墨索里尼辞职,但墨索里尼表示不接受国王命令,于是早就埋伏好的王宫卫队抓住墨索里尼,当墨索里尼被捕的消息传出后,没有任何人提出抗议,包括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墨索里尼被捕是国王的命令,由此可见,在意大利,国王有着多大的权力和威望,随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意大利王国退出二战。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大利全国民怨四起,政府在1946年举行民意投票,最终大部分民众选择放弃君主制,实行共和制,历时85年的意大利王国正式灭亡(1861年-1946年),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与妻子儿女流亡国外,次年,即1947年,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在埃及病逝,终年78岁(1869年-1947年,1900年-1946年在位),意大利的君主制至此划上句号。

上一章 风 重生之罪恶最新章节 下一章 你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