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扒一扒魔道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小说同人 

江澄

扒一扒魔道

澄也算是一个比较受非议的一个角色。我看过一些评论,说舅舅其实是口是心非,舅舅就是嘴太快,舅舅其实是很在意羡羡的……

当我逐渐扒拉江家的细节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呵呵”两句,这些张口就是“舅舅是口是心非”,说“舅舅就是嘴太快”的,是真的认真地看过书吗?是认真地研究过吗?

口是心非,嘴太快,都不是能作为理所当然伤害别人的理由,我在前文说过,率真不是自我,不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以自我为中心,让世界围绕着你一个人转。这不是率真,这是自私。

说江澄是在乎魏婴的,这点我保有一定的怀疑,再者请不要拿着一两件事就说,你看,舅舅还是很好的,好个啥,但凡把书看仔细了,但凡带入场景去看了,这句:江澄是在乎魏婴的这句话,都得吞回去。

接下去,我将按江澄小时候到魏婴归来的顺序,着重将几个典型去展开讨论江澄的人物个性。

我将按江澄小时候到魏婴归来的顺序,着重将几个典型去展开讨论江澄的人物个性。

讨论人物,离不开他的原生家庭和后天教育环境,我们先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去分析一下。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无法选择的背景,江澄是江枫眠和虞紫鸢的儿子,是江氏唯一的嫡子,唯一的继承人。

江枫眠和虞紫鸢是什么人,我在这里不多赘述了,父亲与母亲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他他的性格奠定,加之后期,两个几乎相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至江澄在这样的环境里,直接长歪了,这是他的非战之罪。

然而,除去先天的禀赋,后天的教育也非常重要,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江厌离、江澄、魏婴。

这三个人几乎可以说,都是江枫眠和虞紫鸢一手教育出来的,但是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江厌离——理性,成熟,看得清事实,玩得了手腕,可以称之为一个政客。

魏婴——洒脱,有个性,仗义,聪明机灵,天赋极高,可以说也是有点英雄病的人。

江澄——心胸狭窄,记仇要强,攀比心极重,一张嘴毫无遮拦,几乎是没有家教。

我将三个人都拉出来对比,大家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江厌离像江枫眠,江澄像虞紫鸢,而魏婴,和他们两个都不像。

这是为什么?

有原因的,以下是我的猜测。

婴被带回来莲花坞的时候,是九岁,也就是差不多我们现在上二年级的学生。

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真不是空口白话,是有依据的。

魏婴在0-3岁是与父母亲一起的,他接受的是父母亲良好的教养,这个从魏婴后来的行为中看得出来,文中没有具体说明,魏婴父母战败身死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大概可以推断是魏婴七八岁差不多。

——那时的记忆,有些他都已经模糊不清,金凌的母亲江厌离却都记得,还讲了不少他听。

她说,父亲得知他双亲战败身死的消息之后,一直在找这一对故友留下的后人。找了许久,终于在夷陵一带找到了这个孩子。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他正跪在地上捡人家扔下的果皮吃。

夷陵的冬春都很冷,这个孩子只穿着单衣薄裤,膝盖部位磨得破破烂烂,跻着两只不一样也不合脚的鞋子。他埋头翻找果皮,江枫眠叫他,他还记得自己的名字里有个“婴”字,便抬起了头。这一抬头,两个面颊冻得又红又裂,却是一张笑脸。——《阴鸷第281页

魏婴最重要成长期的品格培养应该是在他的亲生父亲和母亲的身边长大的,加之母亲小时候的言行教育,这是形成魏婴性格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反观江澄,他是虞紫鸢和江枫眠的孩子,从江澄出场的时候,已经是8岁了,基本上他的性格已经养成,如果在之后的教育中,没有极痛苦地磨难甚至是打击,江澄的性格是极难更改了,而且,就算遇到了打击或者磨难,若没有一个合适的长辈或者朋友在旁引导,那么磨难对江澄来说可能真的只是痛苦,而不是能从中收获更多新生的智慧。

这里,我又忍不住把蓝家拉出来,蓝家最大的特点的是什么?三千条家规?

我觉得不完全,是诗书礼仪。

在这里把蓝家比作现代的总裁豪门贵族——什么是贵族,江家就是现代工薪家庭要好些比人家豪门差太多的爆出发户!!什么是暴发户?

暴发户和豪门之间的差距,绝对不是只是金钱的上的差距,这是非常粗糙地理解,好的豪门贵族所包含的非常丰富,包括礼仪、包括诗书教养,包括传承,这当中包括非常多的细碎的东西,我的研究不够深,无法完全展开讲,

但真正的豪门贵族,他们有他们的阶级“傲慢”,但也绝对是温厚的,宽仁的,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的,只是有钱。还要有礼仪和教养权势金钱这就是豪门贵族。而江家呢!金钱权势!比不过蓝氏礼仪教养更是不够。

看江澄的教育。

江澄的家庭教育环境,我就不多复述了,实在不算好的,那后天的环境呢?

莲花坞灭顶之灾之前,江澄算是受宠的少爷,阿姐疼爱他,母亲虽然时时有言语的训斥,但对他,是好的,江枫眠呢,是有不喜欢的,但他是江枫眠的亲儿子,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

那么,莲花坞覆灭之后呢,三年的射日之争,莲花坞重建,坐上宗主,魏婴“叛离”,阿姐死亡……一件一件,事情发生得太快了,快得他承受不住了。

江澄未必不在乎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魏婴,但,人心是复杂的,他对魏婴掺杂了太多太多的感情,太多太多,确实,江澄不信任魏婴,母亲一次一次的“家仆之子”,修为上一次又一次的比不过,一次又一次被比下去的痛苦,他无处排解,也无人为他排解,这是他的可悲,也是他的可怜。

但能因此就将责任推诿,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他人的身上吗?

我想不能。

说得难听些,绝对些,日子是人自己过出来的,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宽恕和原谅,当然也可以选择记恨,只是,不同的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以,看虞紫鸢,看江枫眠,看江澄,看江厌离,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豪门贵族,没有真正好的教养,没有诗书礼仪的教导,他们像暴发户。

蓝家的小说中的定位是什么——教书育人。

——姑苏蓝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蓝启仁,在世家之中公认有三大特点:迂腐、固执、严师出高徒。虽然前两点让许多人对他敬而远之甚至暗暗嫌恶,最后一个却又让他们削尖了脑袋地想把孩子送去他手下受教一番。他手底下带出过不少优秀的蓝家子弟,在他堂上教养过一两年的,即便是进去的时候再狗屎无用,出来时一般也能人模狗样,至少仪表礼节远非从前可比,多少父母接回自己儿子时激动得老泪纵横。——( 看雅骚)

这真是一段精彩的描述蓝家教养的例子。

经蓝启仁教育过的,进去的时候再狗屎无用,出来时一般也能人模狗样,至少仪表礼节远非从前可比。这段话不是只说,蓝启仁的教育好,更是体现整个蓝氏的教养是极好的。

课堂上说的理念,要听得进去,思想要先转变,然后行为才会发生改变。那么除了理念,行为改变的另一个很大的方面是什么,是环境。蓝氏严于律己,才能让狗屎无用的世家子弟进去了,还能被教育得人模狗样。

而原著小说,和陈情令中,特别提到蓝氏有许多的藏书,在云深被攻破的时候,他们首先保存的是家规和藏书,这真的不是无意义的行为,家规,是传承,是训诫,而书籍,是提升自我修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所以只有蓝氏有温润如玉的蓝曦臣,有泽世明珠蓝忘机,这都非偶然,而是家族教养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影响。

可惜,江澄没有。

如果,他足够信任魏婴,在温情的事上未必不能有其他的方法,可惜,他不信任。

或者说,江澄把自己活成了孤家寡人,在许多衍生剧里,大橙子注孤生不是没有原因的。

以上,是关于江澄家庭环境的一些概述,那么接下去,我们一件一件事情来看。

江澄在小说中第一次出场,是8岁,江澄比魏婴小1岁的,这个在书里有明确的年龄标注的。

魏婴被江枫眠带回莲花坞,看到江澄养的狗,吓到了,于是狗被送走了,江澄迁怒到魏婴身上。他吓唬魏婴,魏婴害怕,于是躲到了树上,江厌离来找魏婴,背他回去,路上遇到了江澄,接着三个人一起回去,还有莲藕排骨汤。(也就是江厌离的这碗莲藕排骨汤拴住了魏无羡的一生两世)。

江澄的行为如果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哎呦,就是小孩子嘛,有脾气很正常的。

是,这是我们现代人,就如同一些长辈看到小孩儿在别人的沙发上蹦来跳去会说:“哎呀,这个孩子好活泼……”云云,然而,这真的是好的行为,值得鼓励的吗?

这如果放世家大族,这娃回去不得被板子伺候,被训斥不懂礼数。

江澄确实心情不好,因为他的玩伴被送走了,这换谁,心里是都不好受。那么区别在与反应。

如果是蓝家,他们会允许自己的直系作出这样的事吗?我恐怕不会。

继续,魏婴跑出去了,他躲在了树上,是江厌离来找他的,问题来了,江厌离怎么知道魏婴跑出去了?

男女八岁不同席,江厌离当时也12.3岁了,不会和魏婴他们住同一个房间,所以她怎么知道的?

是江澄。

——“你跑出来半天不回去,他担心你出了事,急着去摇醒我,我才出来找的。”——(看 将离)

这句话,是江厌离说的,她说,是江澄担心他所以才去找的江厌离。

可是这里有问题,如果是夜间找人,江澄为什么不去叫家仆,而是叫江厌离?

江厌离是女孩子,而且又是晚上,难道江厌离比家仆找人更会找?更好找?

就连江厌离自己也说了,“阿澄,我不是叫你喊人一起出来找吗?”

上一章 无题虞紫鸢儿女的不同对待 扒一扒魔道最新章节 下一章 江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