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无人知晓的我的小马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小马宝莉  综漫 

无题

无人知晓的我的小马

佛在王舍国鸡山中,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早起严头,洗浴著文衣,东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

佛入国分卫,遥见之,往到其家问之:「何为六向拜?此应何法?」尸迦罗越言:「父在时教我六向拜,不知何应。今父丧亡,不敢於後违之。」佛言:「父教汝使六向拜,不以身拜。」尸迦罗越便长跪言:「愿佛为我解此六向拜意。」

佛言:「听之!内著心中。其有长者黠人能持四戒不犯者,今世为人所敬,後世生天上。一者不杀诸群生;二者不盗;三者不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妄言两舌,心欲贪 恚怒愚痴自制勿听。不能制此四意者,恶名日闻,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至十五日,盛满时也。」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一者喜饮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卧晚起;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五者喜与恶知识相随;六者 慢轻人,犯上头四恶。复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忧治生,钱财日耗减,六向拜当何益乎?」

佛言:「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後说言恶;三者有急时,於人前愁苦,背後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与怨谋。

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者於人前直谏,於外说人善;三者病瘦县官为其征 忧解之;四者见人贪贱不弃捐,当念求方便欲富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难谏晓教之作善,故与恶者相随;二者教之莫与喜酒人为伴,故与嗜酒人相随;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四者教之与贤者为友,故与博掩子为厚。

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见人贫穷卒乏令治生;二者不与人诤计;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当相念。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为吏所捕,将归藏匿之,於後解决之;二者有病瘦,将归养视之;三者知识死亡棺殓视之四者知识已死,复念其家。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欲斗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

佛言:「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

佛言:「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

父母视子亦有五事: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四者当早与娶妇;五者家中所有当给与之。

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难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从後称誉之。

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当令疾知;二者当令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

西向拜者:谓妇事夫有五事: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三者不得有 心於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盖藏乃得卧。

夫视妇有五事:一者出入当敬於妇;二者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不得於外邪畜传御。

北向拜者:谓人视亲属朋友,当有五事:一者见之作罪恶,私往於屏处,谏晓呵止之;二者小有急,当奔趣救护之;三者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四者当相敬难;五者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

向地拜者:谓大夫视奴客婢使,亦有五事:一者当以时饭食与衣被;二者病瘦当为呼医治之;三者不得妄挝捶之;四者有私财物,不得夺之;五者分付之物,当使平等。

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一者当早起勿令大夫呼;二者所当作自用心为之;三者当爱惜大夫物,不得弃捐乞匈人;四者大夫出入当送迎之;五者当称誉大夫善,不得说其恶。

向天拜者:谓人事沙门道士,当用五事:一者以善心向之;二者择好言与语;三者以身敬之;四者当恋慕之;五者沙门道士人中之雄,当恭敬承事问度世之事。

沙门道士当以六意视凡民:一者教之布施,不得自悭贪;二者教之持戒,不得自犯色;三者教之忍辱,不得自恚怒;四者教之精进,不得自懈慢;五者教人一心,不得自放意;六者教人黠慧,不得自愚痴。沙门道士教人去恶为善,开示正道,恩大於父母,如是行之,为知汝父在时六向拜之教也。何忧不富乎。」

尸迦罗越即受五戒,作礼而去。

佛说呗偈:

鸡鸣当早起 被衣来下床 澡漱令心净 两手奉花香 佛尊过诸天

鬼神不能当 低头绕塔寺 叉手礼十方 贤者不精进 譬如树无根

根断枝叶落 何时当复连 采华著日中 能有几时鲜 放心自纵意

命过复何言 人当虑非常 对来无有期 犯过不自觉 命过为自欺

今当入泥犁 何时有出期 贤者受佛语 持戒慎勿疑 佛如好华树

无不爱乐者 处处人民闻 一切皆欢喜 令我得佛时 愿使如法王

过度诸生死 无不解脱者 戒德可恃怙 福报常随己 现法为人长

终远三恶道 戒慎除恐畏 福德三界尊 鬼神邪毒害 不犯有戒人

堕俗生世苦 命速如电光 老病死时至 对来无豪强 无亲可恃怙

无处可隐藏 天福尚有尽 人命岂久长 父母家室居 譬如寄客人

宿命寿以尽 舍故当受新 各追所作行 无际如车轮 起灭从罪福

生死十二因 现身游免乱 济育一切人 慈伤坠众邪 流没于深渊

勉进以六度 修行致自然 是故稽首礼 归命天中天 人身既难得

得人复嗜欲 食淫於意识 痛想无厌足 豫种後世栽 欢喜诣地狱

六情幸完具 何为自困辱 一切能正心 三世神吉祥 不与八难贪

随行生十方 所生趣精进 六度为桥梁 广劝无极慧 一切蒙神光

一一一一一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佛为阿那 邸长者说:

「过去久远有梵志名毗罗摩,饶财多宝,若布施时,

用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 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

复以八万四千金银澡罐; 复以八万四千牛,皆以金银覆角;

复以八万四千玉女,庄严具足; 复以八万四千卧具,众彩自覆;

复以八万四千衣裳; 复以八万四千象马,皆以金银鞍勒;

复以八万四千房舍布施;

复於四城门中布施,随其所欲,皆悉与之。

复以一房舍施招提僧。

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归。所以然者,受三归者,施一切众生无畏。

是故,归佛法僧,其福不可计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福,复不如受五戒福。受五戒者,功德满具,其福胜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福,复不如弹指顷慈念众生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慈念众生福,复不如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

所以然者,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能令行者灭生死苦,终成佛道,故其

福最胜也。」

尔时,长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一一一一一

佛陀曾在涅槃前,住在拘夷那竭国。其对弟子阿难及他人说,在其身后佛法将会有灭亡的时候,彼时社会混乱、魔道盛行。会有魔鬼假装佛教徒,对佛法进行破坏。即使有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等佛教修行者对世界的苦难作出贡献,也难免受到这些魔鬼们的嫉妒与贬低,使虔诚的佛教徒无法进行修行。这些魔鬼只知道贪淫无道,毫无怜悯,伤害众生,对佛法毫不尊敬。佛法要灭亡的时候,人们无法对佛法有恭敬之心,天界的善人哭泣,天逢干旱、粮食无收、瘟疫肆虐、死亡遍野。民众更加苦难,而官吏贪得无厌,恶人将越来越多。最后,日月时间变短,寿命也随之短促,男子寿命很短,而女子则长寿。后天降大水、众生混杂于水中被鱼鳖吞食,时有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等来救,而众多魔鬼从中阻碍、驱赶。部分有善根的众生,进入山野地方,淡泊名利遵守佛法,以得到欢喜。之后,又有诸天卫护着 月光童子菩萨出世,月光童子菩萨与众人相逢,共同兴盛佛法正道,一共有五十二年。

上一章 综:日常 无人知晓的我的小马最新章节 下一章 废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