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帝后洺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唐高祖

帝后洺

而李建成、李元吉也极力拉拢后官妃嫔,史称其“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使之吹捧自己,短毁李世民。 [58] 也有记载认为二人与李渊的宠妃张婕妤和尹德妃私通,但宋人司马光指出此事“宫禁深秘,莫能明也”。

与此同时,在李世民的周围,早就团聚一批才能出众的文官武将,还有蓄养在外的勇士八百余人。宰相封德彝就曾指出:“秦王恃功,颉颃太子下。” [62] 李世民虽因赏赐李神通田庄事得罪过张婕妤,但也“遍见诸妃”,“有以赂遗”。他的妻子长孙氏(参见词条文德皇后)也在高祖和妃嫔之间“尽力弥缝”,以争取后宫的支持,但收效不大。 [58]

武德六年(623年)以后,李世民深感“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兄弟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了。武德七年(624年)六月,李渊前往仁智官(今陕西宜君西南)避暑,居守的李建成派人送铠甲到庆州,两人来到豳州的时候,告发庆州都督杨文干叛乱。同时,宁州人杜风举也到仁智宫进行告发(一说李建成私下吩咐杨文干“募健儿送京师”,“欲以为变”)。李渊大怒,召李建成至仁智宫究问,又令司农卿宇文颖到庆州传召杨文干。结果宇文颖到庆州后,反而帮助杨文干发动叛乱。李渊闻讯后,担心此事牵连太子,可能有众多响应者,于是派李世民前往讨伐杨文干,并许诺事成后立他为太子,废李建成为蜀王。但等到李世民平乱后,李渊却在李元吉与诸妃的请求及封德彝的游说下改变主意,仍令建成回京居守,“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东宫和秦王府的幕僚王珪、韦挺和杜淹,加以流放而已。 [58]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夜召李世民饮酒,李世民心痛吐血。李渊无可奈何,因此对李世民说:“看你们兄弟,终究是不和,一同待在京邑,一定产生忿争。”他建议李世民回到陕东道大行台所在的洛阳,“自陕以东,悉宜主之”,并可以建天子旌旗,效仿西汉梁孝王刘武的故事。李建成、李元吉认为放走李世民,于己不利,暗中阻挠,一面派人上书谏止,一面派人对李渊陈说利害,使他放弃此议。这时李建成加紧活动,翦除李世民的羽翼,或进行收买,形势显得非常紧迫。因此秦王府幕僚“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李世民犹豫未决。恰在此时突厥入寇,李建成举荐李元吉督诸军北征,并带走了秦王府的主要将领与精锐士卒。在东宫担任率更丞的王晊又向李世民告密,说李建成将乘为李元吉饯行时暗害李世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世民与幕僚房玄龄等密商发动政变。他向李渊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并说:“臣于兄弟无丝毫所负,今欲杀臣,似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亦耻见诸贼!”李渊听后大惊,告诉他说:“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 [58]

上一章 唐高祖 帝后洺最新章节 下一章 唐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