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帝后洺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唐高祖

帝后洺

大业九年(613年)春,调任卫尉少卿,掌管宫廷禁卫事,开始由文官转任武职。 [58] 炀帝征伐高句丽时,李渊在怀远镇(今辽宁辽中附近)督运粮草。同年农历六月,杨玄感利用民愤举兵反隋,李渊奉炀帝之命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兼知关右诸军事。在此期间,李渊广交天下豪杰,遭到炀帝的猜疑。恰好有诏书命李渊去炀帝巡行所到之地,李渊因病没有去。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炀帝问王氏:“你的舅舅怎么迟迟不来?”王氏回答说李渊病了,炀帝又问:“病的要死了吗?”李渊知道以后,日益恐惧,因此无节制地饮酒、收受贿络自污以求自保。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到达龙门时,遇上了龙门人毋端儿聚众起义,李渊领兵出击,连射七十发,都射中敌人,起义军因而败逃。李渊筑尸成京观,从尸体中找回了所射之矢。又击败绛州叛军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次年(616年),因多次进献鹰犬给炀帝,得以升为右骁卫将军 [83] 。 [84] 突厥侵犯边塞,炀帝便让他和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但他们的兵马很少。李渊便选出擅长骑射的两千骑兵,吃住骑射仿效突厥人,给突厥看他们闲暇时的射猎驰骋。李渊有另外挑选善于射箭的士兵作为埋伏。等和突厥兵遭遇时李渊便下令埋伏攻击,结果打败了突厥。 [8]

太原起兵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成为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9-10]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作为帝王时期的立像)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作为帝王时期的立像) [54]

这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经燃遍全国,尤其是大河南北和江淮地区的农民军,正以摧枯拉朽之势,猛烈地冲击着隋朝的统治基础。与此同时,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加剧。隋炀帝猜忌大臣,擅杀文武将臣。早在李渊任山西、河东抚慰使时,副使夏侯端就劝他早做打算。李渊“深然其言”。等到任太原后,他对次子李世民说:“唐本就是我的封国,太原就是唐所在之地。如今我来到此处,是为天赐良机,赐予却不取,灾祸将要来临。但历山飞不破,突厥不和,没有办法经邦济时。”这表明了他起兵的意图和策略。所以李渊到任以后,首先带兵在雀鼠谷击溃了活动于太原以南的历山飞别将甄翟儿部,稳定了山西的局势 [10] 。但在对突厥入侵的防御战中,所派的副留守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作战遭到失败。炀帝下令拘捕李渊而斩杀王仁恭。李渊让李世民做好随时起兵反抗的准备。过了不久,炀帝又遣使驰驿赦免李渊与王仁恭。李渊认为时机已到,于是“雄断英谟,从此遂定”。 [9] 经历这一事故,李渊加速了举兵反隋的活动。 [58]

李渊为人“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见人一面,不论贵贱,即能十数年不忘。当时的山川冲要,他也做到了“一览便忆”。此外,李渊也是一个胸有成竹,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他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并授意长子李建成在河东“潜结英俊”。李世民也在晋阳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

上一章 唐高祖 帝后洺最新章节 下一章 唐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