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国之权衡天下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五章进城

三国之权衡天下

一顿饭下来,沈黎也明白过来,如今有林夫子对自己的青睐,沈家人断然不会在对自己与陈氏有什么不妥的想法,至少现在不会打什么歪心思。

  沈黎想着,如今自己也应该为日后开始谋划了,可是自己如今太小,能做的也不多,倒是可以暂时运用脑海先进的知识,赚点小钱为日后做打算,毕竟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等自己有了本钱,便可以招兵买马,虽现在幽州也不算太乱,但万一因自己的到来,引发蝴蝶效应可怎么办?更何况离历史上的官渡之战也不远了。

  沈黎从历史上,了解到曹操凶残爱屠城,杀了多少无辜百姓,然而,放眼整个华夏历史,又有多少位诸侯,身前屠城记录为零,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曹操官渡之战后,是否屠杀过幽州白姓,但这些诸侯为了扬名立威,杀鸡儆猴,什么缺德事干不出来?更何况古代这些当兵的可没什么军纪,烧杀抢掠,哪样他们不敢干。

  沈黎表示在乱世,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势力,枪杆子下出政权,在乱世中,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这最简单的道理,沈黎当然明白,沈黎想要起家,便需要本钱,依靠不了沈家,便也只好靠自己。

  沈黎等母亲陈氏收拾好一家人吃膳食所用的碗筷后,便跟着母亲陈氏一同回屋去了。

  “娘亲,我想进城里看看。″

  母亲陈氏一进屋,还没来得及坐下,身后便传出沈黎奶声奶气的声音,陈氏一回头,神情很是诧异。

  “黎儿,发生了什么事吗?为何你想进城去看看。″

  沈黎早就料到,母亲陈氏会这样问话,便也不着急。

  “娘亲,夫子不是让我写一首诗,然而我却无纸笔墨,便准备进城购置一些。″

  “哦!黎儿原来是这样想的,可是,你会识字写字吗?还有,你可以像正儿要些纸笔墨过来。″

  母亲陈氏笑着对沈黎道,言毕,还用手摸了摸沈黎的小脑袋。

  沈黎亲娘亲这样,也只好苦言相劝。

  “娘亲,我不想有求于他们,更何况,他们本就对我们不好,我识不识字,娘也不必担心,我自有打算。″

  母亲陈氏虽外表看起来柔弱,做事更是依来顺受,但骨子里却有一股倔强,听了沈黎的话,便也点了点头以示答应。

  就这样,母亲陈氏将家里的事,忙活完毕之后,便一同去找自己那便宜老爹。

  行过礼之后,陈氏便开口说话。

  “夫君,我想带黎儿进城,采购一些纸笔墨,以够黎儿日后蒙学所用。″

  “进城里。″老阿姨微微挑眉。

  “你想进县城里,不必这么麻烦,采购纸笔墨又要浪费银两,我们沈家可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我这里有些纸笔墨,可以拿给黎儿弟弟去用。″

  沈正开口道,语气倒也平缓许多,虽然还是充满不屑,沈正承认沈黎很是聪明,但他不信沈黎如此小便会识文断字。

  人就是这样,当对方认为你和他的实力相差无几的时候,便会对你产生嫉妒甚至厌恨,但你如果远远的超越他,便会对你产生恐惧甚至敬畏,然而沈正却是前者。

  “爹,大娘,哥哥,黎儿就是想进县城长长见识,采购一些纸笔墨好用于蒙学,更何况哥哥的纸笔墨,自己还要用吧?又哪够两人一同使用呢?″

  “好了,你们也别再争辩,读书是好事,更何况对于我们沈家百利无一害,黎儿若有心蒙学,便让他去吧!″

  沈老爷子挥了挥手,将其打断。可别说沈老爷子,在沈家话语权还是很重的,他一开口,便无人敢反驳。

  “谢夫君,我便带着黎儿离开了。″

  陈氏微微欠身,他已打定主意,不管家里人同不同意?自己也要进城一趟,如今夫君同意,便也省去不少麻烦。

  沈老爷子看着沈黎的身影逐渐远去,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喃喃自语起来。

  “此子野心不小,不知对我沈家是好是坏。″

  丁家庄正是幽州平原县的附属村庄,沈黎母子俩出了丁家庄,走上一条杂草掩映的山间小道,四周的树木由稀疏变得稠密起来,渐渐远离了丁家村,潺潺的山间溪水在丛林与山石间忽隐忽现。

  沈黎透过高低错落树丛和杂草,偶尔能见溪水从山石旁流淌而过,激起的水花犹如飞珠溅玉,水花落在附近的青草野花之上,空气格外清凉,四处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和野花醉人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好一副山间田园美景。

  不经让沈黎明白古人为何不得志,便隐居田园,如此美景怕也只能在山野之中才能体会到吧!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倘祥,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沈黎不经感叹!怕也只有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才能将其表达出来,沈黎自然不会将此词念出,不然他又该如何像母亲陈氏解释。

  沈黎本以为这庄子离县城应该不远,可没想到,整整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母子二人依旧没有到达县城,此时沈黎已经趴在陈氏身上了,毕竟沈黎他才三岁,虽然一路沿景很美,但欣赏归欣赏,进城的路依旧是那么不好走。

  等到了平原县,已是午时了,如果现在还在沈家的话,应该已在午膳了吧!

  陈氏如今已是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沈黎见了也于心不忍。

  “娘,你将我放下吧?我自己能走。″

  沈黎语气里满是心疼,话毕,还没等陈氏反应过来,身子一动便从陈氏背上摔了下来。

  陈氏先是一愣,便大惊。

  “你这孩子,没摔伤吧!让娘看看。″

  沈黎任由陈氏摆弄,也没反抗,他知道娘要是不弄个明白,是不会放开他的。

  陈氏给沈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发现他没受什么伤,便也放心了。

  沈黎自个走了走,感觉屁股酥麻酥麻的,卧槽!这地也太硬了吧!便不自觉地用脚踩了踩。

  我这是怎么了?怎么有小孩子的习性,地将你摔倒了,你便用脚去踩它,啊!不行,不能被这句身体给同化,要是自己以后天天喊着,娘,娘亲我要抱抱,这可怎么办?这样想着,沈黎便抓狂了。

  陈氏看着沈黎这样,这才是小孩子该有的样子,以前沈黎总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与自己总是有意无意的疏远,缺少了母子该有的亲情,如今发现他还有这副模样,便“咯咯″的笑了起来。

  沈黎听见母亲陈氏咯咯的笑声,有些恼羞成怒,眼里包含幽怨看着娘亲。

  “娘,不要笑了,我们走吧!″

  陈氏撇了撇嘴。

  “黎儿,娘不笑了,你要是累了,就跟娘说不要逞能。″

  “嗯。″沈黎点了点头。

  母子二人继续往前走,过了约莫半个时辰便到了平原县,看着城门口平原县几个大字,沈黎不经想起前世自己的小电驴,我有一只小电驴,每天都要骑,上上下下前后左右全是好东西……

  啊!沈黎欲哭无泪呀?进个城怎么这么麻烦,等日后有了条件,咱买辆马车,想去哪就去哪。

  进了城,虽说这是东汉末年,三国乱世,但县城还是有一定人流量的,沿街设摊的商贩个个高声吆喝,露出笑脸,向顾客介绍自己的产品,到没有演义中那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的惨状。

  虽然沿路也有不少乞讨之人,但大多也是外来流民,毕竟自董卓之乱后,东汉就有一段缓和期,虽初平年间战事主要发生在青,冀,幽,并州等地,和荆州北部所在的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或许是当今幽州太守刘焉未侧重于对外扩张,主要是在内部稳定自己的权利,未强行征兵,百姓家中主要劳动力还在,如今幽州到不算太乱,虽没有锦衣玉食,吃饱穿暖,但半饱还算有的,如此便也没有出现大量的流民四处奔走,当然这也便成了沈黎的发展时期。

  沈黎一进城便好奇的打量起四周,平原县看起来自然是比丁家村好上许多,不过四周还是破破烂烂的,街道上时不时还有饥民四处乞讨,古代风景美,倒是真的美,不过这生活质量,沈黎不忍直视,更何况如今还是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呢?

  沈黎抬头看了看母亲陈氏,只见陈氏面无波澜,竟无一丝丝感情色彩,怕是这样的事,母亲陈氏见多了便也不足为奇。

  可沈黎不是真正的古人呀!看见如此场景,自然也有些酸楚,当然沈黎也不会多管闲事,他也知道三国历史的可怕,在无休止的战争,大规模的屠城,大饥荒,大瘟疫面前下,这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沈黎救得了一个,救得了下一个,但能救活下下,下一个吗?

  三国是多么熟悉而陌生的世界,熟悉是因为沈黎对三国历史走向的了解,陌生是因为沈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三国。

上一章 第四章沈黎的烦恼 三国之权衡天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有朋送钱来不亦乐乎